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在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这三个量中:(20分)
①当比例尺一定时,_____和_____成_____比例;
②当图上距离一定时,_____和_____成_____比例;
③当实际距离一定时,_____和_____成_____比例。
【答案】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正 比例尺 实际距离 反 图上距离 比例尺 正
二、一些长方形的长与宽的长度变化如下。(20分)
(1)这些长方形的宽与长成_____比例.如果用y表示长,x表示宽,则y=_____。
(2)若长方形的宽是8厘米,长是_____厘米:若长是8厘米,宽是_____厘米。
(3)这样的长方形中,当周长是70厘米时,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列式解答)
【答案】(1)因为5:2=7.5:3=10:4=12.5:6=15:6…=2.5(一定),
是对应的比值一定,所以这些长方形的宽与长成正比例,
如果用y表示长,x表示宽,则y=2.5x;
(2)当宽是8厘米,长是:2.5×8=20(厘米),
当长是8厘米,宽是:8÷2.5=3.2(厘米);
(3)宽为x厘米,则长为2.5x厘米,由题意得,
(x+2.5x)×2=70,
3.5x=35,
x=10,
长是:2.5×10=25(厘米);
答:它的长是25厘米,宽是10厘米。
三、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20分)
(1)每小时织布数数一定,织布总数数和时间。
(2)幼儿园老师分给每个小朋友饼干的块数一定,小朋友的人数和所需的饼干数。
(3)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答案】解:(1)因为:织布总数÷时间=每小时织布数数(一定),织布总数和时间成正比例;
(2)因为:所需的饼干数÷小朋友的人数=每个小朋友分得饼干的块数(一定),所以小朋友的人数和所需的饼干数成正比例;
(3)总钱数÷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每份报纸的单价(一定),所以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成正比例。
四、下面每题的三种量中,当其中一种量一定时,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20分)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A.当比例尺一定时,_____和_____成_____比例。
B.当实际距离一定时,_____和_____成_____比例。
(2)A×B=C(A、B、C均不为0)
A.当A一定时,_____和_____成_____比例。
B.当B一定时,_____和_____成_____比例。
【答案】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正 图上距离 比例
尺 正 C B 正 C A 正
五、甲、乙是两个相关联的量。(20分)
(1)当甲扩大到原来的8倍,乙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8倍,甲与乙成_____比例。
(2)若甲扩大到原来的8倍,则乙缩小到原来的8倍,甲与乙成_____比例。
【答案】正 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