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勇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中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学会复述故事。2、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独特的叙述视角,体会人物形象的含蓄深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法国妇女的勇气和力量,养成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体会作者赞叹的是什么样的勇气。2、难点:体会人物形象的含蓄深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播放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片段)二、观影感受从影片里士兵恐惧的神色来看,我们来看看,面对血腥的战争,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促使我们义无返顾前行的勇气!今天我们将学到的就是一篇关于“勇气”的文章。三、课文解析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三分钟,
2、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几方面对文中出现的故事进行概括。(请同学回答六要素,后再请一位同学复述故事)2、这里,整个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是在哪里呢?(事件的经过部分法国妇女两次隐藏美国伞兵)面对残酷的战争,法国妇女两次这样做,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勇气)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具有巨大勇气的法国妇女进行描写的?3、文章的题目叫做“勇气”,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两种“勇气”,同学们知道是哪两种勇气吗?明确:美国青年的勇气和法国妇女的勇气。4、你认为两种勇气一样吗?作者更看重哪种勇气?为什么?明确:不一样。美国伞兵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是他的勇敢、智慧和顽强。法国妇女表现出来的勇气还有她的勇敢、镇定、坚强和她心中崇高的信仰。四、拓展迁移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需要勇气才能去做的事情,下面,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举例说明勇气的重要性。五、小结这篇课文是作者转述一位老兵亲身经历过的故事,故事在开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叙述故事时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结尾时又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使故事更加的真实、感人。全篇文章虽然美国伞兵写的比较多,但美国伞兵也只是起到陪衬的作用,法国妇女的形象更生动、更令人印象深刻。六、作业以伞兵的口吻讲述故事,比较叙事角度和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