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球的结构》教案 第 20 课时 时间 2016年10月 17 日
主备人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边界及特征,地壳的组成元素及分布,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2、掌握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壳厚薄的分布规律,岩石圈与地壳的关系。
3、掌握地球各圈层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壳内部结构各层次的范围和主要特征,地球的外部结构。
解决办法:
举例:如橙子、鸡蛋讲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要求学生自己画图掌握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利用图片和视频讲述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时举出身边实例,如地震时是先感受到左右摇晃还是上下摇晃。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地震波分 波和 波。 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2、地壳是地表以下, 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壳厚度不均,平均厚度 千米;其变化规律是:地球表面海拔越高,地壳 ;海拔越低,地壳 。地壳由9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其中 含量最多; 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3、 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作 。 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4、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 、 。
【合作探究】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
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典例巩固】
地震波在不同的传播媒介中,波速往往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2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 )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达标检测:
英才园地,课时作业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