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科目
北师大版数学
课题
有几瓶牛奶
课型
问题解决课
班级
一年级 班
姓名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1、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9+?的进位加法是重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凑十法的意义是难点。
学习
流程
学 习 任 务
学法导航
结果评价
自
主
学
习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宠物小精灵皮卡丘)你们认识它吗?喜不喜欢皮卡丘?今天皮卡丘就来到了我们的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
2.游戏
(1)下面皮卡丘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十的拍手游戏:
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两数凑十不马虎。
(2)提问:
师:看到7。 生:想到3。
师:看到1。 生:想到9。
师:看到4。 生:想到6。
以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做游戏掌握知识
A
B
C
交
流
展
示
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谈话引入:
出示“有几瓶牛奶“图
师:小猴子不知道两个箱子里有几瓶牛奶,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
2、探究算法
(1)四人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a、我是用小棒数出来的,1,2,3……14,一共14瓶。
b、我用的是加法,9+5,把9凑成10。先从5瓶里拿出1瓶,和9瓶放在一起,是10瓶,10+4=14
创设情境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拆分发。即学会凑十法,寻找10的陪朋友,
A
B
C
《有几瓶牛奶》学习工具单
交
流
展
示
C、我和大家的方法都不一样,是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拨9个,再拨1个,是一个十,把个位上的10个拨去,在十位上拨上1,再在个位上拨上4个,是14个。
3、新课小结:
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去计算。
4、体会算法。
试一试(79页) 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
师: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算得很快,你们能把你算得快的秘密告诉大家吗?
师:你的发现真是了不起!(全班表扬)我们不仅要看题仔细,多练,还要学会去找它里面藏着的小秘密,这样才能算得又快又好。
经过动手又动脑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达
标
检
测
1.圈一圈,算一算:完成80页1题。
(学生在圈的时候,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数或拆小数等。教师应该鼓励用不同的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让其通过实物操作帮助理解问题。
2.看一看,说一说:完成80页2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然后独立完成。)
3.数学游戏:完成80页3题。
你发现了什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和你的同学说说,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
独立完成练习,掌握解题方法,小组交流并汇报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