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与特点.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99206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与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与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与特点(2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 掌握汽车空调的特点 掌握蒸发器的布置形式 教学重难点: 汽车空调的特点 蒸发器的布置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一、复习提问 1.液体形态变化过程与热的关系? 2.简述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 二、讲授内容 基础知识 (一)、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 汽车空调是对汽车车厢内的空气品质进行调节的装置。其技术是随着汽车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一取暖。1925年首先在美国出现利用汽车冷却水通过加热器取暖,到1927年发展为具有加热器、风机和空气滤清器的供热系统。该系统在欧洲1948年才出现,而日本则1954年才开始使用。目前,寒冷的北欧,汽车空调仍是单一的供热系统。 第二阶段:单一冷气。1932年,美国通用汽车帕克公司(Packard)在 轿车上安装机械制冷降温的空调器,而欧洲、日本1957年才有加装这种单一冷气的轿车。 第三阶段:冷暖一体化。冷、暖共用一只鼓风机和一套统一的操纵机构,具有制冷、除湿、通风、过滤、除霜等功能。1954年美国通用先在纳什(Nash)轿车上安装,目前仍大量用于中、低档汽车上,桑塔纳2000、奥迪100等。 第四阶段:自动控制的汽车空调。只需预先设定温度便能自动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运行,机器根据传感器检测到车内、外的温度,自动指挥空调器各部件工作。196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并用在凯迪拉克(Cadillac)轿车上,欧洲1972年才装用,目前主要用在高级轿车和高级大客车上,皇冠3.0、奔驰380等。 第五阶段:微机控制。由微机按照车内、外环境所需,实现微调化,实现汽车运行与空调运行的相关统一。提高制冷效果,节约燃料。1973年,通用与五十铃联合研究,1997年安装到各自的汽车上,目前,主要用在豪华汽车上,林肯、别克、本田的雅阁、丰田凌志LS400等。 (二)、汽车空调的特点 1.制冷量大、降温迅速 车厢内乘员密度大,人体散热多,热负荷大; 太阳入射热负荷大,而车厢隔热困难,表面积和室内容积之比及门窗玻璃面积与室内表面积之比,汽车比建筑物大且难以采取较好的隔热; 夏季长时间在烈日下,车内达500C以上,乘客上车,要求迅速降温,因乘客在车内时间短,也要求几分钟内能降温; 2.不能用电力作能源,动力源上处理较困难 3.主机带动的空调系统,因车速变化大,制冷剂流量变化幅度大 4.冷凝温度高 冷凝器的通风冷却效果受发动机水箱辐热、行驶速度和路面尘土污染的影响。尤其怠速或爬坡时,冷凝温度及冷凝压力异常升高。 5.制冷剂易泄漏 行驶、震动,连接处易松动,冷凝器易受飞石或泥浆腐蚀。 6.车厢高度小,风量分配不易均匀。 (三)、蒸发器的布置 1.仪表板式:布置在仪表板中间或下方。 2.车内顶置式:有前置、中置、后置和侧置。 3.立式:蒸发器为特制的直立式结构,安在前座后或乘客侧。 4.下置式:在中部或后座地板下,通过竖风道将冷风送至车内横风道,制冷管较短,制冷侧压力损失小,送风管较长。 5.后置式:蒸发器维修方便,但占用后座面积。 6.车外顶置式:不占汽车有效空间,风道阻力损失小,但制冷管路较长,制冷剂压力损失较多。 三、课堂小结 1.汽车空调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2.与房间空调器相比,汽车空调的特点。 四、课外作业 1.什么是冷、暖一体化空调? 2.蒸发器在汽车内的布置有哪几种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