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 内容:作文学评之多维思维训练——想象训练
授课教师:杨昆
时间:2017年3月17日上午第二节
班级:九年(16)班
听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想象能力,拓展想象思维。
2.掌握相关写作技巧,激发学生作文时运用想象 的兴趣。
点 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认识多维思维训练——想象。
(2)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想象思维写作文并交流。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法、启发法、分析讲授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导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包括世界上的一切。”今天我们进行“想象思维”训练,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天地里遨游。
2、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段舒缓的音乐 (背景:蔚蓝的大海,起伏的高山云海)
引导:教师播放准备好的音乐,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倾听,并把听到的音乐想象成一幅画面。听完后,学生交流听时想象的画面。(看了这个画面,你想到了什么,是否有奇思妙想,有什么想象的东西要说,听完后,学生交流口头表述。)
3、理论指导
什么是想象?想象是怎样产生的?
概念:想象就是运用自己感知的材料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想象。
(1)、前测训练:
要示:从此首诗中试找出想象的句子,并学会赏析这些描写好在哪?
师归纳:有人说:“想象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的确这样,一切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想象。
(2)、操作训练
学生自由写作并发言,品析想象的精妙之处。 (限时5分钟)
实战训练:从下面的几组事物中,选择一组,大胆想象,编一个故事。
1、云海 大海 高山
2、蚂蚁 大象 风儿
3、尺子 墙壁 讲台
交流点评:选取小组代表作交流分享。
(3)、后测训练
实战训练:写片段作文,学生表达、教师点评。(限时10分钟)
1、对“一块石子”展开想象。要求侧重从石子形象方面展开。引导学生由普通的石子想到更为广远的新形象,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例如:像小船、地图、手掌等,甚至超出形象要求想到生命等。
2、“假如我是一滴水”想象练习。要求侧重从事物神韵方面展开想象。学生用三分钟左右写片段作文。角色错位之后,会产生新的体验,感受到新的情境和精神。通过本练习训练学生在想象中挖掘新形象的神韵的能力,注意再造形象的精神内涵。屏幕上出题目及要求。
例如:假如我是一滴水我要化作云滋润……。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要接近太阳……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要变幻成各种美丽的形态……
(4)、评价交流:
1.展示并点评学生作文。
2.学生写好以后,首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推荐在全班交流。
3.师生共同点评,扣住合理、创新的要求,并提出修改意见。
三、归纳总结:
“想象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想象要想合理,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富 有创新精神。想象能开拓思维的空间,使文章更具体、更丰富。
四、布置作业:
根据下面题目要求,自己选择角度,展开想象训练。
作文训练:《未来的我》
听课教师的建议与反思
亮点:
不足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