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案例名称
第二课 电子相册尝试做
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
教 授 者
课 时
一课时
授课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演示文稿进行加工制作,学会新建并保存演示文稿,设置电子相册的背景颜色,插入图像并美化图像,让学生掌握制作电子相册的方法,内容虽然多但是每一项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并且兴趣浓厚。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对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轻松的,虽然是一个全新的软件相信大家都能很快掌握,尤其是这个软件学生兴趣浓厚,应该注重合理安排内容让所有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电子相册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熟悉新建演示文稿的操作方法。
3、会设置背景颜色。
4、掌握插入和编辑图像的操作。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电子相册的制作方法。
情感目标:增强使用软件制作作品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插入和编辑图像的操作
教学难点:掌握插入和编辑图像的操作
五、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操作和任务驱动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演示操作的已经完成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实践活动中掌握软件功能,最后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总结,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时间安排
导入
1、演示示例作品。
2、提问学生作品的看法。
1、学生观看。
2、学生谈看法。
通过示例作品,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5分钟
探求新知
一、新建并保存演示文稿
1、教师演示操作讲解新建并保存演示文稿的方法。
2、教师巡视指导。
3、集中纠错,小结。
二、设置电子相册的背景颜色
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2、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4、总结发现问题,再练习。
5、介绍教材10页小知识。
三、插入和美化图像
1、学生按任务自主学习。
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展示制作过程。
4、总结发现问题,再练习。
5、介绍教材11页小知识。
四、制作其他幻灯片
1、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2、教师巡视指导。
3、集中纠错,小结。
五、拓展
STS视角:演示文稿的图像
1、学生观看教师演示。
2、学生完成教师安排的操作任务。
通过演示可以直观的了解操作方法。通过练习巩固新知。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加强集体意思和合作意识。
32分钟
归纳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
学生总结。
加深印象。3分钟
板书设计:
第二课 电子相册尝试做
一、新建并保存
二、背景颜色
三、插入并美化图像
四、制作其他幻灯片
八、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