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识记: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2)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正确解读史料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及其运用;(3)比较中俄不同革命道路选择的原因及认识;(4)构建单元知识结构体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提高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对质疑进行正确的回应,培养其思辨能力与质疑、创新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无产阶级
2、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而努力奋斗。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重大事件、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2、教学难点:对十月革命的偶然性质疑声的回应、对十月革命的终结声的回应、十月革命是革命还是政变的争辩。三、教学方法1、图表分析比较法2、小组合作探究与自学探究法3、典型习题训练与讲解四、教具:多媒体教 学 过 程导入复习课:苏联瓦解后,俄罗斯改换国旗,列宁格勒易名,无数列宁大型雕像被推倒。而如今,俄罗斯人民大约已从狂热转变为冷静,不久前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许多俄罗斯人认为,列宁仍是创建苏联的革命先驱,
3、是俄国20世纪的第一位风云人物。历史就是历史,任何人篡改不了历史。列宁墓、列宁雕塑象征着一种社会体制,一个时代!我们究竟如何正确看待十月革命?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必修1第五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探究原因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到来,是一场历史的误会?你怎么回答?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探究原因条件:材料一:质疑声普列汉洛夫“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不可能谈论社会主义变革。”因此,“号召城乡工人和最贫苦的农民推翻资本主义,夺取政权,是荒谬的。”普列汉诺夫谈谈列宁提纲以及为什么有时梦话值得注意材料二:回应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
4、段。资本主义垄断组成已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教版历史必修1Pg88结论:俄国具备帝国主义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基本成熟。材料三:回应二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论点”。但是,战争危机使俄国陷入绝境,从而,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列宁论俄国革命结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空前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材料三:回应三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
5、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结论:1861年俄国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导致近代化落后,加剧了社会矛盾。材料四:回应四十月革命前夕,俄国产业工人多达2000万约人,布尔什维克党赢得了两个多数:一个是人民用选票把60%的苏维埃代表席位投给了布尔什维克党,另一个是即使在反动统治的支柱旧军队中也获得多数的支持。1917年2月,布尔什维克党有党员1万多人,到十月革命时达20万人,年底则高达30万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结论:俄国无产阶级力量强大,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及其理论的领(指)导。引导学生综合归纳十月革命的原因条件并得出结论:十月革命是20世纪初的俄国内外因素综合作
6、用的结果1、客观条件具备帝国主义特征;社会矛盾的加剧和激化(一战)2、主观条件 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及其理论的领导。指导学生掌握分析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条件或原因的一般分析思路。“决定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是否成熟的因素不仅仅是客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国际、国内的政治斗争形势和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巩固与提升:(2014年100校联考)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7、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引导学生善于分析提炼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以准确选出备选项。人们往往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倾覆,作为走向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二、 追寻革命轨迹1、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材料: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引导学生强化记忆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重大革命事件的重点关注点知识。2、十月革命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利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十月革命的主要特点。1)斗争方式:从设想和平夺权方式到暴力革命2)发展阶段: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3)革命道路:从夺取中心城市到中小城镇到农村4)指导思想:列宁继承马克思
8、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中俄革命道路有很大的区别,为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3、俄国十月革命道路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比较俄国道路:走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道路中国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道路国情:俄国是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一,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城市工人力量强。国情: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工人力量弱小。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理论创新、大胆实践的勇气。十月革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深远、深刻的。那么,我们如何评价它的历史影响?三、评析历史影响展示材料:材料一“我们的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
9、的新纪元”;“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这个伟大的日子离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 列宁材料二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通过了各国内部和中国内部自己的规律性而起作用的 ” 毛泽东 引导学生依据上述两则材料,提炼出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十月革命开创了俄国及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强调列宁、毛泽东的评价着眼于1917年11月7日的十月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然后,指导学生以现代化史观,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十月革命开创了俄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的具体表现。1、十月
10、革命为苏俄现代化开辟了的新道路(1)政治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2)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3)文化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2、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创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竞争新局面。3、对中国而言,为先进的中国人送来了马列主义与俄国革命道路。4、对十月革命的评价的另类声音则是着眼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这一整段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多元化的声音反映了不同的人、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立场
11、及不同的利益诉求,也反映了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价值观。在多元化的世界、多元化的社会,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但唯有客观、全面、辩证的观点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展示材料:材料三 十月革命“燃起了社会内部冲突,使俄罗斯人在国内战争中互相残杀”;使苏联“长期脱离国际社会,成了其他国家和人民害怕的怪物”。 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材料四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材料五 中新网11月6日电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如果十月革命今天再次发生,42%的俄罗斯人将积极支持布尔什维克党人或以
12、某种方式与他们进行合作,27%的俄罗斯人将等到革命结束但不会参加革命,16%的俄罗斯人表示将离开俄罗斯领土,只有10%的俄罗斯人表示将参加打击布尔什维克党的战斗。这是俄罗斯国内的独立调查机构VTSIOM 2003年10月24日至28日对1 600名俄罗斯人所作调查得出的结论,调查误差大约在3.4%左右。材料六 吴恩远认为苏联后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停滞,乃至国家最终解体,很大程度上也是逐步背离十月革命的基本原则和列宁所开创的十月革命道路的后果,其表现为:把马列主义理论僵化;未能加快苏联经济发展;共产党腐败、脱离群众”纪念俄国十月革命80周年“学术研讨会材料七 斗转星移。90年后的今
13、天,两个曾经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命运迥异。“社会主义在苏联可以说是一种失败,但失败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黄宗良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一步步克服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现在也可以说形成了跟苏联模式不同的另一种社会主义的模式,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度 新华网十月革命90周年再回首教学小结:1、人们对十月革命的看法源于十月革命这一事件及其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20世纪人类历史进程的后续效应。没有事实作为基础,历史就会成为虚假的历史。然而,不同的人,从自身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十月革命的解读并不相同,甚至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虚构历史,创造“观念的历史”。由于历史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常常是从历史的观念与观念的历史的混合体中来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但不论人们怎样评价,都不能否认十月革命是一个影响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2、单元知识结构:作业:高考复习资料:历史三维课时跟踪训练pg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