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 李保妹 科目: 数学 班(年)级: 一(1)、一(2)
学生学科学习情况
去年起使用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材发生了改动。经过上学期的耐心培养,孩子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达到了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有了良好的开始,愿意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但还存在个别基础弱,消化理解能力慢,学习习惯有待于养成的个别现象。本学期将进一步帮助学生有更大的进步。
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初步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措施及方法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 学 研 究
课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内
容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可另附纸张)
措
施
1、 按照学校的计算达标测试的要求,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
2、 结合学校建议的1分钟多少题,在教会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利用统一的口算小册子、计算练习本每天坚持在课堂上开展读算、写算、视算、听算、对口令、开火车等形式相结合。
3、 请家长配合,让孩子坚持家里的听算、对口令等形式的练习。
4、适当培养学生巧算的意识。
(可另附纸张)
教 学 进 度 表
周次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25/2-1/3
一、认识图形(二)
① 2013年2月25日开学。
②上课时间:2013年 2月25日至6月29日,总课时为18周(其中包括节假日和机动时间)。
③2013年6月29日结束本学期工作安排。
④暑假时间:2013年6月30至8月30日
⑤2013年8月31日报到注册,9月1日正式上课。
⑥放假日期仅做参考,按市局执行。
2
4/3-8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11-15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
18-22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5
25-29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6
1/4-5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三、分类和整理
7
8-12
三、分类和整理
8
15-19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9
22-27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0
29-3/5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1
6-10
五、认识人民币
12
13-17
五、认识人民币
13
20-24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4
27-31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5
3/6-7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6
10-14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7
17-21
七、找规律
18
24-28
八、总复习;期末考试
19
1/7-5
20
2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