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介绍
本学科是国家一级学科点,其中水产品贮藏与加工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山东省水生生物制品安全性重点开放实验室。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及相当人员12人。本专业现有食品化学及农产品工艺化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性、食品保鲜与加工和食品生物技术及生物化学等四个研究方向。承担着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
本学科秉承“科研带动教学,教学注重实践”的办学理念。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本学科在科研水平、师资队伍和科研经费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实力,特别是在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领域,同国内其他培养单位相比,科研实力具有明显的优势。科研水平的突出、师资队伍的构成合理、科研经费的充沛、大型仪器及其它科研设施的完善为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够从高起点出发,把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并切实地同生产实践相结合,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研究生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于本学科科研水平的提升也是有效的和必要的保证,二者相得益彰。
本学科专业的培养对象系食品工程、食品管理、生物工程等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
二、学科研究方向及其导师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生导师
1
食品化学及农产品工艺化学
以高科技为手段,研究食品化学成分尤其是功能性成分的构成及活性,各化学成分在加工及贮藏中变化规律、控制方法及对品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等。
薛长湖、汪东风、王静凤、许加超、王玉明、高昕等
2
食品质量与安全
研究食品中抗生素、农药、重金属、化学等的残留及快速检测技术,食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安全生产的监控体系等。
林洪、张瑾、梁平方、王静雪、曹立民等
3
食品保鲜与加工
食品低温保鲜机理、玻璃化等保鲜新新技术开发应用,应用大通量分离方法,分离制备天然食品添加剂和活性成分并以产业化为目的加以开发加工等。
李八方、曾名勇、张朝辉等
4
食品生物技术及生物化学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和清洁生产原理,研究农副产品资源的可利用性,并以产业化为目的,进行天然资源高值化利用;食物中有毒有害成分及生物毒素的理化性质、代谢途径、除去工艺及开发利用等。
江晓路、牟海津、管斌、刘天中等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热爱祖国,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心理、健康的身体、献身食品科学与工程事业的精神。要求掌握从事食品科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趋势及所选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和重要研究成果,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较高外语水平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少于31个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7学分,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
课程设置一览表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授课教师
学分
公
共
课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社会主义
36
学校统一授课
2
第一外国语
54
学校统一授课
3
经济管理学基础
36
学校统一授课
2
学
位
基
础
课
高级食品化学
36
汪东风
3
食品生物技术
36
管斌、唐庆娟
3
食品微生物工程
36
江晓路
3
食品安全学
36
林洪
3
专
业
选
修
课
功能性食品
36
李八方
2
食品添加剂特论
36
曾名勇
2
大型仪器测试分析
36
徐杰
2
现代食品工程
36
刘尊英、董士远
2
食品卫生检验技术与标准
36
王静雪、曹立民
2
食品加工设备与单元操作
36
齐祥明
2
专业外语
36
牟海津
2
五、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自筹经费形式,学制一般为2年。两年制学费标准为9000元/生.年。
六、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初完成,要求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论题,开题报告要说明论文选题的来源、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论文的内容框架和主要观点,论文的总体水平能达到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
七、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双导师指导(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本人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直接来源生产实际、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或是有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的问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创新性。论文应有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并能体现其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学位授予
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