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原则和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为根据,充足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不停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探索高三历史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应试的能力,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要重视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关键,争取在高考当中获得优秀的成绩。
二、学情分析:
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历史的学习措施还不能比很好地掌握,答题不规范;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详细体现为:①尖子不尖,尖子生虽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科优势不明显,需要重点培养;②“肚子大”,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但历史成绩不稳定,历史措施比较欠缺;③学生总体上有较大的潜力,但历史学科思维相对较弱,需要加大挖掘。
三、复习目的:要完毕三轮复习任务
1、第一轮是单元复习阶段:抓点即基础知识,目的:提高基本能力,重在基本题的纯熟掌握
从 7月2日至1月是第一轮单元复习阶段,狠抓历史基础知识,“突出主体、强化主干、重视措施”,重要进行学科主干知识的复习。抓基础——认真理解和按照考试阐明规定,做好基础知识复习,各个模块知识点的整合,狠抓细、新、活,严抓知识点、突破点、考点,规范答题思绪、环节,步步为营,以静制动。这阶段耗时最长,在这阶段里,我们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和全球化等三大角度,基本遵照书本次序,合适整合,对高考考点进行有效复习和训练,尤其是某些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复现率较高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多视角讲解,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第二轮是通史复习阶段:抓线(整合专题),目的:综合能力提高突破,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主干知识,尤其是经典题例
第二轮(第二学期-5月上旬)复习重要是专题复习,进行知识的整合,按照线索归纳、理清、分析、综合知识,使学生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方面组合知识,力争融会贯穿。
3、第三轮(5月3-4周)是查漏补缺、综合提高,目的:纯熟高考各类题型,提高速度及精确率。
四、复习思绪 学习科学理论,优化教学理念;依“纲”据“标”,优化教学内容;重视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措施;把握适度原则,优化训练过程;倡导合作、友好,优化资源运用。
五、复习根据
根据新课程原则和高考文综考试阐明,深入研究教材,贯彻考点;关注有关高考改革方案, 积极探索实践新课程改革;研究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运用《三维设计》资料,捕捉当中的有效信息,探索高考命题规律,强化训练。
六、详细措施
1.首先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对历史学科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习不会碰到绝对听不懂的内容,因此只要大家专心学,人人都会有收获,让学生从心理上树立我能学好和要学好历史的信心。再者用往届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考好成绩不是设想,而是完全有这种也许。
2.强化集体备课,加强学习与交流。备课组内部多听课,多交流, 及时发现各自的局限性,并实现优势互学互带,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指导给学生对的的学习措施。教学生学会阅读教材而不脱离教材。通过阅读目录及其子目,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和基本线索。根据课标,对重要的考点讲深、讲透,贯彻到位,教师不必面面俱到。
4.精选习题,提高解题能力,注意实效得分。精选题目进行精练已经是大势所趋。教师要精选有关试题,大胆舍弃某些反复低效的题目。既减轻学生的承担,又可到达重点突破的效果。综合性试卷答题中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原则答案与学生的答案悬虚太大,学生的回答普遍不全、不准、不简、层次不清、东拼西凑,卷面也不整洁,字迹不清晰。针对上述问题指导学生重点练习客观题,强化主观题,适应练题量,注。指导学生在解答综合题方面注意如下几点:①看清小题配分②认真审题,弄清题意。③理清思绪,确定答题范围、重点和层次,答案要抓住采分点。④善于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能科学合理地判断、归纳、辨别、分析成因,处理问题。⑤答案要简要精确。
5.科学把控教学进度和节奏
(1)、暑假补课阶段:基本完毕必修1一轮的内容。
(2)、高三上学期和高三下学期前1周第一轮复习结束并运用“自编必修必背知识点提纲”进行地毯式梳理背诵默写,强调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措施来迎接一模。
一轮复习参照《步步高》第二轮的训练与讲解为主,训练与讲解要遵照“巩固、理解基本概念、规律”的宗旨。
一轮复习中要把握好节奏,课堂上尽快结束必修三的复习,必修1、2要稳打稳扎;必修三文化史则大胆取舍,重点突破三个单元,另三个单元则做阅读教材处理。
一轮复习充足备课是前提,上课容量要大,多反复,低起点,严规定,重在扎实基础。要“先学后讲”,努力实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的教学目的。
(3)、高三下学期第2周后来:第二轮复习。
第一阶段(3-4月):参照《步步高》第二轮的训练和讲解为重要内容,14个专题内容迅速扫描了一遍。
第二阶段(4-5月):重要是备战二统、三统,采用《金考卷》及自编历史分类综合演习进行课堂和作业的演习讲评。
第三阶段(5-6月):文综高考模拟训练。自编及选择某些高考模拟题,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以12+4的形式,边考边讲,除了讲题目,还要进行临场应试指导。从学生对审题基本要素、解题的基本环节、措施、切入口的选择、答案构成要件等方面的规定入手,对学生进行“三先三后”(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慢后快)等基本的答题方略训练。重要目的:查漏补缺,考试状态训练,即临场训练。 5月15日后来,在课堂上有计划目的进行专题训练(来自近5年的高考文综卷的历史部分),且要考虑增强学生的信心。最终1周明确告知学生学习内容(视实际而定),保证学生考前处在良好的做题状态。
从第一学期开始周六下午的文综考试,由于这样形式的考试高一、高二都没有,因此很有必要并且事实证明也是对的的。其中都要做到讲评、反馈迅速,周一上课要展现成果并进行分析总结。
6、要做好基础知识的听写和单元(模块)过关测试训练。通过听写和每复习完一种单元(模块),对该单元(模块)进行对应的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补缺,并且深入加强针对性训练。
7.加强对学生分类分层辅导。针对不一样类型的学生,强化盯人意识,重点辅导尖子生,长期关注临界生,帮扶学习困难生(重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同步,高三的学生压力很大,作为老师一定要尽量关注每一位学生,爱他们,支持他们,不停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备考
8、加强高考信息的搜集和消化。通过外出学习教研、上网搜集信息,进行整顿、总结,精确把握历史考察的方向,有效地指导的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
9、要常常性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时进行教学上的调整。要多关注那些中等乃至临时落后的学生,常常给与他们鼓励与督促。
七、教学任务安排
-高三历史试验班教学计划
第一阶段:暑假补课8月—9月初(3周时间),完毕必修一及二的前二单元复习
第1周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的政治多极化趋势》
第2周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构造与特点》
第二阶段:续前一轮复习9月初-12月中旬旬(12周时间),完毕必修二及三的复习
第1周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构造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波折发展》
第2周 第四、五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近现代社会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周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4周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5周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6周 国庆放假
第7周 考试,总结,归纳,提高,思维点拨
第8周 第一单元《中国老式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想》
第9周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来源及其发展》
第10周第三、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与文学艺术》
第11周第五、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时尚》《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2周第七、八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三阶段:对一轮复习进行总结,巩固和提高11月底---1月中旬(6周,在一模考试之前)
第1周 对必修三进行考试,同步总结,归纳,学法指导。
第2周-4周完毕《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复习(检测知识点、回归教材).
第5周 归纳,提高,思维点拨
第6周 解题思绪
第四阶段: 2月下旬---5月初,完毕通史复习(二轮复习)
其间,参与高三的二统、三统
第五阶段:5月初---5月下旬,进行高考强化训练.
完毕精选模拟、真题训练,重点规范化答题,强调临场训练因人而异的优配时间。其间,参与高三的四模。
第六阶段: 5月底---高考,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