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0" style="display: none; line-height: 0px;"></span> 第五-----七单元
时间:( )开辟后(16世纪到19世纪的三百多年)
国家:首先进行扩张和掠夺的是( )和( ),接着是英国和法国。
血腥的资本积累
背景: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抢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 并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三角贸易
人人口锐减,缺少足 够的劳动力
最 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 ),后来是( )
主要经营者是( )国人
路线:从( )洲出发,携带( )到非洲, 俘获黑人运往( )洲,卖了之后,把美洲的
途径: 的( )运回欧洲
影响:答案见同步练习册
殖民掠夺
17世纪英国( )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 )侵占孟加拉并将其洗劫一空
影响:见同步练习册
背景:到19世纪中期,英国侵占了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英国进一步加紧
亚洲印度
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民不聊生,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时间:( )年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杰出的女英雄是( )
结果:
意义:
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占领( ),西班牙占领( ),殖民者 在拉丁美洲开采金银,经营种植园,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
拉丁美洲
原因:1)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 )和( )影响下,独立运动在 兴起。2)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领导人:( )和( ),其中( )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经过: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对,由北向南,转战( )和( )等地, 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结果:西属拉美基本实现独立,葡属( )为大势所迫宣布独立。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诞生
英国的宪章运动
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工 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进行斗争。
时间:19世纪( )年代
代表:英国的( )运动,这次运动因发表《 》而得名。工人 人的政治要求是(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次( )
马克思主义诞生
失败原因:( )
条件:1) 1836年---1848年的英国( )运动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2)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结合工人
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时间:( )年。 标志:( )的发表。意义:( )
接上表
巴黎公社
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建立:巴黎工人起义,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巴黎公社
1871年5月21日至28日,称为( )
性质:巴黎公社是( )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影响:( )创作了《国际歌》歌词,后经( )谱曲后传遍世界。
根本原因:( )
美国内战
导火线:1861年( )任总统
发生时间:1861-----1865
战争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 》,规定( )
评价林肯:为维护( )和( )作出了重大贡献。
战争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 )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作用:
俄国1861年改革
根本原因:
时间和领导:( )年,沙皇( )
内容:( )
性质:( )
影响:积极作用( ),局限性( )
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幕府封建统治,国家落后;美国等国家的入侵,激化国内 矛盾, 最终中下级武士为主要力量的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 统治。
内容:从1868年开始,包括政治上( ),经济上( ), 社会生活上( )
性质:( )
影响:积极意义( )消极影响( )
突破难点
1:有人说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侵略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这种侵略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结合你所学习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 民族英雄人物:指的是领导本民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人物,试举例。
3. 民族解放运动:指的是反抗外来侵略的运动。试举例。
答案:
1. 这两种说法都具有片面性。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侵略,一方面掠夺殖民地的无数财富
造成殖民地的贫穷和落后,从这方面来说,殖民侵略是一种罪恶;另一方面,殖民国家把掠夺来的财富用于发展国内工业生产,同时这些殖民地为殖民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
2. 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林则徐,邓世昌,左宗棠。(纳赛尔,尼赫鲁)
3. 美国的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4.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的比较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时间
背景
内容
对日本的主要影响
学习的对象
5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比较。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性质
革命对象
领袖
影响
6.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理解)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时代
背景
国际
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
国内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出现了民族危机,国内矛盾重重,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同绞杀人民革命;守旧势力很强大
领导者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
参加者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
改革措施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改革政府机构,猜测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鼓励私人兴办公开企业
社会生面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训练新式军队
7美国内战(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比较。(理解)
时间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背景
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发展要求改变生产关系
方式
美国是革命方式,日俄是改革方式
任务
美国是解放黑奴,俄国是为了解放黑奴,都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日本还有摆脱民族危机的任务
影响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障碍;日俄是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保留有封建残余
内容
日本改革有向西方国家学习的方面,而另两个国家没有
时间:( )------( )
标志:( )的广泛使用。由于( )( )的发明和使用,电力取
代蒸汽机成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 )时代
代表人物及成果:1)美国人爱迪生被誉为( ),有( )种发明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发明了( ),给世界带来光明2)德国人( )发明内燃机,以
此为动力,( )年创制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3)美国
人( )于( )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影响:
原因:1)根本原因(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
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3)两大敌对
的军事集团( )和( )展开军备竞赛,世界大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触即发。
导火线:( ),发生在( )半岛
开始标志:1914年,( )向( )宣战
时间:( )年到( )年
双方:三国同盟是( )( )( )三国协约( )( )( )
主要战役:
结果:
战争性质:
影响:
8. 正确认识莎拉热我事件。(答案见同步练习册p68探究思考(1)(2)两个小题的答案)
9.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表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开始国家
标志
影响
人物和发明
哈格里夫斯
爱迪生
瓦特
卡尔本茨
史提芬孙
莱特兄弟
生产部门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生产力
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社会关系
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使资本主义逐渐确立了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
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面貌;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国际格局
形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的格局
东西方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对中国社会影响
1)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工业产生3)中国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
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中国错过原因
封建时代
封建时代
能源
共同说明
表格4,5答案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的比较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时间
7世纪中期
1868年
背景
当时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国际上受中国隋唐先进制度的影响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出现了民族危机,国内矛盾重重,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内容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回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对日本的主要影响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学习的对象
中国隋唐
西方
4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比较。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对象
英国殖民统治
黑人奴隶制
领袖
华盛顿
林肯
影响
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p>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