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2
二、工程概况…………………………………………………………….2
三、劳动力安排………………………………………………………….2
四、砼浇筑计划………………………………………………………….3
五、施工方案选择……………………………………………………….3
(一) 模板…………………………………………………………3
(二) 钢筋…………………………………………………………6
(三) 空芯内模安装………………………………………………11
(四) 砼浇筑………………………………………………………17
六、主要施工技术措施………………………………………………….18
七、施工质量事项要求………………………………………………….19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本工程施工方案,主要依据《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75:2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 05SG343;公馆一八六六花园施工图纸以及国家相关文件、规范、规定等要求编制。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由正兴隆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高档商住小区,位于深圳市龙华扩展区,小区用地呈平行四边形。周边交通便利,小区用地东侧是梅陇路,西侧是民塘路,南侧是民兴街,北侧是天湖路。用地面积41839.94㎡,总建筑面积为:197555.37㎡。其中空心板主要分布在一层、二层,每层建筑面积大约为35000㎡。本工程空心楼板内采用GZ高分子组合芯模现浇砼空心楼板,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本工程GZ高分子组合芯模型号主要有:Φ250、Φ350、Φ400三种型号,Φ400型标准规格长度为1000mm、500mm两种,自重小于6.5KG/米,主要用于G栋一层;Φ350型,标准规格长度为1000mm、500mm两种。自重小于5.5KG/米,主要用于除G栋外的一层附楼范围;Φ250型号,标准规格长度为1000mm、500mm两种。自重小于4KG/米,主要用于二层附楼范围。
三、劳动力安排
序号
施工班组
需要人数
进场时间
1
木工班
200
2011年07月01日
2
钢筋班
120
2011年07月01日
3
内模进场组装
6
2011年07月02日
4
电焊班
6
2011年07月01日
5
砼 班
40
2011年07月01日
四、砼浇筑计划
见附图1
五、施工方案
(一)、模板
梁、板模板支撑系统搭设(详见地下室施工方案)
1、板模板支撑体系:
1.1 地下室楼板支架材料:立杆及水平杆均采用Φ48×3.0钢管;
1.2板厚在H=200㎜和空心板厚H=370㎜、H=520㎜与H=570㎜时的立杆间距均为920×920,脚手架步距为1500,立杆顶部采用顶托支撑方式,托梁内采用双钢管支撑。
1.3 支模架应离地300㎜高设扫地杆,立杆上端自由端的长度不应大于100。
1.4支架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竖向剪刀撑,防止支架失稳、变形。剪刀撑搭设宽度为3.6m,间距不大于4m,与地面的夹角为45~60度之间。
2、梁模板支撑系统参数:
梁底支撑信息
序号
梁高(m)
梁底支架情况
步距
(m)
梁两侧立杆距离(m)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
立杆跨度
方向间距
梁底木
方间距
剪刀撑
1
1×0.62
1.5
1.25
2
0.92m
0.23m
跨中设置
2
>0.8<1
1.5
1.25
2
0.6 m
0.2 m
跨中设置
3
<0.6≤0.8
1.5
1.25
2
0.92 m
0.23 m
跨中设置
4
≤0.6
1.5
1.25
1
0.92 m
0.23 m
跨中设置
注:梁高>800的,同1000×1000高梁的做法;梁高>600≤800的做法同600×800高梁的做法;梁高≤600的做法同梁400×600的做法。
2.1、支架搭设技术及质量要求
2.1 要求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的参数搭设支架,做到立杆垂直、横杆水平。
2.2 扣件应拧紧、拧牢,不得有松弛现象。对有质量问题的扣件如丝扣磨损、滑丝等均不得用于工程上。
2.3所有梁底处除采用顶托外应为双扣件,必须满足扣件抗滑移要求。
3、模板安装
1)、模板统一采用18㎜厚新胶合板,所有方料全部要求过刨,确保方料平整、顺直,才能保证砼表面质量;
2)、支架搭设完毕后,严格按照地下室施工方案内容控制木方间距,并根据测量小组提供的标高进行复核,确保标高无误后才能进行模板的铺设。
3)、模板应由各施工队技术负责人根据模板图进行现场组装,组装原则为单跨内先铺四周,最后铺设中间,模板铺设完成后再次核查标高是否满足要求,并将暗梁位置一一弹线放出。
4)、现浇钢筋砼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按设计规定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1/1000~3/1000进行起拱。
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如下: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1
预埋钢板中心位置
3
2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位置
3
3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0
4
截面内部尺寸中心线位置
+10, 0
4、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标准
1)、模板的阴阳角应方正,线条应顺直,统一起拱,表面平整,垂直度偏差控制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2)、严格按技术方案要求施工,避免胀模、漏浆、扭曲变形等质量缺陷,模板拼缝应严密,稍大处粘贴胶带纸补缝。
3)、模板质量的规范要求如下:
3.1制定模板配置质量的要求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柱、墙、梁)
5
尺量检查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5,-5
用水准仪或拉
线和尺量检查
3
截面尺寸(柱、墙、梁)
+4,-5
尺量检查
4
每层垂直度
5
用2M托线板检查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6
表面平整度
4
用2M靠尺和
楔形塞尺检查
3.2、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实行三检制:班组自检合格后报分包单位检验→分包单位检验合格后报项目部负责该栋的工长检验→项目部组织各栋工长复检,合格后再报监理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二)、钢筋
1、梁钢筋绑扎要求
1.1、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取3倍梁高(暗梁),1.5倍梁高(明梁)且不小于1000
1.2、框架暗梁纵筋在保证钢筋净距>38(面筋),25(底筋)的情况下应尽量穿过柱, 且至少50%以上穿过柱
1.3、框架暗梁及空心板施工时应起拱2~3/1000(除注明外),其它按规范执行
1.4、暗梁为实心混凝土 ,管离肋梁边净距不应小于100mm
1.5、离预留洞边净距不应小于100mm .离暗梁边净距大于100mm .
1.6、暗梁留孔且边长(直径)<300时,主筋应按1:6的弯度绕过,孔边每侧300范围内箍筋应加密至间距为50 .
1.7、梁钢筋的绑扎重点在梁柱核心区,梁柱核心区钢筋绑扎的质量控制,在此区段梁和梁、梁和柱交错穿插、钢筋重叠,也是绑扎中的一个难点。为解决这个问题应遵循先梁底筋,其次套梁柱核心箍筋,后梁面筋的顺序。
1.8、在梁侧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1.9、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
1.10、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1.11、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1.12、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暗梁箍筋加密区为三倍梁高 。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
1.13、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14、梁筋的连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22mm时,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1.15、梁钢筋节点大样。
2、板底筋绑扎要求
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2)、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3)、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双层双向钢筋必须满扎。
4)、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
5)、板支座筋锚固长度为35d (d为钢筋直径),板底筋锚固长度为300mm.且应伸过扁梁中心线5d。
6)、因楼板留孔而切断板受力筋,则应在留孔四周板肋内加筋,加筋原则为:与管平行方向每侧板肋内各加一半被切断钢筋,且直通入两端梁内300,与管垂直方向孔每侧各加212直通两端梁内300 。
7)、因楼板留孔使板受力筋无法穿过且孔宽<300时,板受力筋应按1:6的弯度绕孔穿过 。
(三)空芯内模安装
Φ250㎜、Φ350㎜、Φ400㎜芯模施工,安装范围为:Φ400㎜芯模用于G栋一层;Φ350㎜芯模用于一层除G栋外的附楼;Φ250㎜芯模用于二层附楼。
1、施工顺序:
放线定位→暗梁及板底筋绑扎→水、电管线安装→芯模支座焊接→安装、固定芯模,管端作抗浮锚定→安装面层钢筋→铺设架空马道→敷设砼输送管→浇捣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
2、主要施工方法:
(1)放线定位
板模板铺设完成以后,根据本项目施工图纸所示的空芯内模布置图,在模板面上经过测量放线,然后用墨线弹出暗梁、空芯内模的布置方向与边线位置,再进行下道工序。
(2)空芯内模水平位移控制的设置
暗梁与板底筋绑扎完毕后进行空芯内模支座的焊接,根据空心管摆放位置,在空心管两端L/4左右处各设置支座一个,主要是对空芯内模水平移位进行控制。支座采用14的钢筋焊接而成,垂直于空芯内模管方向每个芯模两边都焊接两道固定点。焊接时调整对线,保证芯模之间及管与暗梁、墙柱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安装过程中保证肋梁位置在同一直线上;具体样式见下图。
(3)钢筋抗浮设置:采用14#铁丝按图所示穿过模板将板底钢筋绑扎固定于下部的支模钢管架上或模板底面上,固定时必须拉紧铁丝保证板底钢筋之间的保护层厚度符合图纸要求。绑扎前在板模板上均匀钻孔(直径5mm孔),布置间距见下图;
(4)芯模下的预留水电线管盒应接线预埋,为减少其对楼盖断面的削弱,管线盒宜尽可能布置在管间肋位置。竖向穿管宜先预埋套管;
(5)空芯内模抗浮设置:绑扎芯模肋片,根据已焊接完毕的芯模支座,直接将空心内模放入即可,摆放时芯模两端要拉线安装,保证所有内模处于同一直线上。最后将Φ250芯模用14铁丝,Φ350、Φ400的芯模用12#铁丝绕过内模固定在板底主受力钢筋上。
(6)芯模安装施工从两端梁开始摆放,安装过程中严禁直接踩踏芯模;
(7)芯模安装完成后须进行检查验收,对施工中破坏的芯模进行更换、调整、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及时如实地做好隐蔽记录;
(8)芯模安装合格后进行上部钢筋绑扎及预埋管线安装。预埋管线须在上下层钢筋之间,不影响芯模保护层厚度。
(9)模板与钢筋施工,一般操作应遵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
3、板面筋安装:
1、钢筋绑扎顺序:
(1)上层钢筋支架及马镫摆放,钢筋画线,按图纸间距布置面板主受力筋;
(2)钢筋绑扎,绑扎原则为先绑扎下层钢筋,再绑扎上层钢筋。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不得将上、下层钢筋的位置摆放错误。钢筋间距≤150㎜时靠边两排钢筋全部满绑,中间可以间隔一空,梅花型绑扎。当钢筋间距>150㎜时,全部满绑。
(4)板面筋全部绑扎完毕后挂设拉钩,拉钩为Φ8的钢筋,拉钩间距板厚370㎜的为320;板厚520㎜的为420;板厚570㎜的为480;绑扎时上下钢筋要拉结牢固,不得有脱落现象。
a、绑扎完板面钢筋后,即可使底筋、肋片铁丝、板面钢筋形成一个可受临时施工荷载的空间结构,铺上模板板后可作为临时道路,以方便操作和防止踩坏芯模。
b、钢筋绑扎后,严禁在上面随便踩踏,无关人等不得进入,确保成品保护落到实处。
(5)、钢筋质量控制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表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C25
C30~C35
≥C40
光圆钢筋
HPB235级
45d
35d
30d
25d
带肋钢筋
HRB335级
55d
45d
35d
30d
HRB400级、RRB400级
—
55d
40d
35d
注: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的允许偏差值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网眼尺寸
焊接
±1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绑扎
±20
2
骨架宽、高度
±5
尺量检查
3
骨架长度
±10
4
箍筋、构造筋间距
焊接
±1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绑扎
±20
5
受力钢筋
间距
±10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其最大值
排距
±5
6
钢筋弯起点位移
20
7
焊接预埋件
中心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水平高差
+3
-0
8
受力钢筋保护层
基础
±10
尺量检查
梁、柱
±5
墙、板
±3
1、受力钢筋顺长方向全长的净尺寸允许偏差10mm, 宽度允许偏差±5;
2、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尺寸允许偏差20mm.
3、箍筋内净尺寸允许偏差5mm;间距允许偏差±10;受力钢筋排距允许偏差±5;箍筋、构造筋间距允许偏差±20;受力筋保护允许偏差±5。
4、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得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5、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6、用Ⅰ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7、严禁随意割断钢筋
(四)、混凝土浇筑:
(1)砼采用商品混凝土,通过泵车运输至现场,再通过输送泵输送至楼层,楼层的混凝土浇捣顺序如下图所示; 浇捣原则始终顺管长方向作业。
混凝土施工线路图
(2)施工便道:本工程混凝土在楼面的输送时用模板铺设临时专用便道,混凝土泵送管必须放在钢管马镫上,不得直接放在钢筋和空心管上;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踏板筋或管。浇筑混凝土时,要求有木工和钢筋工跟随,及时修复芯模与钢筋,防止偏位、破损。
(3)混凝土浇筑不宜沿垂直于芯模管方向浇筑,砼坍落度宜取15-18cm,考虑到内模与内模之间肋设计宽度较小,配合比骨料粒径为1—3cm为宜。且布料与振捣应同步进行,混凝土布料时应在空心管的两侧均匀下料,相对振捣,以保证空心管底被充填饱满,无积存气囊、气泡即可,避免过度振捣,否则空心内模可能会出现上浮现象;施工时宜采用直径30mm的振动棒,下棒时振动棒禁止与空心内模板直接接触,防止内模损坏。
(4)本工程无梁楼盖范围内的混凝土要求一次成型,不允许留设图纸要求以外的施工缝,墙柱混凝土和梁板混凝土标号不同时,按设计要求布置快易收口网位置;
(5)在楼盖的一定面积范围内利用钢筋作板厚和空心管标高控制标识,以保证其在后续混凝土浇筑中符合要求;
(6)砼的养护
砼的养护采用人工自然养护法。在砼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砼加以覆盖麻袋或草包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当砼中无外加剂掺入时,不得少于7d,当砼中有外加剂掺入时,不得少于14d。
六、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1、成品保护措施:
(1)空心内模安装完毕后任何人不得直接踩踏或行走,如有违反者将处以人民币500元罚款。
(2)空心管如在安装现场损坏,采取如下临时应急补救方式:
A.如小面积破裂用宽胶布粘贴上;
B.如破损面积较大用管片补钉。
(3)空心管在装卸、搬运、叠堆时应小心轻放,严禁抛掷。吊运安装时,用专用吊篮吊运,禁止用缆绳直接绑扎空心管进行吊运。吊至安装楼层后应及时排放。
2、空心管抗浮措施
(1)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采取防止单个内模上浮、楼板底模局部上浮和钢筋移位的有效措施。施工中采用抗浮措施如下:
A.直接用14#铁线对单个内模进行捆绑,捆绑点在距空心管端1/4位置,铁线两端垂直捆绑固定在板底筋纵横向节点上;
B.楼盖板纵横向底筋绑扎采用梅花状绑扎,在板底模上1m2范围内均匀钻取6个铁丝穿过孔,用12#铁丝绑扎底板钢筋纵横向节点,并双肢穿过底模钻孔绑扎固定于下部的支模钢管架上,确保固定可靠、稳定;
3、空心管现场安装后,还须符合如下要求:两片芯模拼接安装后侧肋宽度要求在8~10mm,安装固定钉孔间距120mm±10mm
七、施工质量事项要求
1、在保证内模安装位置准确和整体顺直,并符合下列规定:
A.内模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B.区格板周边和柱周围混凝土实心部分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过程中,预留、预埋设施(水平管线、电线盒等)的安装应与钢筋安装、内模安装等工序交叉进行;
3、预留、预埋设施宜布置在楼盖结构的楼板实心区域、肋宽范围内。当预留、预埋设施无法避开内模时,可对内模采取端开或锯缺口等措施,事后封堵;
4、墙、柱主筋插筋与底板上、下铁件需仔细绑扎固定牢固,必要时可附加辅助筋电焊固定,混凝土浇筑前,应加强检查,浇筑过程中由专人负责修整;
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