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景洪市普文镇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
公开课教案
讲授课题:初中古诗词鉴赏之意象
讲授教师:毛得科
讲授科目:语文
讲授年级、班级:
讲授时间:2017年4月25日
初中古诗词鉴赏之意象
教学目标
1、能快速准确找出古诗词曲中的意象。
2、熟练掌握初中常考几种意象的运用和答题技巧。
3、借助意象赏析古诗词。
教学重难点
熟练运用意象的帮助赏析古诗词。
学法指导
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情分析
初中大多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尤其是文言文和古诗词鉴赏部分,不能将所学的课本知识灵活运用。古诗词方面仅能达到背诵默写,对于赏析此类题学生很是棘手,很少有人能做出正确地解答。无论从教材角度,从中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已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在复习阶段针对这方面加强指导和训练,如同为学生雪中送碳。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 导入
播放王菲演唱的苏轼《水调歌头》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借用词中的“月”、“酒”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关系来解释意象,引入新课。
二、初中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月(象)
诗歌举例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情感/思想(意)
“月”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2、酒(象)
诗歌举例
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情感/思想(意)
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3、羌笛(象)
诗歌举例
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情感/思想(意)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之感。
4、夕阳(象)
诗歌举例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情感/思想(意)
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之情。
5、落花(落红、残红)(象)
诗歌举例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情感/思想(意)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6、流水(大海)(象)
诗歌举例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情感/思想(意)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慨;大海多传达出宏伟抱负。
7、柳或折柳(象)
诗歌举例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②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情感/思想(意)
“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感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三、方法指导
“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而“意”则需要“悟”才能获得。把握意象的方法:
1、找形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意象一般都是名词,从诗句中找事物名词即可。如《钱塘湖春行》中的景物“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
2、析特点: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与细节,并结合常见形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如“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用“早”“新”来形容意象“莺”“燕”的特点,并用“争暖树”“啄春泥”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莺、燕活泼可爱的特点。
3、明情感:理解诗词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思想情感。如《钱塘湖春行》中,诗句“争暖树”“啄春泥”的活泼画面写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4、绘画面:发挥想象,紧扣诗词中的形象和画面,用自己的语言简练概括或生动描绘,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
四、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找一找诗歌中的意象,并说说理由。
【答案】白日斜、天涯(离愁别恨)
落红、春泥(坚强性格、奉献精神)
花(国家美好的未来)
2、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答案】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3、 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析】解题时要注意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身世以及写作风格。诗人已经离开官场,但仍然心系国家命运,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已。
【答案】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主旨,请对其进行赏析。
【解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人把自己比作“落红”,表现了自己虽辞官离职却仍关心国家命运的思想感情,从内容上来说这两句诗蕴含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答案】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诗人虽辞官离京,却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二)阅读下面小令,回答后面问题
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2016曲靖,2012普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中的意象有哪些?
【答案】枯藤、老树、昏鸦(凄凉暗淡)
小桥、流水 、人家(幽雅闲致)
古道、西风、瘦马(苍凉凄苦)
夕阳、西下(无限愁苦)
断肠、天涯(游子思乡)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2016曲靖)
【答案】 示例: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3、(2016曲靖)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解析】C项“小桥流水人家”呈现清雅、安逸的景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羁旅之苦、思乡之情,也是“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答案】C
4、这首散曲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12普洱)
【解析】诗人全篇一共仅28个字,就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和显示
主题的,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答案】 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和漂泊凄楚之感。
五、课堂小结
在古诗鉴赏里经常会出现一些意象,当你不知道这个意象代表了什么时,就很影响解答相关题目了。但意象那么多,怎么记得住啊!其实有口诀: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六、布置作业
请根据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按照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给南唐词人李煜的《相见欢》出题并作答。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教后反思:
反思此次公开课感触颇多,有收获、有遗憾,更有满满的感动和幸福: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有这样一个锻炼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我也诚挚地感谢每一位关心帮助我的同仁们,他们在百忙之中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坦诚地为我指出教学设计的不足和上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热诚帮我出谋划策,优化课堂设计……正是各位领导同仁的满怀智慧的无私引领才使我得以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