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叙事要完整
教学设计
时间:2016年4月1日
单位:瑞丽市民族中学
参赛教师:张汝利
叙事要完整
一、【教学内容】
一件事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总会涉及到一些人物,事情也总会有起因、结构和结果。交代清楚这“六个要素”是叙事内容完整的基础。在完整地叙事时,还要注意叙事的顺序。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立足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帮助学生熟悉记叙的六要素;
2、了解顺叙、倒叙、插叙的特点和作用;
3、学习把经过写清楚、写完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懂得写事文章需交代清楚的几个记叙要素,学习记叙文的写作中叙事要完整的方法并会应用;
2、激发同学们对记叙文写作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在写作中养成完整叙事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 【教学目标分析】
在学生写作实践之前,先让学生进行了写作知识的探究,让学生掌握了要做到叙事要完整,首先要交代清楚六要素,同时要注意叙事的顺序。另外,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才是关键,因此课堂上将请学生选取生活事件或片断进行记叙,从而较好地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树立完整叙事的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清楚写一件事需要交代的记叙的要素;
2、学习把经过写清楚、写完整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选取生活事件或片断进行写作。
五、【教学问题诊断及分析】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能说出记叙文的六要素,也能区分顺叙、倒叙、插叙的含义和作用,但是“学以致用”——怎样才能把课堂所学运用到平时作文当中呢?这是这节课的难点所在。
六、【学情分析】
瑞丽市地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学生居多,因受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感,导致学生在写作时词不达意,叙事不完整。因此写作教学应立足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课文为例,帮助学生熟悉记叙的六要素。
而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记叙文贯穿了始末。为了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初一学生必须熟悉记叙文的六要素,并能了解了解顺叙、倒叙、插叙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学会准确运用书面语表达自己要说的话。
七、 【课型】作文课
八、 【教学方法】阅读法、示例法、练习法。
九、【教学支持条件及分析】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中教师预设的问题,做到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对教学环节清楚明晰,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
十、 【课时计划】1课时
十一、 【教学设计的理念】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主张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三自”课堂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自学”、“自展”、“自评”,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十二、【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揭示目标 自学自研 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
质疑评价 实战演练 总结反馈 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怎样理解“语文”两个字的含义呢?“语”是语言,要求大家说话要清楚;“言”是文字,要求同学们能够准确运用书面语表达自己要说的话,即写作要完整清楚。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写作完整的方法——叙事要完整。
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三、新课学习
1、自学自研
请同学们找出这则通知里缺少的信息:
通知
决定集中,请准时参加,不得有误!
班委会
4月1日
这则通知里缺少哪些信息?
明确:没有交代清楚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缺项练习,让学生初步感知记叙文叙事要完整的必要性。
2、合作探究、对学群学
(1)以《记忆犹新的一件小事》为例,请同学们根据六要素的识别方法找出文章的记叙要素:
记得在一个明媚的早晨,我和小伙伴准备去掏鸟蛋,在村子里绕了大半圈,在一颗白桦树上发现了一个鸟窝,也许是我好奇心太强的缘故吧!二话不说,一个劲地往上爬。我像一只猴子,在白桦树上摇来摇去。没料到,鸟妈妈这时回来了,他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警告我似的……我没有理睬它。不知什么时候,又飞来一只,我想它可能是鸟爸爸,不一会儿,鸟妈妈和鸟爸爸带着愤怒地眼神朝我飞来,我躲闪不及,一下子从树上摔下来,摔得个屁股开花!疼了我一个星期,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掏鸟蛋了。
明确:时间:明媚的早晨;地点:村子里的白桦树上;
人物:我和小伙伴;
起因:好奇心太强;
经过:我像一只猴子,在树上摇来摇去;
结果:从树上摔下,摔得屁股开花。
小结:在六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那怎样才能把“经过”写清楚、写完整呢?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熟悉记叙的六要素。
(2)课本42页这几段文字顺序凌乱,条理不清。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给它们排序最好?说说这样排序的好处。
①唉,我很沮丧。我就是想去和同学们玩一天,爸爸妈妈干吗这么大动肝火?让人好伤心呀!
②第二天早晨,他们还是余怒未消的样子,谁也不愿意主动和对方说话。
③我故意往床上一躺,捂着肚子呲牙裂嘴地喊:“哎哟,我好难受啊,疼死了!“爸爸妈妈吓坏了,马上跑过来,争着问我到底怎么了。看到他们这么着急,我再也忍不住了,“格格”地笑了起来。
④转念一想,爸爸妈妈还是为我好呀!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得想个妙计,充当和平天使。
⑤妈妈愣住了:“文文,你不是不舒服吗?”我晃着脑袋说:“是呀,为了我,爸爸妈妈成冤家,谁也不理谁,我只好喊肚子疼了。”这时,他们俩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同时笑了起来。
⑥妈妈听说我在这紧要关头要出去玩,高声喊“不行不行”。爸爸却说:“考试虽然重要,但也要劳逸结合。”两人各说各的理由,互不相让。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越说气越大。突然,爸爸铁青着脸,“咚”一拳击在桌上。妈妈也不甘示弱,“啪”地一声把我心爱的小熊摔得粉碎。一场家庭战争全面爆发了。
⑦考试临近,学习紧张,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商量着周末出去放松一下。
提示:可以按不同的顺序排列这些材料,但要说出各自的好处。
明确:
第一种:⑦⑥②①④③⑤(顺叙,好处是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叙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第二种:①⑦⑥②④③⑤(倒叙,好处是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吸引读者的注意)
第三种:③⑤⑦⑥①②④(倒叙)
小结:完整地叙述事情时,特别要注意叙事的顺序。在初中阶段我们所要写的记叙文中,记叙文的顺序常见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情的先后顺序来写,将一件事从起因、经过到结果依序写出来。作用:符合事物发展逻辑,使读者一目了然;
倒叙:可以将事件的结局后某个最重、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最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作用:突出事情的结局或某个重要的情节,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倒叙的开头不是固定不变的,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关于另一个事情的叙述。作用: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凌乱,丰富叙事的内容和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排序练习,让学生了解顺叙、倒叙的特点和作用。
3、小组展示、质疑评价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合作探究、对学群学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的学习收获。小组展示后,其他同学质疑与补充,提升感悟和体验。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知识,在展示中收获自信。
4、从第一单元或所学课文中,举出一两例运用顺叙、插叙、倒叙的课文。
明确:
(1)、《走一步,再走一步》运用顺叙,按事情的发展顺叙交代了爬悬崖(起因)——遇险(经过)——脱险(结果);
(2)、《爸爸的花儿落了》运用插叙写回忆之事,中断了叙事线索,插入了爸爸逼“我”去上学、让“我”独自去寄钱、和爸爸爱花的回忆,丰富了故事情节,突出了人物形象;
(3)、《羚羊木雕》开头运用倒叙,写父母逼索木雕;中间运用插叙赠送木雕;接着又进入顺叙阶段,索要木雕和归还木雕。在这样的安排顺叙中,使文章跌宕起伏,增添阅读情趣。
【设计意图】立足读写结合,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实战演练
请你围绕上学期学校举办的“广播体操比赛”写150字的片段作文,要求叙事要完整。
【设计意图】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从而较好地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养成完整叙事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五、总结归纳
请你说说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记叙文叙事完整口诀
记叙叙事要完整,交代六素作基础,
时地可用灵活法,人物要用多种描,
起因交代为什么,经过写出做什么,
结果交代怎么样,顺序灵活来使用,
开头结尾要呼应,前后一致为人称。
【设计意图】以口诀的形式归纳本节课的内容,有利于本节课教学主要内容的巩固和学习方法的总结。
六、课后作业
1、记叙文的六要素分别是?记叙文的叙事顺序有哪几种?(易)
2、请你说说文中加横线的地方交代了哪些记叙要素?(中)
两年前的秋天,我家遭受了一次“浩劫”。(1)年迈的爷爷在父母的哭声中离我们而去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伤心过度的父亲病倒了,这无非是母亲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真是祸不单行,又时值秋收季节,这一个又一个的重担就压在母亲一个人的身上了。(2)
……
在母亲的感染下,我也学会了坚强。终于庄稼在我们母女的努力下收割完了。也许是由于母亲的感化,父亲竟奇迹般地比预期的时间提前一个月站了起来。望着母亲的丝丝白发,我和父亲无比内疚,母亲用她颗永恒的太阳,照亮了父亲,照亮了我,也照亮了我们这个家。(3)
3、请指出下面所运用的叙事顺序。(中)
(1)一天傍晚,美国新泽西州一名校长将自己的头发剃成学校的缩写字母“HP”,然后爬上学校的屋顶,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
(2)今天早上,他在家门口不小心摔了一跤,头破了……
4、我们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读书,第一次看动画片,第一次自己出远门,第一次帮妈妈做事……,请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难)
提示:
①要求以记事为主,那就是要注意记叙的六要素,要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
②重点的情节要写得详细些,如当时的情境、事情的过程、人们的反应等;还要适当描写当事人的语言、动作、表情,甚至心理等。
③注意开头、结尾,要与所写的标题和叙述的重点相应。
【设计意图】围绕教学目标分层设计,难中易得比例为(1:2:1),突出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方法的运用。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