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迎面接力》教学设计
油溪中学 王利
一、设计思想:
积极贯彻“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等教育理念,通过游戏、音乐、集中讲解、分组对抗等手段的介入,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参与激情与参与度。在运动中掌握技术,增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竟争与合作观念。
二、教材分析:
迎面接力跑,在我们体育短距离跑教学中,以及学生游戏活动中学生练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激烈、刺激,富有对抗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提高了身体素质,感受到集体力量的作用,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它使得跑的形式更具趣味性,也可使学生掌握多一种传接棒技术,同时也是学生喜见乐闻的、兴趣较高的一种体育形式。
本次课的重点:传接棒方法与时机;难点是在快速跑中传接棒。
三、学情分析:
本班有50位学生,班级人数多,对教师的课堂组织有较大挑战。处该年龄阶段学生,身理上是速度素质最佳发展期,而心理上特点是好表现自己、争强好胜、喜欢集体活动及游戏,本课内容具有简单化,生动化和娱乐化的特点,而且适用性、兴趣性较强,面接力跑能够保证所有学生得到参与和锻炼,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体育课新理念。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迎面接力赛的基本技术
2、技能目标:初步学习迎面接力交接棒的基本技术
3、情感目标: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接力棒交接基本技术
难点:迎面交接棒技能方法和交接棒时机
六、教法设计:
1、游戏教学与练习法;2讲解示范法;3情境教学法
七、学法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从游戏练习中体会交接棒时持棒手和接棒手的正确方位,总结迎面接力的方法,再利用游戏进行巩固。
八、教学准备
1、课前仔细翻阅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大纲教材,选准教材并精心编写本节课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中采用“♀”代表学生,“▲”代表教师。根据上课人数及场地布置使用标志杆4个左右,接力棒4个,口哨1个,秒表1块。
3、本次课练习密度预计为45%-60%左右,练习强度中等偏上,平均心率可达110次/分钟左右。
九、课的构思和设计:
(1)课的构思。本课以复习广播体操和迎面接力跑为教学内容,利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迎面接力的交接棒技术方法,发展学生的速度、奔跑、力量及协调能力。同时本课教学注重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个性。
(2)课的设计。导入:常规教学;激发:创设情景进行游戏、学习:通过学生迎面接力游戏发现问题,然后及时讲解接力方法,再进行比赛;男女分组混合迎面接力游戏;放松:模仿老师动作、小结、整理器材。
十、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兔子舞热身→活动关节→游戏→迎面接力技术讲授→徒手技术连续→迎面接力比赛→放松总结
迎面接力技术课时计划
授课班级:初二年级 人数:48人左右 授课教师:王利 第 1次课
授课内容
迎面接力技术
课程
任务
1、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游戏后,掌握迎面接力跑的方法。
2、通过接力跑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奔跑、力量及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接力棒交接基本技术。
难点:迎面交接棒技能方法和交接棒时机。
教具
录音机1台、接力棒四个、标志杆4个左右、口哨1个、秒表1块
结构
教学内容
运动量
组织教法 要求
时间
次数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一、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报告人数,请老师上课。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本课教学内容。
四、安排见习生。
1、 绕操场慢跑两圈
2、 热身操
教师讲解动作,学生统一来做。
3、 游戏——反贴
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大圆,选两名同学出列,一个同学跑,另一名同学追,前面同学可以去贴别的同学,被贴到的同学反追另一名同学;如被追上,则反过来。
3′
5′
7′
1*8
2*8
集合整队图示:
♀♀♀♀♀♀♀♀♀
♀♀♀♀♀♀♀♀♀
♀♀♀♀♀♀♀♀♀
♀ ▲
要求:队列整齐、迅速、安静
要求:
1、 动作大方到位
2、 充分活动全身各关节
图示:♀♀
♀♀
♀♀
♀♀
♀♀
♀♀
♀
♀♀
♀♀
▲
结构
教学内容
运动量
组织教法 要求
时间
次数
基
本
部
分
一、迎面击掌接力跑
通过徒手练习,让学生自己总结影响接力跑的几大因素。教师纠正,得出迎面接力跑要点。(跑步速度、反应要快、经济合理的击掌、右掌击右掌)
二、持棒迎面接力跑
教师讲解接力跑的交接棒方法,引出问题(迎面接力跑,应如何正确交接棒)。
1、接力跑交接棒一般分为上挑式和下压式,交接棒以反方向手交接。提出问题,迎面接力的交接棒有什么不同。
3、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后再鼓励学生再次进行比赛,教师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动作,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争创第一。
8′
15′
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几组,每队成纵队站立于起跑线前。各队排头学生迅速向对面标志物跑去,然后绕过标志物后跑回,和第二位同学击掌,自己站至本队排尾,第二个同学用同样的方法跑回和第三个同学击掌;依次类推。
各队排头学生手持接力棒迅速向对面标志物跑去,绕过标志物后跑回,将接力棒交给第二个同学,自己站至本队排尾,第二个同学用同样的方法传给第三个同学。依次类推。
要求:中间不能丢棒,谁丢棒谁负责捡起。
图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构
教学内容
运动量
组织教法 要求
时间
次数
结
束
部
分
一、 放松练习
随着音乐跟着老师做放松操
二、
1.复习本次课的重点内容
2.小结本次课的学习情况
三、.布置课下练习作业
四、安排学生整理归还器材
五、师生再见
7′
教师与学生一起调整放松,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师生共舞。
师生评议小结本课的收获。
指导学生收还器材。
预期目标:队伍散而不乱,放松动作优美有节奏,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运
动
量
予
计
预计练习密度:45%——70%
图示;
X=时间 Y=心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