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城乡居民行为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城乡居民行为实施方案是指针对城乡居民行为规范、引导、教育和监管等方面,制定适用于城乡居民的行为指导和管理措施的方案。为了增强城乡居民的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提高城乡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了加强城乡居民的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工作,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城乡居民行为实施方案》。
二、方案目标
该方案的目标是推进城乡文明建设和犯罪预防工作,促进城乡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构建和谐、安全的城乡社会环境。
三、方案重点
1. 培养城乡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文明用语、餐桌礼仪、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培训和宣传,增强城乡居民的文明素质。
2. 增强城乡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公安机关和社区的协作,结合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常见的诈骗手段以及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同时,加强小区门禁管理,落实小区巡逻,确保居民人身财产安全。
3. 有针对性地开展城乡居民法制教育。通过开展“法律送到家”、法制宣传讲座、法律咨询服务等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城乡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同时,针对犯罪行为,重点开展法制教育,做好预防和打击犯罪工作。
4. 强化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如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环保义卖、组织志愿者清理城市垃圾等,引导城乡居民落实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促进城乡环境的改善。
四、方案实施
1. 市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城乡居民行为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 不同层级的政府主管部门,需协同配合,发挥各自职责,共同推进城乡居民行为实施方案。
3. 各地区、各单位的政治、宣传、公安、文化、卫生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协同推进城乡居民行为实施方案。
4. 加强督查检查制度,对不遵守规定行为的开展批评教育,并采取惩戒措施。
五、方案效果
通过《城乡居民行为实施方案》的实施,可以促进城乡居民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提高城乡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城乡社区的安全稳定和社会和谐程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城乡居民的文明素质,促进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的建设。总之,该方案的实施对于促进城乡居民的综合素质、提升城乡社会环境质量和预防犯罪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