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教学教学设计 绍兴一中 陈国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点;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运用: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说明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懂得实践的重要性,树立实践第一的意识;理解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教学难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动力的区
2、分;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三、教学过程1、出示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思想政治关于这一课知识和能力要求。六、求索真理的历程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d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abc目的:让学生明确学业水平考试对这一课的要求,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2、依据上述要求,进行“知识梳理”以师生共同回忆的方式,背诵重要知识点,如实践的特点有哪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四个方面?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认识具有哪3个特点?等等。目的:一方面初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3、另一方面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增进师生互动和课堂合作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性。3、对易错易混知识进行“知识辨别”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知识的学习是获得认识的重要途径,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真理性的认识总是包含着谬误的成分。真理来源于实践,随着实践发展真理不断被推翻。(提问学生,依次进行判断,说明理由,解释;对学生回答不好的,教师再引导、分析,有些要回到教材去仔细阅读理解。)目的:进一不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扫清知识的盲点、错点、混点。让学生知道学习不仅仅是记忆,还要理解,仔细研读教材很
4、重要。4、进行现场调查:你觉得较难理解的知识有哪些?目的: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5、利用一段视频2013年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实验演示)进行“知识深化”依据视频设计5个问题:太空授课、太空实验是实践活动吗?太空授课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让广大青少年了解更多的太空知识,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激情和兴趣。这说明实践活动具有什么特点?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为什么在2013年才得以实施并取得成功?这说明了实践具有什么特点?首次“太空授课” 使广大青少年获得了更多的新知识,澄清了许多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知,加深了对一些已有物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将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
5、到只争朝夕的科学事业之中。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如果诗仙李白在天宫里生活,能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吗?为什么?请你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回答,老师点评,引导、总结)目的:以问题驱动学生思考,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6、从天上回到地上,从自然、科技转到社会、经济。材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不断深化(见下表)。时间对市场地位的认识作用和意义1982年党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1992年党十四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
6、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2002年党十六大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2012年党十八大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2013年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结合党“市场地位的认识”的变化这一材料,进一步理解、区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这有点难,需要老师引导,与学生一起一层一层分析。)目的:凸现政治可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并能用所学的知识去正确地解读,学以致用。 7、依据本课三个基本哲学概念,进行“知识整合”求索真理的历程:实 践认 识真 理含义特点 含义特点 基础 正确特点 先出示三个关键词(基本概念),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知识关系,进行知识整合。教师和学生们一起点评该生的知识关系图。目的:一方面让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加深对知识之间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