收藏 分销(赏)

送杜少府知任属州.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430481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杜少府知任属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送杜少府知任属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王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和形式上的各自特点     (二)能力目标 1、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谈话法   3、讲授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讲授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前面我要求大家作了预习,改写了这首诗,要求有人物的描写,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他的作品。(一学生读)这位同学仿佛已经把我们带入了那种情景之中,使大家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首诗了,下面我们就进入对此诗的学习。     (二)、作者简介 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  初唐四杰” (三)写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四)播放朗读录音 让我们来听一下朗读录音,感 受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整体感知   本诗属于哪种题材? 五言律诗 (六)诗词赏析 1、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2、 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般,此剧安慰杜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古名句。 是说二人皆为宦游,此别乃是别中之别,又有何伤? 4分析其他三联  (1) 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 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3) 颈联则推开一层,转述别后思绪,所以1—6句诗意似悲而作者旷达的胸襟可以显见,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七)小结 从形式上来看,这两首词属律诗,从内容上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属于送别诗,写得开阔雄厚,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背诵全文 七、 板书设计 三秦(送别地点)  望 并非远别  五津(上任地点)  同 宦游(身份)  知己 豁达、乐观、坦然  意 心愿  比邻  无为 共沾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