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古诗词赏析之品味炼字
黄寨一中胡贞兵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⑴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和情感。
⑵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教材分析
古诗文篇目的学习要以课标推荐背诵的34首古诗词为主。
3.中招考点
几年,河南省中招以课标推荐背诵的34首古诗词曲为考查范围,注重对写景抒情类,爱国言志类作品的考查,试题以简答题为主,常考考点有:品味炼字,名句赏析,主旨情感,画面描述等。
4.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于常考考点的答题技巧与答题格式很陌生。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在答题过程中,出错率也比较高。
二、学习目标
能说出古诗文“品味炼字”的答题方法。
三、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味诗句中关键字的表达效果,能说出古诗文阅读考点:“品味炼字”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能说出古诗文“品味炼字”的答题方法。
自学指导
内容:《春望》
方法:自读、交流、展示,老师点拨,归纳总结。
时间:15分钟
要求:找出文中名句并进行赏析,能说出“品味炼字”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考点追踪:2013河南中考)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1.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的好?请做简要赏析。(2分)
答题步骤:步骤一:指出该字“” ,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丧,城池残破的景象,诗人触目惊心。
步骤二: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自学检测
1.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这句诗。
2.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句诗。
参考答案:
1“蒸”“灼”准确形象地刻画了农民劳动环境的艰辛。
2.“钟”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表现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象,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当堂训练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哪里。 (“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2.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的妙处。 (示例一:“阔”字用得好,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示例二:“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3.请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
“直”写出烽烟的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
古诗词炼字把握两个重点: 1、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动词、形容词),深入体味作品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2.品味诗词(曲)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正确理解其在诗歌中的含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1、字词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2、点出运用何种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3、字词烘托的意境。
4、字词传达的思想及表达的情感
答题的方法:
首先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词义),
然后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
最后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达情感)。
要点归纳
1.抓关键词
2.明主旨句
1、答题角度:释词义、找修辞、描景象、达情感。
2、答题模式:X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
的修辞,写出了
的景象,表达了词人
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