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数乘小数
授课时间
8.22
授课周次
1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 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难 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准备
课件
执 教 者
王丹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的既快又对,大家准备好了吗?
学生抢答:
0.24×2= 10×0.36= 0.8×4= 4.3×100=
4.2×0.1= 0.9×0.4= 5.9×0= 4×2.5=
2.笔算:
3.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小数末尾要对齐
整数相乘算出积
数对数位点上点
数位不足要补齐
学生回答
二、拓展应用
三、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那么积也扩大几倍;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那么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完成下表。
×100
×10
×1
÷10
÷100
1.2
2.39
总结: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或者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则使得计算变的简便,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小数乘法里的另一个规律:积的变化规律在小数乘法的运用
二、探究积的变化规律在小数乘法的运用实例。
1.练习十六第10题:
4.9×1.01 5.8×1.2
4.9×1 5.8×1
4.9×0.99 5.8×0.8
谈话:仔细观察这两组数据,你可以先计算出哪几题的积?为什么?那其他几题的积怎么算?用你喜欢的计算方法动手试试。
2.独立完成,汇报答案(学生板演)
3.提问: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1)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2)一个因数每次减少的数相同,那么积减少的数也相同。
(不必计较表达是否严密,对于其他发现的一些规律也给于肯定但是不强调也)
4.谈话:计算下面一组数据,看看积是否符合所发现的规律。
三.练习与应用
谈话: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又发现了小数乘法里的一个新规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个规律去解决一些问题吧。
1.练习十六中的第11题。
(1)提问:判断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
学生回答,说出原因。
(2)计算, 学生汇报。
(3)观察,比较刚才的说法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再次验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游戏:找朋友
8.2
0.84
1.3
0.06
0.97 ×
3.在○里填上“<”或“>”。
3.65×10.3 ○ 3.65 3.65×0.97 ○ 3.65
0.83×1.98 ○ 1.98 0.83×1.98 ○ 0.83
4.总结规律。
[设计意图:在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回顾、体验、反思,师生共同总结出计算方法,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谈话:我们可以把整数的计算原理应用到小数乘小数中同样整数里的简便计算法则也适用于小数计算,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四题。
4.6×10.1 5.07×299+5.07
4.56×2.03-2.03×1.56 9.28×13-9.28×4+9.28
学生练习,部分学生板演,共同订正。
谈话:简便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 李明家种向日葵40棵,平均每棵收葵花籽0.24千克,每千克葵花子可榨油0.25千克,李明家收的葵花籽可榨葵花油多少千克?
学生读题,列综合算式:40×0.24×0.25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转换成(40×0.25)×0.24进行计算。
总结:(1)两个因数一共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2)积的末尾出现“0”时,应先点小数点在划“0”。
(3)积的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