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望江南(梳洗罢).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54928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江南(梳洗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望江南(梳洗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望江南》教学设计 主备人:韩艳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课题:24.《词五首》之《望江南》 主备 复备及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能够有感情、有韵味地吟诵词作,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3、赏析词作好词佳句,感受词的意境,品味词的内涵。 4、利用想象、联系比较等多种方式培养赏析感悟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2.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词的意境,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述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从而树立一种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作品的思想内涵赏析词作好词佳句,感受词的意境,品味词的内涵。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播名家朗读录音,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词作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比较教学法:通过相似流派和主题的合并阅读和比较阅读,体会词作中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情感表现。 教 学 过 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望江南》、《武陵春》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当我们听着《但愿人长久》这优美的歌声的时候,我们顿时感到,唐诗宋词千年的美丽如影随形,至今犹存耳畔。今天我们步入词作的精美殿堂,领略它“诗苑奇葩”的独特魅力。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二、学习《望江南》 1、简介作者及背景 2、多媒体出示《望江南》,听名家朗读,跟着名家朗读,自读,描述所想象到的画面。 3、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4、品读文本,体会意境。 (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投影展示)“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学生讨论。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5)教师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再读词 三、学习《武陵春》 暂别这位翘首企盼的佳人,我们去拜访一下53岁的迟暮才女李清照,在经历了南度失国、中年丧夫的人生坎坷之后,这个春天她的笔下又会流露出怎样的文字呢? 1、简介作者及背景 2、多媒体出示《武陵春》,听名家朗读,跟着名家朗读,自读,说说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如《如梦令》相比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 3、 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4、思考: (1)、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眼) (2)、结合身世背景和词作来看,她的愁因何而来?又是如何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 (抓住细节“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来写愁和运用新奇的比喻“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来写愁: ) (3)、“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 (4)、词中词人除了直接抒发自己的愁绪以外,有没有借景来抒发自己的愁绪? (5)、“风住尘香花已尽”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对作者写愁有什么样的作用? (6)、是呀,种种感情之中愁情最是深长,也最是难言,那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愁绪的? (7)、你还知道那些化虚为实,巧妙诉愁的诗词佳句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指正。 5、再读词 四、课后思考 1、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2、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望江南》、 《武陵春》这两首词; 选取两首词中的一首,反复呤咏、体会,改写成一篇350字的抒情散文。 板书设计 : 梳洗 独倚江楼 → 希望 望 过尽千帆 斜晖、水→失望 情 肠断 → 绝望 花已尽 倦梳头 愁 物是人非 欲语先流 闻说 也拟 只恐 载不动 教后记: 本课的两首词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让学生通过学习和诵读,领会词中的各种意境,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文化品味。教学时,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比较、鉴赏这两首词。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在感情。如《武陵春》中悲叹身世,情调感伤的感情。当然这些都要建立在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之上,而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适当了解一下背景材料也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