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
学习目标
1.理解地表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知道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3.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分析、判断风向。提高读图、析图、绘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区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图)
1.概念:促使大气由① 流向② 的力。
2.方向:垂直于③ ,指向④ 。
3.产生的原因:⑤ 不均→空气⑥ 和⑦ 运动→⑧ 的气压产生了差异。
4.作用:形成风的⑨ 原因。
二、风的形成
1.高空风:⑩ 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 。
2.近地面风: 、地转偏向力和 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 。
知识探究与能力提升区
1.等压线的疏密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何关系?
2.什么是影响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的摩擦力?
探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但是一到了2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大地又充满了生机。有时大风从海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着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象……风,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面貌,给人不一样的感受。那么风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特性呢?
[互动探究] 1.读教材图2.5,风向和等压线有什么关系?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的影响。
2.读教材图2.6,图中风向受哪两个力的影响?在均质气压场情况下,随风向的转变有何变化?当上述两种力达到平衡时,风向和等压线有什么关系?
3.读教材图2.7,图中风向受哪三个力的影响?各自方向有何特点?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向有何特点?总结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4.读教材图2.8,说明等压线的疏密和气压梯度力、风力之间的关系。
课后讨论区
综合检测区
读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状况图(a、b为等压线,Pa>Pb),回答1~2题。
1.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南风、南风 B.东南风、南风
C.西北风、北风 D.东北风、北风
2.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风、南风 B.北风、南风
C.东风、北风 D.东风、西风
3.如右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4.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答案:
知识体系梳理
①高气压区 ②低气压区 ③等压线 ④低压 ⑤地面受热
⑥上升 ⑦下沉 ⑧同一水平面上 ⑨直接 ⑩水平气压梯度力 平行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成一夹角
基础学习交流
1.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上,等压线密集处,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处,气压梯度小,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小。
2.地面和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互相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互动探究] 1.风向和等压线垂直。水平气压梯度力使风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吹向低压。
2.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不变,始终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方向改变,但始终垂直于风向。当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和等压线平行。
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降低风速,改变风向。
4.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归纳总结] 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的比较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定义
由于单位距离上水平气压的差异而产生的使空气水平运动的力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使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力
大气水平运动时受下垫面摩擦而产生的力
续表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与风向相反
大小
由气压梯度决定
随风速增大而增大,随纬度升高而增大,赤道无偏转
随风速增大而增大
对风的
影响
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2.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断
(1)在等压线图中,过某点作等压线的垂线(虚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该方向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近地面),画出实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
3.等压线图上风力大小的判断
根据气压梯度判断风力,同一等压线图中看等压线疏密(密大疏小);不同等压线图中看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既要看气压差的大小,又要注意比例尺的大小)和单位距离的等压线疏密。
基础智能检测
1.A 2.B
全新视角拓展
3.B 4.D
思维导图构建
①地面 ②太阳 ③与等压线平行 ④斜穿等压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