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特征。能叙述出区域之间自然环境差异产生的原因。
2.通过比较日本和英国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基本方法。
3.能够说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边界和区域差异。
4.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表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整体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二、自主学习
(一)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制约
影响
1.成因:不同地区所处的 、 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表现:
(二)日本和英国的区域差异
1.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日本
英国
地形
以山地、 为主,多火山、地震
高原、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
气候
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 气候,南部是 气候
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属 气候
植被
森林覆盖率 ,
森林覆盖率比日本 ,以 为主
水文
河流短而急,不利于航行,但 资源丰富
河网密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大多有运河相通
矿产资源
贫乏
煤、 、
2.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日 本
英 国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
工业化 的国家
工业及其布局
传统工业属于“ __ ”,高新技术产业地位突出
传统工业曾在世界地位突出,
“ ”型布局为主
农业
为主
________为主
人口和城市
人口密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
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1.主要依据: 、 。
2.界线:
①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②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以 、 为界
③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以 、阿尔金山、 为界
(四)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征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主要地形区
气候
气候显著
以 气候为主
气候
植被
植被以 为主
植被大多为
植被大多为
代表性动物
不用举例
不用举例
举例:
水文
河流多为 河(内流或外流)
河流多为 河(内流或外流)
多 发源地
农业
城市数目
人口密度
三、典型案例
案例 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代号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mm)
①
-4.0
14.6
500
②
-4.7
26.0
641
③
3.3
27.9
1220
④
-12.0
20.0
81
1.图中A、B所在区域为 区,C为 区,D为 区。
2.C、D区的交界线上有 山脉、阿尔金山脉和 山脉。
3.A、B间以 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
4.D地区的主要地貌单元是 ,我国的最大内流河分布于 区(填字母),荒漠化最严重的是 区(填字母),C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 。
5.表中数据分别表示我国四个地区四座城市的气候资料,他们与图中序号对应关系是:
A B C D
6.D地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 形成这种气候的根本原因
是 。
四、梯级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不是形成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关于日本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题。
2.日本比较丰富的资源是 ( )
A.石油 B.煤炭 C.铁矿石 D.水能
3.日本工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量出口初级产品 B.大量出口工业原料
C.对外依赖性强 D.可以独立发展工业
4.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B.主要工业区和城市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C.是世界上重要的工农业产品出口国 D.矿产资源贫乏,但水力资源丰富
5.英国早期的工业具有明显“资源型”特点,工业大多建在 ( )
A.煤炭产区 B.铁矿产区 C.石油产区 D.铜矿产区
6.日本的气候南北差异显著,而英国气候南北基本无差异主要原因 ( )
A.日本南北跨纬度广 B.日本东西跨经度广
C.英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D.英国地处低纬度
7.关于日本与英国的经济发展相似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农业都以种植业为主 B.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高
C.都是所在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D.传统工业都依赖便利的海运,进口原料和燃料
8.关于日本、英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体,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B.英国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
C.日本种植业中,高产值的园艺业作物居于重要地位
D.英国种植业精耕细作,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
9.西北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大致是 ( )
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50毫米等降水量线
10.西北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大致是 ( )
A.昆仑山—祁连山—贺兰山 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C. 喜马拉雅山—祁连山 D.昆仑山—阿尔金山—贺兰山
11.以下变化规律符合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是 ( )
A.区域面积逐渐增大,人口比重逐渐减小 B.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逐渐减小
C.地势逐渐升高,降水逐渐减小 D.土壤发育程度逐渐降低,生物种类逐渐增多
12.下列地貌单元中,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是 (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13.关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冬季风影响不明显B.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C.受冬季风影响明显D.位于阴山以北,横断山以西
14.下列地理事物由大到小或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
A.区位优势:西南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B.水热条件:南方低山丘陵区—黄土高原—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C.发展速度:西部地带—东部地带—中部地带
D.人类活动: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15.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均以热量变化为基础
(二)综合题
16.读右图“中国三大自然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东部季风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这个自然区的植被以_________为主。
(2)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大致以 为界,请在图上适当的位置画出 (图例为)
(3)青藏高寒区的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4)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自然区是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