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经筋病灶好发区域,列举如下
(1)头部经筋病灶好发区
①眶膈筋区:即眼眶周及鼻骨两侧筋区。
②额筋区:即前额筋区所属筋性组织。
③颞筋区:颈上线以下、眼至耳间筋区。
④耳筋区,自耳上、耳前及耳的筋区。
⑤百会筋区:前后发际联线中点及颅顶部。
⑥枕筋区及枕侧筋区:枕部及枕侧。
⑦颞合筋区:颞下部、耳前区及颧弓下沿筋区。
⑧面筋区:面颊及口周筋区。
(2) 颈筋区
①风池筋区:针灸风池穴及其左右上下之筋。
②风府筋区:针灸风府穴及其左右上下之筋。
③乳突下筋区:乳突前后及其下部的颈筋区。
④颈侧筋区:后颈侧部。
⑤颈后筋区:后颈正中线及旁线。
(3)肩臂筋区
①岗上筋区:肩胛岗上部及颈至肩部的筋区。
②喙突筋区:椽突至肱前侧筋区。
③肩筋区:肩部的肩关节及上臂肌筋。
④肘筋区:肘关节及煎臂肌筋。
⑤腕掌筋区:腕关节及掌指肌筋和关节。
(4)背部筋区
①肩胛筋区:肩胛岗、岗下窝及内侧缘和内上角、外侧缘等。
③肩胛间筋区:两肩胛骨间的肌筋。
③华佗夹脊筋区:脊椎两侧的肌筋。
④后肋弓筋区:后胸肋弓及胁部。
(5)前胸廓筋区
①胸锁筋区:胸骨同锁骨衔接部及锁骨下肌筋。
②胸骨前筋区:胸骨体、胸骨柄及胸肋关节肌筋。
③肋弓筋区:前肋弓各肋面及肋间肌筋。
④剑突筋区:剑突体及尖部肌筋膜。
⑤游离肋骨区:11、12游离肋内体及其肋端肌筋膜。
(6)腰筋区
①腰脊筋区:腰脊肌及筋膜。
②腰三角筋区:髂嵴与肋骨间肌筋。
(7)腹筋区:按九区划分法基础上加腹筋待检部位。
①腹部正中区:上中腹、中中腹及下中腹肌筋。
②左侧腹筋区:左上、中、下腹肌筋。
③右侧腹筋区:右腹上、中、下肌筋。
④髂窝肌筋区:左右髂窝及髂前上棘附近肌筋。
⑤下腹侧深层缓筋区:左右下侧腹足阳明“缓筋”。
⑥腹股沟筋区:左右腹股沟肌筋。
(8)臀骶筋区
①髂脊筋区:沿髂骨脊周边及其后外的肌筋。
②骶筋区:骶骨后侧正中及两侧肌筋(八髂肌筋)。
③尾筋区:尾骨及骶裂孔肌筋。
④臀筋区:臀上、中、下及内外侧肌。
⑤坐骨区:左右坐骨结节肌筋。
⑥股关节筋区:股关节及其周围肌筋。
(9)下肢肌筋区
①股筋区:大腿根的腹侧肌筋。
②膝筋区:膝关节周围的肌筋。
③固筋区:?窝浅中深层肌筋及其上下左右角附着肌筋。
④小腿筋区:小腿前、后及两侧的肌筋。
⑤踝关节区:踝关节周围的肌筋。
⑥掌遮趾筋区:掌部、遮部、趾骨各关节的肌筋。
⑦足底区:足掌底面的肌筋。
一、手太阳经筋穴位
循经分布情况:手太阳经筋起于手小指上行于腕外侧,达时后过时到腋后外,散干肩胛,过岗上上颈,绕耳交叉于耳前、上额角,最终达目外眦。
穴位分布主要区域:腕掌外侧筋区、肘后区、上臂后侧筋区、肩胛岗上及岗下筋区、颈后侧筋区、耳周筋区及面额外侧筋区。
主要穴位:头额角及外眦、耳周筋的耳上、耳前及后的穴位、完骨穴、颈后外侧筋穴、岗上及岗下筋结穴、肩胛内上角穴、时后背侧筋结穴、腕外侧筋结穴等。注:长块形穴为筋结的联合穴位,一般以固灶行针及一孔多针法行刺治。
二、手少阳经筋穴位
手少阳经筋循行:起于小指次指,过掌入腕,沿前臂外刚上达肘,循上臂上肩达颈,过下颌达目外眦,上头额角而终止。
穴位分布主区域:掌背中外侧、腕背、前臂外侧、肘臂外侧、肩颈外侧、外眦及头额外侧角
主要穴位:额外侧角及外眦之筋穴,面颊筋穴,颈少阳经筋穴,肩部筋区穴,上臂外侧筋区穴,肘外侧经筋穴、前臂外侧少阳经筋穴,腕背正中经筋穴,次指微筋穴。
经筋循行情况:起于次指爪,过掌背内前侧入腕,沿前臂上侧达肘,上肩,达颈前侧,上须分支到迎香,主干上颧达前颞,跨越头角向对侧。肩部分支到达背。
穴位分布主要区域:颞额筋前区、耳前筋区、颊筋区,颈前侧筋区,肩前筋区,上臂前侧筋区,肘外筋区,前臂外侧筋及腕内侧筋区。
主要穴位:前额外上经筋穴位,颞前筋区穴位,颊筋穴位,须前刚筋区穴应,肩前筋区穴位,上臂前侧筋区穴位,时外侧筋区穴位,前臂外侧筋穴位,腕内侧筋穴位,掌次指关节筋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