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1∕T 3568-2022 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pdf

上传人:gr****7 文档编号:92545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59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T 3568-2022 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DB21∕T 3568-2022 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DB21∕T 3568-2022 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DB21∕T 3568-2022 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DB21∕T 3568-2022 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3.230 CCS C 67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5682022 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Implementation rules for graded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work safety and identification and elimination of potential hazard in combustible dusts handling enterprises 2022 - 01 - 30 发布 2022 - 03 - 02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发 布 目 次 前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风险分级管控 . 3 6 隐患排查治理 . 6 7 持续改进 . 8 附录 A (资料性) 重点粉尘涉爆企业目录 . 9 附录 B (资料性) 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 . 10 附录 C (资料性) 危险源辨识单元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清单表 . 11 附录 D (资料性) 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 . 12 附录 E (资料性) 粉尘清理及处置记录表 . 13 附录 F (资料性) 除尘设备及粉尘防爆安全设备设施检查清单 . 14 附录 G (资料性) 安全风险告知牌 . 15

3、 附录 H (资料性)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 16 附录 I (资料性) 隐患整改通知单 . 17 附录 J (资料性) 隐患整改验收单 . 18 附录 K (资料性)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 19 DB21/T 3568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 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标准, 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 按照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通则(DB21/T 3275)结合辽宁省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编制而成。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

4、辽宁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东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苑春苗、阎卫东、李畅、梁运涛、李刚、庞磊、潘超、刘正东、王殿海、董哲仁。 本文件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的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辽宁省应急管理厅: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 45-1 号,024-86907739。 东北大学: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巷 11 号,024-83681830。 DB21/T 35682022 1 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5、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内容和持续改进等。 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制造业领域粉尘涉爆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36 爆炸性环境 GB 438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 12476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

6、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4353 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 GB/T 2792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GB 50029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53 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AQ 4273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DB21/T 3182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DB21/T 3275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通则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安监总管四201668 号) 关于印发

7、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2016 年)的通知 (安监总科技2016137 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和的通知 (安监总厅管四201584 号)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安监总管四2017129 号) 3 术语与定义 DB21/T 3275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可燃性粉尘 combustible dust 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者飞絮。 3.2 粉尘涉爆企业 enterprises handling combustible dusts 存在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的金属制品加工、纺织、烟草等

8、制造业企业,重点粉尘涉爆企业目录详见 DB21/T 35682022 2 附录 A。 4 基本要求 4.1 工作组织与职责 4.1.1 粉尘涉爆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建立并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并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依法履行主体责任,组织并实施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明确各部门、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确保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重预防机制所需要的资源; 研究和批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调度、督促及检查考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情况; 督促落实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事故隐患上报; 及时处理涉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大问题。 4.1.2 粉尘涉爆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

9、排查治理制度, 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依托于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包括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重大事项决策、工作文件审定、投入保障、监督考核以及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衔接等。 4.1.3 粉尘涉爆企业各部门及管理人员依据各自职责, 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4.1.4 粉尘涉爆企业各岗位从业人员应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处置技能、 积极参与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 4.2 培训教育 4.2.1 粉尘涉爆企业应分阶段开展围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运行的针对性培训教育: 双重预防机

10、制建设期应开展专题培训;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期培训应纳入年度培训计划。 4.2.2 粉尘涉爆企业应针对双重预防工作职责分层次组织开展培训教育: 领导层培训以责任意识为主题, 主要内容包括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背景、 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职责、基础概念与理论知识等;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以知识和技能为主题, 主要内容包括双重预防机制相关标准规范、 基础概念与理论、规范建设流程及内容、风险辨识评估与控制技术和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等; 全员培训以提升粉尘爆炸等风险意识、 参与岗位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能力为主题, 主要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理念、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岗位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和隐患排查事项等。 4.

11、2.3 粉尘涉爆企业应强化培训过程管理及其资料归档。 4.3 构建工作体系 4.3.1 粉尘涉爆企业应从领导、组织、资源等方面保障系统化、规范化及常态化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建设和运行。 4.3.2 粉尘涉爆企业应以安全风险管控为主线建立并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相关责任制度、作业指导书等,规范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3.3 粉尘涉爆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机制作业指导书, 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作业指导书、 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管理评审作业指导书等。 危险源辨识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方法及

12、记录表单等; DB21/T 35682022 3 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风险评估的步骤及记录表单等; 安全风险分类、 分级的准则, 分层、 分专业管控确定原则; 现有管控措施评估、改进的管控措施及记录表单等; 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隐患排查范围、形式、内容及治理、核销的要求及记录表单等; 管理评审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评审计划、内容及报告编制要求等。 5 风险分级管控 5.1 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 5.1.1 粉尘涉爆企业应系统、全面、无遗漏地进行危险源辨识,从自然条件、总图布置、作业环境、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安全管理等方面进

13、行辨识,覆盖全部场所和区域,包括供应商和承包商占用的场所和区域。 5.1.2 粉尘涉爆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将本单位生产场所或存储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危险源辨识单元, 宜综合以下原则划分危险源辨识单元: 按照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按照设备设施的功能划分; 检修维修作业宜单独划分; 涉及可燃粉尘作业、有限空间、动火、高处作业等较大危险作业的应单独划分; 企业认为需要特殊考虑的危险源辨识单元。 5.1.3 企业宜结合行业生产特点及相关标准、规范等,按作业活动、设备设施、部位场所等风险类型划分危险源辨识单元(附录 B)。 5.1.4 可燃粉尘的除尘或收集系统应参照 AQ 4273 单独划分危险源辨识单元。

14、 5.1.5 压缩空气供应、供配电、厂内运输等公共部分宜参照 GB 50029、GB 50053、GB 4387 等标准规范并结合功能、布置的独立性等特点划分危险源辨识单元。 5.2 危险源辨识 5.2.1 粉尘涉爆企业应针对各个危险源辨识单元统计设备设施信息并编制 设备设施清单(附录 C.1) ,分解作业活动的各个步骤并编制作业活动清单(附录 C.2),涉及特种设备的应按照 DB21/T 3182单独编制特种设备基本信息表。 5.2.2 对于各个危险源辨识单元,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 系统查找危险源辨识单元中涉及的可燃粉尘等危险物质、 能量或能量载体。 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不确定的,应

15、委托有检测检验能力的机构确定其爆炸特性; 参照 GB 6441、GB/T 13861 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和管理缺陷等方面分析危险物质、能量或能量载体存在的方式、转移途径及其变化规律,分析过程应充分考虑危险源的三种状态和三种时态; 对照 GB 6441 列出危险源辨识单元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事故)类型; 结合危险源分析,清晰描述安全风险的诱导性因素,如除尘系统不防爆、未有效防控点燃源、粉尘清扫处置不规范等,应覆盖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涉及的所有较大危险因素。 5.2.3 粉尘涉爆企业生产过程中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设备设施的危险

16、源辨识宜采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安全检查表(SCL)等,部位场所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事件树分析法(ETA)、故障树分析法(FTA)或以上方法的组合。辨识方法按 GB/T 27921、GB/T 24353等标准要求使用。 DB21/T 35682022 4 5.2.4 粉尘涉爆企业应将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填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附录 D)。 5.2.5 粉尘涉爆企业应依据 GB 18218 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5.3 安全风险评估 5.3.1 粉尘涉爆企业应对辨识出的各项安全风险类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分别确定其固有风险等级和残余风险等级。 5.3.2 粉尘涉爆企

17、业安全风险评估应依据 GB/T 27921 采取定性、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 企业宜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已颁布粉尘爆炸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的,按其执行; 存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应采用定量风险评估;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应执行 DB21/T 3182; 企业已建立风险评估标准并且取得行业内或专业机构认可的,按其执行。 5.3.3 粉尘涉爆企业对存在较大及以上固有安全风险的危险源辨识单元宜采用场景构建的模式进行评估。 5.3.4 粉尘涉爆企业同一危险源辨识单元存在多种安全风险类别时(如粉尘爆炸、机械伤害等),其安全风险等级应为各种风险的综合评估结果。 5.3

18、.5 粉尘涉爆企业采用各种安全评估方法得出的安全风险等级应合理对应到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安全风险分级和可接受水平、色标对应关系见表 1。 表 1 安全风险分级对照表 风险等级 可接受水平 色标 风险评估结果对应等级 危险性分值 D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危险程度 重大风险 不可接受 红色 D320 极其危险 较大风险 有条件接受 橙色 160D320 高度危险 一般风险 可接受 黄色 70D160 显著危险 低风险 可接受 蓝色 D70 可能危险 5.3.6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固有风险等级应当确定为重大风险: 现场作业人员 9 人及以上的粉尘涉爆场所; 危

19、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涉及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的,参见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2016年)等;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得出的重大风险; 企业综合粉尘类别、粉尘存量、点燃风险和事故后果等因素,认为应当作为重大风险管控的。 5.3.7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固有风险确定为较大安全风险: 危险源辨识单元涉及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中的安全风险类型(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且评估结果不属于重大风险的; 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较大风险的; 企业认为应当作为较大风险管控的。 5.3.8 粉尘涉爆企业应针对危险源辨识单元比较不同安全风险类型的安全风险水平, 并将评估出的最高风险作为该危险源

20、辨识单元的安全风险级别。 DB21/T 35682022 5 5.4 安全风险管控 5.4.1 粉尘涉爆企业应参照 GB/T 24353 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方针,选择规避、减轻、转移或接受风险。 5.4.2 粉尘涉爆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规定,从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改进和完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5.4.3 工程技术应以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和安全规程为最低标准,按照预防、控制、应急的顺序完善工程技术措施。 5.4.4 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程技术防爆措施应参照 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等文件要求,从总图与建筑

21、物结构、粉尘爆炸的工艺技术控制、电气设备、防止粉尘层与粉尘云着火、除尘系统等方面综合提出。 5.4.5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应合理采用泄爆、抑爆、隔爆、抗爆中的一种或多种控爆方式组合的形式。 5.4.6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电气设备应参照 GB 12476、GB/T 3836、GB 50058 等标准规定,规范选用与爆炸危险场所相适应的防爆型电气设备。 5.4.7 粉尘涉爆企业应制定和完善责任规章制度、 岗位安全技术规程及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落实, 安全管理制度内容至少包含以下方面: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

22、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粉尘清理和处置制度; 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安全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及检维修管理制度。 注:检维修过程管理制度中应要求定期对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中的设备传动装置(齿轮、滑轮、胶带运输机托辊、轴承等)、润滑系统以及除尘系统、电气设备等进行检修与维修,并实行专项作业审批。 5.4.8 粉尘清理和处置制度内容应包括清理范围、清理方式、清理周期、责任人员等,并在相关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清扫范围应包括所有可能沉积粉尘的区域(包括粉料贮存间)及设备设施的所有部位,粉尘作业区域应至少每班清理,并做好清理记录(附录 E) 。 5.4.9 除尘系统及抑爆、泄爆、隔爆及火花探测器等安全装置

23、应定期检验检查和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附录 F) ,制度中应要求检修前停止所有设备运转,清洁检修现场地面和设备表面沉积的粉尘,检修部位与非检修部位应保持隔离, 检修区域内所有的泄爆口处应无任何障碍物, 禁止使用铁质等易发生火花的检修作业工具。 5.4.10 涉粉作业设备、除尘系统、粉尘储存场所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检修过程如涉及动火作业,应按照 GB 15577 中有关动火作业的要求执行。 5.4.11 粉尘涉爆企业应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供应商和承包商等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的时间、内容及考核等情况应如实记录,并纳入员工教育和培训档案。 5.4.12 粉尘涉

24、爆企业应按照 GB/T 11651 配备与作业岗位适应的个体防护装备。 5.4.13 粉尘涉爆企业应落实针对风险类型的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队伍及物资器材等,并将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情况记录等归档。 5.4.14 粉尘涉爆企业应按照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分层、分专业落实安全风险管控职责;安全风险管控层级确定宜参照表 2 确定;安全风险管控的责任部门宜依据诱导性因素的业务归属确定。 DB21/T 35682022 6 表 2 安全风险管控层级确定表 固有风险/残余风险 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重大风险 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 部门级 岗位级 较大风险 分管负责人 部门级 岗位级 一般风

25、险 部门级 岗位级 低风险 岗位级 5.4.15 粉尘涉爆企业应根据运行情况和危险有害因素变化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层级: 存在隐患的部位场所、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应提级管控; 较大以上风险区域的检修、维修作业宜提级管理; 多专业协同作业宜提级管理; 交叉作业宜提级管理; 企业认为应当提级管控的情形。 5.4.16 粉尘涉爆企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应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专项管控方案的内容制定应符合DB21/T 3275。 5.4.17 粉尘涉爆企业应对重大安全风险汇总并登记造册,上报属地应急管理部门。 5.4.18 粉尘涉爆企业应依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分别绘制固有风险和残余风险分布图、安全风

26、险比较图。 5.4.19 粉尘涉爆企业各管控层级应有与管控范围相对应的安全风险分布图和管控清单。 5.4.20 粉尘涉爆企业应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本单位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化建设,将安全风险清单、安全风险图等资料电子化,建立并及时更新安全风险数据库。 5.5 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5.5.1 粉尘涉爆企业应针对辨识评估出的安全风险, 通过安全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等, 如实将作业岗位和场所存在的粉尘爆炸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等, 告知包括管理者在内的各岗位人员及承包商,使其掌握风险管控措施并落实到位。 5.5.2 企业应在粉尘爆炸等较大危险因素的工艺、场所、设施设备和岗位,设置显著的安全警示

27、标志、张贴安全风险告知牌(附录 G)。 6 隐患排查治理 6.1 隐患排查计划 6.1.1 粉尘涉爆企业应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隐患排查任务、时限、范围及绩效考核等要求。 6.1.2 粉尘涉爆企业各部门应明确和细化事故隐患排查事项、具体内容、排查周期及责任人,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附录 H)。 6.1.3 粉尘涉爆企业隐患排查内容应具体、明确,其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清单; 除尘系统粉尘防爆、防范点燃源、粉尘清扫处置等重点部位和环节; 企业内部和外部事故信息; 持续改进的要求; 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的具体要求。 DB21/T 35682022 7 6.1.4 粉尘涉爆企业应

28、根据危险源辨识单元的安全风险等级确定隐患排查的周期及责任人, 按照以下要求开展: 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参加 1 次较大风险、重大风险隐患排查; 分管负责人每月至少参加 1 次较大风险、重大风险隐患排查; 各专业管理部门每月至少组织 1 次本专业系统的隐患检查; 各生产部门每周至少组织 1 次本部门的全面隐患排查; 岗位员工每日开展日常隐患排查。 6.2 事故隐患排查 6.2.1 粉尘涉爆企业应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清单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并确定事故隐患的等级。 6.2.2 粉尘涉爆企业应明确事故隐患等级判定标准, 重大隐患依据现行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及消防、特种设备等专业监管部门的有

29、关标准和规定判定。 6.2.3 粉尘涉爆企业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根据事故隐患等级判定标准明确隐患等级并如实记录。 6.2.4 粉尘涉爆企业应及时将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向从业人员通报,通报内容包括隐患名称、位置、不符合状况、等级、治理措施、期限、临时措施及整改前注意事项等。 6.2.5 粉尘涉爆企业在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向从业人员和应急管理部门报告。 6.3 事故隐患治理 6.3.1 粉尘涉爆企业应按照职责分工实施隐患监控和治理, 由安全管理部门向隐患整改业务归属部门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附录 I)。 6.3.2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向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应急管理部门报告。 6.3

30、.3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粉尘涉爆企业(班组、车间、专业部门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即时组织整改。 6.3.4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 由粉尘涉爆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 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6.3.5 粉尘涉爆企业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 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 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 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 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 设备; 对暂时难以停产或

31、者停止使用后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相关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监测监控和维护保养。 6.4 隐患治理验收 6.4.1 粉尘涉爆企业应按照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对已完成治理的隐患进行验收, 并填写 隐患整改验收单(附录 J)。 6.4.2 粉尘涉爆企业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的情况评估, 应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或者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进行。 6.4.3 对于排查出的重大隐患, 粉尘涉爆企业完成治理并经评估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 应当向应急管理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经营的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 DB21/T 35682022 8 6.4.4 粉尘涉爆企业应及

32、时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录入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 全过程上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6.4.5 粉尘涉爆企业的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向从业人员通报。 6.4.6 粉尘涉爆企业应将隐患排查过程资料归档,归档资料包括隐患排查计划、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整改通知单、隐患治理方案、隐患整改验收单以及重大隐患相关资料等,并形成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附录 K)。 7 持续改进 7.1 管理评审 7.1.1 粉尘涉爆企业应定期开展系统性管理评审,持续监控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7.1.2 粉尘涉爆企业的管理评审由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部门组织实施,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12个月,并编制评审报告。评审报告

33、应包括以下内容: 目标; 制度化管理; 教育培训; 安全风险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 缺陷与改进。 7.2 变更管理 7.2.1 遇到下列情形之一时, 粉尘涉爆企业应及时修改完善双重预防工作体系, 促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运行: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法律法规、标准、政府规范性文件发生变化或更新; 生产工艺、设备设施、除尘方式、粉尘成分等发生变化; 企业组织及安全管理机构发生变化或人员发生重大调整; 企业发生伤亡事故或相关行业发生事故,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未遂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 新辨识出危险源或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企业认为应当变

34、更的其他情况。 7.2.2 粉尘涉爆企业应在文档管理中记录相关变更信息, 不应任意变更或拆除防爆设施, 如必须变更应重新进行检测核算,直至符合相关规定。DB21/T 35682022 9 附 录 A (资料性) 重点粉尘涉爆企业目录 表 A.1 重点粉尘涉爆企业目录 序号 企业生产类型 备注 1 金属制品加工 2 饲料生产等农副产品加工 3 木制品/纸质品加工 4 纺织品加工 5 亚麻纤维加工 6 橡胶和塑料制品加工 7 烟草加工 8 冶金/有色/建材行业煤粉制备 9 其他 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 (2015 版) 中涉及的可燃性辅助原料、添加剂等工艺过程 DB21/T 35682022

35、10 附 录 B (资料性) 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 以图 B.1 某可燃粉尘粉碎工艺为例,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结果举例如表 B.1 所示。 图 B.1 可燃粉尘粉碎工艺流程(举例) 表 B.1 粉碎工艺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举例) 序号 风险单元(点)名称 风险类型 分析人员 1 袋装原料卸料 作业活动 xxx 2 原料仓 部位场所 xxx 3 粉碎机 设备设施 xxx 4 旋风分离器 设备设施 xxx 5 袋式收尘器 设备设施 xxx 6 成品料仓 部位场所 xxx 7 产品装袋包装 作业活动 xxx 8 布袋除尘器 设备设施 xxx 收尘器成品仓旋转卸灰阀除尘管线风机风机进料仓旋转卸灰阀屋顶地面

36、包装线二楼节点1 袋装原料卸料节点2粉碎机节点3节点6旋风分离器节点4节点5节点7节点8布袋除尘器DB21/T 35682022 11 附 录 C (资料性) 危险源辨识单元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清单表 表 C.1 (危险源辨识单元名称)设备设施清单 编号: 序号 名称 数量 规格型号 工艺技术参数及说明 场所部位 变更记录 备注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核日期: 表 C.2 (危险源辨识单元名称)作业活动清单 作业活动: 序号 岗位 工作任务 工作内容(步骤) 场所部位 活动频率 备注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核日期: DB21/T 35682022 12 附 录 D (资料性) 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

37、清单 表 D.1 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 部门: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危险源清单 诱导性因素分析 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及后果 固有风险分析分级结果(分析方法) 管控层级 风险管控措施 残余风险分析分级结果(分析方法)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备注 编号 名称 区域位置 风险类型 工程技术 编号 名称 区域位置 风险类型 注:1.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诱导性因素应考虑不符合标准规范等要求的项; 3.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依据GB 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 容器

38、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 4.风险管控栏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类填写,内容必须扼要、具体。 5.评价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风险类型及评价单元特点选用。 6.结合企业机构设置及风险评估结果等情况,确定相应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 7.表中固有、残余风险分析方法、分级结果等信息仅供资料性参考,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参考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进行具体的风险分析,并将其方法及分析结果填入附录 D。 DB21/T 35682022 13 附 录 E (资料性) 粉尘清理及处置记录表 表 E.1 粉尘清理及处置记录表 清理位置: 清理周期、方式及要求 (录入)

39、 工具配置与要求 (录入) 序号 清理内容具体描述 清理作业时间 责任人员签字 确认人员签字 备注 DB21/T 35682022 14 附 录 F (资料性) 除尘设备及粉尘防爆安全设备设施检查清单 表 F.1 除尘设备及粉尘防爆安全设备设施检查清单 序号 设备设施名称 主要检查维护内容 检查时间 检查人 检查结果 备注 DB21/T 35682022 15 附 录 G (资料性) 安全风险告知牌 图 G.1 安全风险告知牌(样例) DB21/T 35682022 16 附 录 H (资料性)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表 H.1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 排查标准依据 排查结果

40、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 排查人员 1 DB21/T 35682022 17 附 录 I (资料性) 隐患整改通知单 表 I.1 隐患整改通知单(示例) (单位名称) 隐患整改通知单 (部门名称) 隐患整改通知单 隐-20XX第 号 隐-20XX第 号 : : 年 月 日,在 XX 组织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中,发现部门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你单位应于 年 月 日前整改完毕,整改期间应加强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完善应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将整改结果及时报告。 (通知单下发单位)负责人: 被检查科室负责人签名: 抄送: (据隐患级别抄送相关领导和隐患整改相关部门)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在 XX 组织的安全

41、检查/隐患排查中,发现部门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你单位应于 年 月 日前整改完毕, 整改期间应加强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 完善应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将整改结果及时报告。 (通知单下发单位)负责人: 被检查科室负责人签名: 抄送: (据隐患级别抄送相关领导和隐患整改相关部门) 年 月 日 DB21/T 35682022 18 附 录 J (资料性) 隐患整改验收单 表 J.1 隐患整改验收单 编号:验-20XX第 号 隐患编号 隐患位置 限期整改时限 责任部门 隐患级别/类型 实际完成时间 相关部门 隐患描述 整改方案措施 验收意见: 责任部门 验收组织部门 负责人(签字) :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 : 年 月 日 验收人员(签名) 姓名 部门 DB21/T 35682022 19 附 录 K (资料性)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表 K.1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序号 单位(部位) 排查项目/内容 具体要求 隐患或问题描述 整改措施及时限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整改完成情况(是否整改到位、完成时间) 1 2 3 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