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298611 上传时间:2025-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高一化学 必修1 专题1 第二单元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教学设计海宁市高级中学 王雄飞(314400)【教学分析】“物质的量浓度”一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苏教版),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中的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分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两部分,在认知水平上要求较高。学生通过对微观世界的分析,已经了解了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意义,本课时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依靠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和关注,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严谨求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准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新概念,并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步骤。本节课

2、关键在于:以化学为实验科学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获取有关化学知识的同时,注重科学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励学生关注食品安全,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为人类生命与健康学习化学。同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选择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共同完成实验的能力及严谨的实验设计科学态度。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广泛应用。2初步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3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设计和完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从初

3、中定性研究物质到高中定量研究物质,发生质的飞跃。2通过对比,讨论、辨析、归纳总结法,思想实验法,使学生学会选择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2学生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用途的了解认识化学学科实用性。3. 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意识实验室安全问题,培养生命第一的意识;体会实验中的相互合作,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同时利用实验的要求严谨性,培养学生责任感。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教学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教学设备】多媒体。【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师:想

4、一想初中学过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哪些?生:质量分数:如98%的浓硫酸、10%的NaOH溶液 体积分数:酒水饮料9、11、53【试一试】 现有100mL16%的CuSO4溶液,需取多少mL10% 的NaOH溶液与之完全反应?师:根据以上分析建立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物质的量浓度。【PPT】一、物质的量浓度P23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符号:C(B)关系式:C(B)= n(B) / V(溶液)单位:mol/L 或molL-1 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1、1mol/L硫酸溶液的含义是 :指1

5、L硫酸溶液中含有1mol的H2SO4 (或98gH2SO4) 。表示方法:c( H2SO4 ) =1 mol/L (教师回答)2、1mol/L的NaCl溶液表示:指1LNaCl溶液里有1mol的NaCl(或58.5gNaCl)。表示方法:c(NaCl)=1 mol/L(学生回答)【判断题】1.将1gNaCl溶于水制成1L溶液,则c(NaCl)=1mol/L. ( )2.将1molNaCl溶于1L水中制成溶液,则c(NaCl)=1mol/L. ( )3.将1molNaOH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则c(NaOH)=0.01mol/L. ( )4.若从1L 1mol/L NaOH溶液中取出20mL

6、取出的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1mol/L.( )5.1mol/L NaOH溶液中含NaOH1mol. ( )6. 将1molCuSO45H2O晶体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则c(CuSO45H2O)=1mol/L。(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就一句话,对于第一次接触的高中生来说,怎样很好理解它并不容易。教师反反复复把概念的关键点告诉学生,学生当时可能知道或记得,但一点印象都没有,且很快就会遗忘。通过错题式变式训练让学生自己判断自己分析,不仅记得快更记得牢。通过后面的解题中反馈来看学生掌握的非常好。二、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复习提问】物质的量(n)与粒子数(N)、质量(m)、气体体积(V)、溶质的物

7、质的量浓度(c)的关系式。(为后面计算做好准备)【例题1】P23 例题4(主要分析解题思路及解题格式的规范性)1.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口算)(1)将0.5molNaCl溶于水形成25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2)将56gKOH配成4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 M(KOH)=56g/mol(3)标准状况下,22.4LHCl溶于水配成500mL盐酸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4)配制250mL,0.4mol/L的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为_g。 在计算器泛滥的今天,中学生的计算能力甚至都不如小学生。本题以口算的形式给学生,一是让学生基本掌

8、握物质的量(n)、质量(m)、气体体积(V)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中的综合应用,二是训练学生的计算特别是口算能力。题目不重复,都具有典型性,最终学生都可以做到以“一变”应“万变”。【动一动】(学生板演)1.将20gNaOH溶于水配成多少mL溶液,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L?2.现有100mL0.1mol/L的CuSO4溶液,需取多少mL0.1mol/L的NaOH溶液与之完全反应?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在刚刚的训练基础上又上了个台阶,通过板演训练学生解题的规范性,将问题早点暴露出来,早点解决。学生做了,错了,订正了,再做,少错了,最后做到既规范又准确。【思考与讨论】1.1L,1mol L1酒精溶液与1

9、L,1mol L1的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微粒数目是否相等?2.1L,1mol L1的NaCl溶液与1L,1mol L1的CaCl2溶液所含溶质的微粒数目是否相等?2. 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若C (NaOH) = a mol L1,则C (Na+) = a mol L1,C (OH) = a mol L1 C (H2SO4) = b mol L1,则C (H+) = 2b mol L1,C (SO42) = b mol L1 C Al2(SO4)3= c mol L1,则C (Al3+) = 2c mol L1,C (SO42) = 3c mol L1【问题讨论】 Al2(SO4)3溶液中铝离

10、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是2:3,为什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也是2:3呢?【例题2】已知在VL Al2(SO4)3溶液中,含WgAl3,则(1)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2)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 。 教师剖析:该题的原题是直接求算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但对于初学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各位同学来说掌握的难度较大,通过第(1)个问题的设置及前面问题讨论的结论,让后面硫酸根离子浓度的计算变得很简单了。(目的: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练一练】 1.从100mL0.1mol/L的AlCl3溶液中取出50mL,其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1mol/

11、L B.0.05mol/L C.0.3mol/L D.0.15mol/L 2.下列溶液中,l浓度最大的是( ) A.200mL 2mol/L MgCl2溶液 B.100mL 2.5mol/L NaCl 溶液 C.250mL 1mol/L AlCl3溶液 D.300mL 5mol/L KClO3 溶液 3.500mL氯化铝溶液中含Cl9.0310个,则该氯化铝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判断比较时经常会有一些干扰因素,即常有一些貌似相关其实无关的条件,这时需要平时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在很多条件中找到有用的而把没有用的给剔除去,无关条件式变式训练就是要把学生练成“火眼金睛”

12、结果大多数学生都成了“孙悟空”。 3. 溶液稀释或混合时的浓度求算【思考1】现需要配制200mL 0.1mol /L的NaOH溶液,但实验室只有浓度为10mol /L的NaOH浓溶液,该怎么办?【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不变。即:c(浓)V(浓)=c(稀)V(稀)【练习】要配制500mL 1mol /L的稀硫酸,需浓度为18.4mol /L的浓硫酸 mL。【思考2】100mL 0.30mol/LNa2SO4溶液和50mL 0.20mol/L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注: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混合规律】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

13、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可以相加;但溶液的体积不能相加(因为两种溶液密度不同)。 即: c1V1+c2V2=c(混)V(混) 通过上述题目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如何用浓溶液来配制稀溶液,为下节课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打下理论基础。【板书设计】一、物质的量浓度P23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符号:C(B)关系式:C(B)= n(B) / V(溶液)单位:mol/L 或molL-1 二、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作业设计】1.校本练习卷2.预习课本P23-24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心得体会】 这节是备课组里的一节同课异构课,所以花了不少时间设计、选练习、磨课,在备课组同仁的帮助下最终形成上述内容。主要是通过各种典型例题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教学效果特别好。后面还根据这节课写了一篇名为浅谈变式训练策略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并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