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作文的立意——多角度思维.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75770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的立意——多角度思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作文的立意——多角度思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作文的立意——多角度思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作文的立意——多角度思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作文的立意——多角度思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京津冀三区市教育联盟暨“一十百千万”工程第一届“青年教师优质课展播”活动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名作文的立意多角度思维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语文学段初中年级初一授课日期2016.10教材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年 8 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许云竹大兴区第三中学13488655077实施者许云竹大兴区第三中学13488655077指导者宋宗颖大兴区进修学校13910601636教师姓名:许云竹 学校:大兴区第三中学 教师年龄:32 岁 教龄:9 年 职称:中学二级教学指导思想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2、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联想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要激发学生自己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结合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从中可以看出,立意创新是评价一篇作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学生要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本课中安排了“借生活,讲立意”“巧联想,拓思维”等环节,突出了语文核心素养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力求为这一学段打好写作的基础。教学内容分析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念的内涵

3、比主题宽泛的多,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新课标较“实验稿”中突出了“立意”这一写作环节,更加鲜明的提示文以意为帅。学生应首先了解立意这一概念,进而明确作文立意的要求,随后从培养学生了解多角度思维出发,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体现一定的思维梯度,解决学生习作出现的内容不够新颖,情理不够均衡的问题,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情况分析初中阶段写作的“目标与内容”中提到“写作要力求有创意”,而本班学生平时不够积极活跃,对于写作也是表现出无从下手,即使写了成文,也是立意不够新颖,选材过于老套、集中,甚至有些学生的写作素材一写再写,且内容不充实,

4、情理不均衡。初一的孩子,本应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但写作呈现出来的内容却是千篇一律,我想如何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建立写作的信心,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考虑如何打破学生形成的思维定式,能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生活,都是写作中要解决的问题,课上应积极调动,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力求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针对以上,特设计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 了解多角度思维方式,使自己原有文章的情理更加均衡。2、 跨越“人云亦云”,合理联想、想象。3、 提升表达的乐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感受参与的快乐,提升语言表达的信心。教学流程图听故事,入课题赏箴言,悟其理借生活,讲立意以示例,明方法践方法,微

5、写作巧联想,拓思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资源或设置意图赏箴言,悟道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生活中到处都是文章,只是缺少善感的思维。许云竹欣赏聆听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更活跃的参与课堂做准备听故事,入课题 借“老人丢鞋”的例子,引出本课课题:作文的立意思考 回答借助此环节,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新颖的立意。借生活,讲立意 讲蜘蛛爬墙的故事,明确什么是文章的“立意”,文章的立意有什么要求。观赏图片,交流感受用熟悉的生活,不同的视角,展示不一样的思想立意巧联想,拓思维 多角度理解: 石头是什么?提示: 在攀登者的眼睛里,石头是一级级被征服的台阶。 在地质学家的

6、眼睛里,化石就是一页页精美的历史画卷。 在红楼梦里里,石头是一个线索。 思考: 在_里,是_归纳:其实我们的思维角度还不止这些,多角度思维还可以是:艺术 社会 人物 历史 自然 科学 等思考,交流借助小小的“石头”打开学生思想的维度。以示例,明方法以“良师”为题,进行方法指导1、 联想到“人”看到这个题目,首先会联想到什么人,思考在他们身上,能学到什么?2、 联想到“景”“事”“物”以“_是良师,是因为_”的句式表达。 小结:以“良师”为题,我们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那么,尽管我们写的是一棵树苗,一个山村,一件小事,可反映的主题却是一片绿洲,一个社会缩影,一种时代精神。思

7、考交流,互动归纳通过层阶式的引导,将概念范围扩大化,引导学生打破思维的定式。践方法,微创作声音在同学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了,有的声音是通过耳朵听到了,有的声音是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的,还有的声音是我们用心灵听到的,那么现在你就思考哪一种声音曾经拨动过你的心弦,令你至今难忘。动笔描绘一下那声音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思想?思考完成, 实践方法,以文代言,将思维转化成文字互交流,完习作1、 学生作品交流2、 总结班内交流,课后完成习作 教学设计特色及反思 设计特色:本课形式新颖,降低了表达的门槛,给学生的自由发展留出了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环节的设计从培养学生语文核

8、心素养出发,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体现了思维的梯度。经过教师的启发,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能够形成发散思维,通过展现教师的情怀,引领学生爱写作,学写作。课前学生小组自主完成导学案,积累优秀语句,尝试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提高语言的运用与建构能力,同时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有着很大的作用。新课标“实施建议”部分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上课伊始,根据本班学生平时不够积极活跃的特点,通过“名人名言”的环节,既是希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熟悉的生活,而后的“蜘蛛爬墙”“石头是什么”等教学环节,则都是紧紧围绕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展开,利用“小小的石头”打开学生思维的广度,借此引入到写作当中,明确方法,形成了思维的梯度,注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反思: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再放手给孩子更多的空间,例如:再展开学生思维过程,放手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学生书写在黑板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能拓展更多的角度进行作文立意。本节课不可单独成立,一定要形成一系列的作文课训练和拓展,让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中,更乐于写作,从而肯动脑,多思考,并形成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