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生用书P43)
1.(2010·山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答案:D
解析:阴阳离子间存在静电吸引力和静电排斥力,两种作用力平衡时,形成离子键,A错;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增强,B错;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错。
2.(2010·上海)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H::::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次氯酸的电子式为H::::,A错;二氧化硅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晶体中不存在SiO2分子,B错;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3s23p4,C正确;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错。
3.(2009·海南)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 )
A.Li,F B.Na,F
C.Na,Cl D.Mg,O
答案:B
解析:如果成键元素的电负性相差越大,则形成的离子键中共价键的成分越少,比较两原子电负性的差,其中Na与F的电负性相差最大。
4.(2008·全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
答案:B
5.(2007·海南)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答案:D
解析:在H2S中,中心原子S与H成键后,其中心原子S上还有两对孤电子对,而且孤电子对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它们相互排斥,因此H2S为V形结构。在BF3中,其中心原子B上无孤电子对,因此BF3应为平面三角形。
6.(2009·北京)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Y>Z
B.氢化物的沸点:X>W
C.离子的还原性: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答案:B
解析:W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则W为氯元素;X与W同主族,则X为氟元素;Y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则Y的原子序数为13,Y为Al元素;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则Z为Na元素。Na的金属性大于Al,A错;HF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大于HCl,B正确;Cl-还原性大于F-,故C错;Na、Al、F三者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Na>Al>F,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Al3+<Na+<F-,D错。
7.(2009·宁夏)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
(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
(3)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4)已知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3,产物还有Zn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X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As
(2)或 氧
(3)三角锥形 (4)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5)稳定性:NH3>PH3>AsH3,因为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沸点:NH3>AsH3>PH3,NH3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AsH3相对分子质量比PH3大,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AsH3的沸点比PH3高
解析:由X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可知其基态电子排列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为As元素;Y的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其电子排列为1s22s22p2或1s22s22p4(即碳元素或氧元素),又X和Y可以形成X2Y3,则Y只能为氧元素。因为42-33-8=1,则Z为氢元素。(3)XZ3即为AsH3,根据NH3的空间结构可推出其空间构型也应为三角锥形。
8.(2009·江苏)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
(1)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含有Cu、Zn、Al等元素。写出基态Z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O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
(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与新制Cu(OH)2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Cu2O沉淀。
①甲醇的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②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1 mol甲醛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
答案:(1)1s22s22p62s23p63d104s2
(2)C≡O
(3)①甲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sp2杂化 ②平面三角形 3NA
解析:(1)Zn的原子序数为30,则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2)依据等电子原理,可知CO与N2为等电子体,N2分子的结构式为N≡N,互为等电子体分子的结构相似,可写出CO的结构式;(3)甲醇分子之间形成分子间氢键,甲醛分子间只是分子间作用力,而没有形成氢键,故甲醇的沸点高;甲醛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故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1 mol甲醛分子中含有2 mol碳氢σ键,1 mol碳氧σ键,故σ键的数目为3NA(还含有1 molπ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