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命 生命》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 由题入手,关注生命
1、画面感知,引入情景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录象,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说出你的感受。
(播放动画课件:种子发芽)
师:说说你的感受吧?
生1:我感受到生命必须是坚强的,像稚嫩的种子一样。
生2:我感觉到生命就像小草一样生机勃勃。
生3:我从勃勃的生机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师(小结):嫩芽从土里钻出来,绿叶舒展,在风中舞动身姿,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神奇!
2、反复读题,酝酿情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名篇《生命 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板书课题)
3、复习旧知,理清层次
师:回忆一下我们昨天的学习,课文用了哪三个具体的事例,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
生1:飞蛾求生 (板书)
生2:瓜子抗争 (板书)
生3:倾听心跳(板书)
二、 品读词句,感受生命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课件出示任务)
师:自由朗读课文中的三个事例,边读边用笔画出最打动你的词句,反复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师巡视,几分钟后)
师:谁先来谈谈?
1、第一个事例
生1:令我感动的句子是第二自然段中的“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课件出示这个句子)
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生命是脆弱的,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飞蛾就不能动弹了。
生2:生命是顽强的,你们看,小小的飞蛾,在我的手心里仍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板书:顽强)
师:从哪感受到的,注意抓住关键词来谈自己的体会。
生:极力,挣扎。
师: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态?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一下吗?
生:读句子
师:我感受到你对生命的一丝渴求,谁在来试一试?
生:读句子
师:声情并茂,你的朗读打动了我,我们一起来读。
(全班读)
师:飞蛾鼓动翅膀,极力求生,打动了我,以至于作者无法言语表达,一连用了?
生:三个感叹号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震惊,震撼,感动。
师:作为高年级的同学不仅要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表情达意的效果,还要学会从标点符号中去读懂作者没有言说的内容和情感。
师(指着课题引读):飞蛾的生命是渺小,但它用那强烈的求生欲望告诉我们,它决不轻言放弃,这就是——
生(齐读):生命 生命
2、第二个事例
师:打动你的部分还有?
生:令我感动的句子是第三自然段中的“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课件出示这个句子)
师:从中你感受到?
生1:没有阳光,没有泥土。
生2:生长的环境很恶劣。
师:从哪感受到的?
生: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师:一连两个没有?
生:写出了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茁壮生长。
师:顽强,不屈向上。
师:作家夏衍在《种子的力》这篇文章中,也有一段相关的描写,(出示课件),你看见过笋的成长吗?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我们一起来读。
生:读句子。
师:此时你想说?
生:不能灰心丧气,不能放弃希望。
师:说的多好,孩子们,假如你就是这株小瓜苗,你已经拥有了鲜活的生命,想要冒出头来,领略这个世界的和风细雨,金色暖阳,可是你却面临着重重阻碍,你会怎么想?
生:如果我是这株小瓜苗,我会想,我可不想生活在黑暗当中,我要沐浴阳光,看看美丽的世界,哪怕让我看上一眼,我也没有白白来到这世上一遭。
师评价:他说得太好了,真是一株不屈向上的小瓜苗呀!
三次创境读句子
师(指着课题引读):香瓜子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就算只能活几天,也要让这几天的生命焕发光彩,这就是——
生(齐读):生命 生命
3、第三个事例
师:同学们,让我们静静地闭上自己的眼睛,静静地闭上,让我们一起感受自己心脏的跳动。你有什么感觉?
生:有节奏,有力量。
师:把我们的心跳声放大,又是怎样的呢?(课件播放心跳声。)
师:你想说什么?
生1:我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生2:这是属于我的生命。
课件出示句子:那一声声沉稳而又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生命的可贵,生命只有一次。
课件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好好使用,不能浪费生命。
师:怎么样做才是好好使用生命?怎么样做又是白白地糟蹋它呢?
生1:我认为好好使用他就是做有益处的事,比如帮助别人,就是好好使用了生命。
生2:我认为白白糟蹋它就是浪费时间,比如有的同学上课不听讲,总是搞小动作,考试就不及格。
师:他们两个说得真好,(指着课题引读)我们应该好好使用我们的——
生(齐读):生命 生命
(播放课件,介绍杏林子的成就)
师:杏林子就是一位懂得生命真谛的人。让我们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感悟吧!
(课件出示句子: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地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总有要死的那一天。
生2: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做的贡献是不可计数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
师:说得真好,杏林子是这样想的,也是这要做的。
(课件出示杏林子的简介和作品)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身残志坚。
三、 拓展资料,情感升华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和她一样的强者,他们用生命的最强音,书写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也给世人留下深深的思考,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介绍海伦·凯勒、霍金)
师:说说你们的感受。
生:生汇报。
师:通过这些关于生命的故事,你对生命又有了怎样的思考?请同学们写在书的空白处。
生:生汇报。
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面对仅有一次的生命?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让我们在对课题的朗读声中结束这一课吧!
三次创境学生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
四、 板书设计
飞蛾求生 顽强
瓜子抗争 生命 生命 不屈
倾听心跳 对自己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