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桂花雨
设计理念:
桂花雨,飘洒在故乡的小院里,飘洒在我的记忆里。思乡的情,就这般如阵阵桂花的香味一样,浓浓淡淡,飘飘洒洒。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是乡情的浓缩。以此为窗口,让学生走进窗口,倘徉在文本中,在语言中、想象中感悟乡情,感悟灵性的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并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文本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师生介绍桂花)
2、 介绍作者——琦君。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
二、 整体感知,初闻桂花。
1仔细、认真、大声地 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
1、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 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过渡:哪一句话写了杭州的桂花?
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满陇桂 读《品桂》
可母亲却说: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为什么呢?再读课文。
三、 走进村子,浸润花香。
每个句子读两遍,体会一下哪一个句子最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读这一句时,哪个词冒出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1、 品读:“浸”。为什么用“浸”?
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地远; 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很久……
2、 品读:“全年”除了这个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整年”“每一天”“每一个季节”……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是怎样的一年
师引读:每一天,…… 每个月,…… 每个季节,……
这个“全年”让你体会到什么?(时间久远)
3、 品读“整个村子”什么浸在桂花香气里?
生:村长、村里人、作者的母亲、…… 师:除了人呢?
生:鸟儿、动物、花草、每一样物品……
读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四、 透过花香,体悟思乡。
1、 抽读5自然段。(对我来说,什么才是大事?)
2、 你有什么感受。
3、 自读,哪一个句子让你有特别的感受。
4、 “摇呀摇”我们再来体会这三个字。(生读;师评:不着急,你可以读得更好!)(生读:师评:一脸的灿烂,真的乐了。)
5、 琦君家的桂花栽满院子,她一个人是摇不过来的,让我们一起帮她摇。 “摇呀摇”你们摇出了什么?
(童年的乐趣;桂花的香气;童真;乐趣……)
6、 在我们家乡难道香的仅仅是桂花吗?(“桂花”“小花小草”“有桂花飘在身上的人香了。”) 引读第8自然段。
7、 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在这美好的中秋佳节,除了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还会想起什么呢?
五、 课堂小结:
孩子们,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明,溪水是故乡的甜,人儿是故乡的亲。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乐,是温馨,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种长长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