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总第40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插图同学们,这幅图上描绘了什么季节,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呢?早在清朝诗人高鼎就作了一首七言诗《村居》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
学习“村、居”二字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
三、多种形式,充分朗读。
1、 教师范读、领读
2、 学生借助拼音试读,指名读,小组读
3、 教师领读,学生接读
四、熟读背诵古诗。
1、“村”“居”是我们这课要学的生字,你给它们组个词吗?
2、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纸”是翘舌音。强调“散“和”“长”的读音。指几生读,指导读出古诗的韵味,注意停顿,齐读三遍。
3、质疑:关于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五、定位联想,识记生字。
1、在书上圈出这首诗中的10个生字。
2、(擦去黑板上的熟字)读一读黑板上的字,如果忘记了哪个字的读音,就想一想它在古诗中的位置,肯定会帮你读出这个字的。
3、按顺序读黑板上的字 4、打乱顺序读黑板上的生字。
5、读生字卡片,给生字扩词。
6、让我们慢一点再背诵一遍古诗,想想每个字的位置和样子
六、指导写字:出示村、居(大屏幕出示)
教学内容
童年的问号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各国过年的习俗,能够简单的复述,体会民风民俗的丰富多彩。
重点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你们都是怎样过年的?(说说我国的年俗)那你们知道其他国家的小朋友是怎么过年的吗?今天,我们就和小灵通一起到几个国家看看他们是怎样过年的,高兴吗?快快把书打开。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么长的课文,如果读的时候遇到困难可怎么办呢?
2、小朋友的方法真好。认真的读一读吧!读后对照生字表划出课文中的生字。
3、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生字:“期”“通”“夕”)你们记住了吗?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的吗?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如期——期中、期末、第一学期;通——交通、通信公司;夕——《夕阳红》;“期”和“通”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声字的规律识记。还可以通过减一减的方法记忆“夕”
4、小组合作学习。
同学们:小灵通还到了哪几个国家?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国家去看一看他们是怎样过年的,并自己学习本段的生字,然后同学一起研究怎样记住生字,
5、小组汇报,交流识字方法;全班同学一起学习。
6、检查反馈生字掌握情况(生字课件或生字卡片)
三、指导书写
(1)观察“夕”“鬼”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注意提示“鬼”字的笔顺。
(2)教师范写“夕”、“鬼”
四、再读课文,简单复述
现在拦路虎被大家用聪明才智赶跑了,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看看小灵通都到了哪几个国家?他们都是怎样过年的?
五、检测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他们这样过年
期 积 扫 还 房 鬼
夕 通 钟 幸福 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