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性教学论文
婺源县中云镇龙山学校教师 王啸秋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性教学中的自主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步。
(一)确立课堂教学模式
一般的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以下五步: 即目标定向——自主研读——互动交流——内化运用——拓展延伸。
1.目标定向
在教学中,师生共同确定新课学习和训练重点、难点,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在具体操作上,教师要针对学生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加以疏理与归纳,并依据单元教学重点、课文特点,师生共同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确立学生阅读的主攻目标同时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达标意向。
2.自主研读
此环节具有主攻性和自解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要带着学习目标,自己确定的研究主题,深入细致地读书,与文本、作者对话,个性地体验,反复地品味,有序地思考。通过点、圈、画、注、读等不同方式去感受、体验、发现语言文字的规律,对言语形式之“异”不断有所觉察,进而发现一些规律、方式,发掘出深孕的内质:如情感、思想、表达效果及其艺术性。
3.互动交流
在充分自主研读的基础上,学生积极参与小组间的交流,善于与同伴互动、与老师互动,加强对话、交流、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组织好学生的合作探究。我们抓住目标中的核心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深入探究,主要形式有:(1)连锁式,即小组成员依次发表看法,由小组长作归纳;(2)接龙式。即由小组长主持,学生轮流作接龙式回答,形成问题答案;(3)补充式,即小组长指定一中心发言人,其余学生将其发言与自己的自学成果作比较,相互补充,形成统一意见;(4)辩论式,各自按序交流,提出不同意见及理由,或分正反两方面通过争论比较,由小组长综合归纳。在互动交流中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所得与老师和同学分享,发散了思维,更新了认识;加深了对知识重点、难点的解决,加深感悟和体验,培养了合作、协同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知识构建当中,新能力形成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
4.内化运用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交流中所反馈的信息,指导学生将新知识结构运用于新情况,内化在自己的语言系统之中,实现知识重组以促进新发展区的形成,从而深化认识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精取胜,以巧达标”。“精”是指要抓住课文的重点、关键,精讲精读,不求面面俱到,但要摆脱烦琐的作品分析模式,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巧”是指练习设计要巧,力求形式新颖,内容灵活,作业精要,突出针对性、思考性和层次性。
5.拓展延伸
教师要提供阅读知识、技能运用的情境,搭建能让学生创造性阅读的平台,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设计与文本链接,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交融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画画、朗诵、背诵、续编故事、课本剧表演、词语积累、参观访问、办报等等开放性练习,拓展延伸,升华情趣,落实语文基本功训练,体现大语文观。
(二)加强案例研究
课堂教学研究要加强教学个案的分析与研讨,选取某一节内容实行“连环跟进”式的研讨方式,积极开展“说——讲——测——评——思”的链式系列研讨、“一课连上”的改进型研讨和“同课多上”的对比型研讨,把说、讲、评融为一体,把课堂反思和优化课堂实践融为一体,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研讨的实效性。
子课题组研究人员单周二交流一次,具体实在地谈实验中的得失、体会、经验、收获,互相启发、相互借鉴、相互探讨,不断完善各自的做法、经验。
自本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注重集体的力量,集体备课,一人执教,多人听课,听后及时评课,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课题评价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改观。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各班的情况不同,本课题实践性遇到很大困难,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课题实验人员之间的差距仍很大。
2.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课题总结报告、教学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但是,理论与实践存在很大的差距。
3.一些教师往往追求尝试的形式,做一些效果不大德操作,出现了只关注形式而不注重学生的接收情况。往往一节课看似热闹,唱主角的仍是优等生。一些后进生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