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
太乙一小 李秀娟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及积累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初步了解雷雨前、中、后景象变化的特征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直接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雷雨(出示课题)
板书:18、雷雨。齐读课题
一、复习字词 出示ppt:
彩虹 乱摆
压下来 垂下来
出示带生字词句子的幻灯片,抽生读,检查生字词的落实。出示ppt: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4)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二、理清顺序
1、出示三幅图片认真观察这三幅图上分别画了景色呢?出示ppt:
2、给这三幅图排顺序?
3、课文中找找分别写这几幅图的段落呢?
1-3雷雨前 4-6雷雨时 7-8雷雨后
三、听朗读,感知全文
认真听课文的朗读,想象雷雨中的景象,说说你听了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听朗读说感受)
四、雷雨前
自由大声朗读1-3自然段,想想雷雨前写了哪些景象? (比如:满天的乌云里面的“乌云”)
乌云 树叶 蝉 大风 蜘蛛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体会 满天 黑沉沉 压
(2)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理解一动不动的样子,
(3) (出示大风录音)
理解 忽然 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理解“垂”“逃”字用得好
(4)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理解:越来越
我来说 越( )越( )<我越长越高。>
小结: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不甘示弱的闪电雷声,多可怕的气氛呀!再来边读边感受!
(5)感受雷雨的变化
黑沉沉的天气--没有风—大风—闪电—雷声
五、雷雨时学习
1、自己大声读一读写雷雨中的4-6自然段,想想雨下得怎么样?
2、理解“哗、哗、哗”“看不清”体会雨大,雨急
3、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理解“渐渐地”
六、学习雷雨后
1、读雨后的段落,7-8自然段,自主合作学习。
通过雷雨前和雷雨中我们找出了景物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小组间合作学习,将雷雨后景物的变化找出来。
出示雷雨前与后的PPT,两幅图比较。
天空 空气 蝉 蜘蛛 池塘 青蛙
雷雨前 黑沉沉 闷热 不叫 逃走了 浅 不叫
雷雨后 太阳出来. 清新 叫了 又坐在网上 满 叫了
彩虹出现了
A、找雷雨后天气时讲解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理解“挂”,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天空中,十分美丽。
B、找蜘蛛的时候理解“坐”。
“坐”:拟人的写法。
雷雨前蜘蛛是怎样的呢?对比“垂”“逃”体会此时蜘蛛的悠闲、愉快。
2、用高兴的语气读7、8段。
再次齐读课文
七、小结:
作者运用简单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来。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因为他能仔细地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了下来。)(板书:仔细观察)
八、拓展练习
渐渐地 ( )渐渐地( )。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了,( )也( )了。
闪电越来越亮 越( )越( ) ( )越( )越( )。
九、总结
师播放多媒件课件,学生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课文的美。
十、写一写,观察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