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松桂镇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2012年8月25日——8月26日
出席教师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
缺席教师记录
无
中心发言人(主备人)
张兴乾
备课内容
小数乘以整数: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材分析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整数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复习表格一张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辅备人
补充、总结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2)强调依照整数
× 5 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 0.72 扩大100倍 7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100倍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3.5
× 2
2. 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 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专项练习 练习一 4
二、运用
1、填空。
4.5 ( ) 0.74 ( )
× 3 × 3 ×2 × 2
( ) 1 3 5 ( ) 148
2、做一做 书p3 2
三、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 练习一 1、2、3
五、板书:
小数乘整数1
3.5元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例2
0.7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2
× 5 × 5
3.60 360
缩小到它的1/100
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汇报结果
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专项练习
主题图中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收集后交流。
在小数乘整数中,得贯穿式子的意义,教会学生把小数当成整数来计算。
小数乘整数计算法则及意义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课堂上要加强记忆。
突破课题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判断下面各式中的积是几位小数。
3.45×84 4.6×25 0.41×56 1.085×305 0.0076×24 2.3×5
口算: 0.7×0.9 0.04×0.2 0.8×0.05 3.1×0.3 0.16×0.5 1.7×0.03
1.8×0.04 2.1×4 0.12×6
判断下面各个积的小数位数有没有错误。
56.7×38=2154.6 0.37×0.94=3.478 41.23×29.2=12039.16 0.78×6.1=47.58
松桂镇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2012年8月25日——8月26日
出席教师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
缺席教师记录
无
中心发言人(主备人)
张兴乾
备课内容
小数乘小数:例3、4及练习
教材分析
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能力目标
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准备
口算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辅备人
补充、总结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1.2 扩大到它的10倍 12
×0.8扩大到它的10倍×8
0.96缩小到它的1/100 9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24 0.013
× 0.14 × 0.02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0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58 6.25 2.04
×4.2 ×0.18 × 28
116 5000 1632
232 625 408
2436 11250 571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2.14×6.2
3、P.8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P8 7、9题。P9 13题。
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想一想
学生观察思考
说一说
专项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整理学习内容并交流
在教学小数小数时,可以先复习一下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上小数点部分应加强练习。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判断大小关系,在○填上“>”、“<”或“=”:
756×0.9○756 1×0.94○1 4.25×1.1○4.25 31.4×1.26○31.4
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0.24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0.06千米。12天后还差0.4千米没有修。这条水渠有多长?
买了1.5千克香蕉和1.8千克苹果。1千克苹果的价钱是4.6元,1千克香蕉比苹果贵1.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
松桂镇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2012年8月25日——8月26日
出席教师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
缺席教师记录
无
中心发言人(主备人)
张兴乾
备课内容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材分析
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小;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大。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小;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大。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辅备人
补充、总结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3
5
1.5
2.4× = =
0.4
0.11
0.35
×1.2=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5: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 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 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练习一 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运用
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13题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8 页8题,P9 页11、14题
回忆上一节课时的内容,思考回答问题。
说一说
思考并回答
说一说
学生尝试
学生观察
说一说
在教学中应讲一讲验算的方法。
积与因数的关系应进一步加强练习。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1.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2.看谁算得快。
2.5 ×( 0.77 × 0.4) 6.1×3.6+3.9×3.6
松桂镇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2012年8月25日——8月26日
出席教师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
缺席教师记录
无
中心发言人(主备人)
张兴乾
备课内容
积的近似值
教材分析
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能力目标
生活中学会运用“四舍五入”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辅备人
补充、总结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10.286 3.27 2.04
×0.32 ×1.5 × 28
20572 1635 1632
30858 327 408
3.29152 4.905 5712
三、运用
1、P.13页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
P.8页1
学生口算。
尝试练一练
说一说
独立计算出结果
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学生观察、思考
专项练习
尝试后练习
“四舍五入法”是求近似数的一种方法,在新课之前可以先进行复习。
这部分内容教师不用过多分析讲解,学生知道方法后多练习就可以了。
对学生书写上的要求应该在课堂上进一步明确。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 59.5米,宽 42.5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个电影院的票价有两种:3.00元一张的有600个座位,4.00元一张的有320个座位。如果满座,每场收入是多少元?
3.图中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
0.025m
0.048m
4.用激光测远距离既精确又迅速。一次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讯号,约经过2.56秒收到从月球反射回来的讯号。已知光每秒传播300000千米,算一算这是月球和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松桂镇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2012年8月25日——8月26日
出席教师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
缺席教师记录
无
中心发言人(主备人)
张兴乾
备课内容
连乘、乘加、乘减
教材分析
由乘法的一步变为连乘、乘加、乘减的两步运算,提高小数混合运算能力;通过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学习连乘、乘加、乘减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能力目标
能正确地进行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题式。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辅备人
补充、总结
一、激发:
1、口算。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 得出: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尝试:
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板书:0.9×0.9×100=81(平方米) (100块不够)
4、那110块够吗?(可以怎样算?)
(1)0.9×0.9×110
(2) 0.81×(10+100)
=0.81×10+0.81×100 =8.1+81
=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
5、(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6、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⑴ 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 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 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 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运用:
P.14页7题
⑴ 出示: 50.4×1.95-1.8
=50.4×0.1
=5.04
3.76×0.25+25.8
=0.094+25.8
=25.894
⑵ 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①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 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 集体订正。
2、P.14页9题
四、体验:
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
P.13页5题
P.14页6、8题
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学生尝试做例6
小组讨论
说一说
尝试练习
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独立计算出结果
说一说
通过复习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通过新的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自主领会新知识。
让计算根植于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后及时复习总结,这是数学学习中关键的一环。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松桂镇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2012年8月25日——8月26日
出席教师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
缺席教师记录
无
中心发言人(主备人)
张兴乾
备课内容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1、给出三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找出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关系;2、用归纳的方法类推出“整数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能力目标
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辅备人
补充、总结
一、激发:
1、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8第(1)题:
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
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102×0.45
2、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13页4题。
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
思维迁移:
试着做一下,
指名板演。
说一说
尝试练习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讲讲解题思路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为下一步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做好铺垫。
通过验证,让学生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师介绍新知识后,让学生及时巩固。
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才是学习数学的真谛,这才能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
0.025米
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
松桂镇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2012年8月25日——8月26日
出席教师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
缺席教师记录
无
中心发言人(主备人)
赵家美
备课内容
小数除以整数
教材分析
从整数除法的法则类推到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辅备人
补充、总结、反思
一、复习准备
1. 计算下面各题。
115÷5=( )23×5=( )
115÷23=( )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 416÷32= 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 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黑板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