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7924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484-95.钱淼,郭红东.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 J.求实,2 0 2 3(5):三农”问题研究2023年第5 期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钱淼,郭红东21.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山东青岛2 6 6 1 0 9;2.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杭州3 1 0 0 5 8 摘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方式。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面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需要而设计的产业组织方式,在社员结构、出资机制、决策机制、分配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制度安排,能够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增加集体资产收

2、益等,并以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方式,将产业收益尽可能多地留存于村集体内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经济效果的实现,需具备适宜的产业项目、集体资产入社、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工协作、农民充分参与等条件。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产业组织方式;新制度经济学;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乡村特色产业;集体资产收益中图分类号:D616;F321.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7-8 4 8 7(2 0 2 3)0 5-0 0 8 4-1 2一、问题的提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将小农户重新组织起来,破解农村资源“小散弱”的缺陷和城乡资源要素对接载体缺

3、失的困境,成为城乡融合背景下实现农村农民共收稿日期:2 0 2 3-0 6-3 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特色农业赋能农户增收长效机制构建研究”(2 1 ZDA054),负责人:郭红东;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山东省农民合作社新技术采纳的关键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研究”(2 0 2 1 RKY06115),负责人:钱淼。作者简介:钱森(1 9 8 3 一),男,山东淄博人,经济学博士,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民合作社制度研究;郭红东(1 9 6 8 一),男,浙江浦江人,管理学博士,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4、,主要从事农民合作社和农村电子商务研究。85党组织领办体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集体经济只有与宏观市场经济体制相对接,才能建构起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进而促进其发展壮大 2 。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依然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3 ,其原因在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主体存在问题 4 ,集体经济运行缺乏有效的产业组织方式 5 。有效率的组织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6 5,农村集体经济的增长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方式。当前,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庄普遍在产业组织环节存在缺陷。一是产业的组织不够高效,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7 ,缺乏持续的收人来源 8 。二是产业的增值收

5、益外溢,在现有制度安排中村集体的收益未能达到最大化,产业的发展并未带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同步增长。尤其是当农村产业主导者是外部的经营主体,与村集体的合作是买断性交易或者承包租赁时 9 ,资源在产业链条后端的增值由外部的经营主体独占,村集体无法共享 1 0 。因此,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需要组织高效与收益内化的新型产业组织方式。从制度变革的视角观察那些集体经济薄弱的农村地区可以发现,当产业组织方式不能满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时,村集体会成为变革主体,为实现高效组织与收益内化的目标而进行产业组织方式的重新调整。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正是一种村集体主导的产业组织方式革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由村党组织成员代表村

6、集体发起,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团体成员身份人社,村民以普通成员身份人社,组织村集体和村民以资金、土地或者其他要素出资入股,并由村集体主导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有学者认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 ,因其领办者属性,在维护集体利益上具有“先天性”1 2 ,有可能成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产业载体,实现产业的高效组织与收益内化。一方面,高效组织依赖于经营主体的集体行动能力。如果组织中的成员有共同的利益或目标,那么,可以合乎逻辑地推理,只要组织中的个人是理性的和寻求自我利益的,他们就会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 1 3 2。相对于其他外部经营主体,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由村级基层党组织(包

7、括村民自治组织)发起,体现的是一种集体组织行为,更容易形成认同感,对农户具有更强的号召力 1 4 ,能有效地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把碎片化的资源要素整合起来 1 5 。另一方面,收益内化要求村集体嵌入产业发展,让外部利润内部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制度设计初衰就是要使村集体掌握经济工作主动权,通过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将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结合起来,有效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更好发挥合作社功能作用,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实现收益内化。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农村基层为发展集体经济而探索的一种产业组织方式,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发展阶段的一种进化形态

8、。其是否具有复制推广的一般意义,能否通过广泛开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当前需要回答的问题,这关系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选择。本文拟从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的视角来分析这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这种独特的制度安排会带来何种经济效果;二是其实现经济效果存在何种作用机制。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制度安排科斯(RonaldH.Coase)认为,如果没有理论使人们明白不同的制度安排能获得什么,就不可能对不同的制度进行明智的选择1 6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制度安排(2),按照合作社的治理逻辑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分解为社员结构、出资机8

9、62023年第5 期求宝制、决策机制、分配机制四个部分 1 7 ,讨论各部分的制度特征,探索这种新的制度安排带来的经济效果,分析的重点见表1。表1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制度安排与特征制度安排制度特征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入社群众户数应不低于村庄总户数的1 0%。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全民入社,实现“村社一体”。(标社员结构准A)村民和社员的身份具有重合性行政新村村民至少应当占社员总数的8 0%。网格村(自然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作为团体成员加入合作社。(标准B)村集体持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 0%。(标准A)出资机制行政新村、网格村(自然村)资产可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设置村级集体股份到行政新村党组织领

10、办的合作社。(标准B)理事长应由村党支部成员(原则上为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两委”成员宜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应完善管理机制,健全村党支部决策、领导、决策机制监督合作社运行制度。标准A)村集体主导运营理事长应由行政新村党组织成员(原则上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理事会成员中,行政新村党组织成员数量超过理事会成员总数的一半。(标准B)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可从当年盈余中提取不高于1 0%的公积金和一定比例的公益金,剩余可分配盈余按照成员股份进行分红。标准A)分配机制村集体主导分配行政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成员所有,最大程度保障出资的网格村(自然村)集体经济组织和

11、入社村民的收益,实现行政新村、网格村(自然村)和成员共同增收。(标准B)(一)社员结构从制度特征来看,村民和社员的身份具有重合性。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社员分为普通社员和团体社员两种类型。普通社员是指人社的农户,其本身也是所在村的村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团体社员主要是指以法人身份加人合作社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全体村民所有,因而代表全体村民带资人社,这样,村民与社员在身份上就具有较高的重合性。同时,合作社社员身份具有受益者与所有者相统一的特征。在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中,不管是普通社员还是团体社员,都具有这种身份的同一性,他们既是合作社服务的接受者,又是合作社的所有者。由此,不管是代表自

12、已人社的村民还是代表全体村民人社的集体经济组织,都是合作社的所有者。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是村集体主导的经济实体,全体村民不管其自身是否加人到合作社中,都是合作社的所有者。从潜在收益来看,交易费用降低有助于实现高效组织。资源配置机制产生的交易费用就是“制度费用”,而人们到底会选用哪种机制,取决于现实条件下“制度费用 最低的是哪一个1 8 1 2 1。农村产业组织的过程是村集体与其他经营主体产生利益联结的过程。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多种类型的交易费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对应着不同的交易费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在其独特的资源配置机制中,村民和社员身份重合的制度特征使原本存在于

13、两个外部实体之间的交易费用内部化,减少了产业链环节的利益耗散。按照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87党组织领办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的分类,交易费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事后的交易费用,即为解决契约本身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 1 9 2。从事先的交易费用来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合作对象为村集体,其双方的信息完全对称,因而,签约、谈判、保障契约执行等方面的成本极低;从事后成本来看,由于两个主体的目标和行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适应性成本、讨价还价成本与约束成本等也会有所降低。除此以外,有

14、学者认为,如果组织费用被支付的话,使一种安排调整到新目标的方向上所发生的边际成本可以低到足以使革新变得有利可图 2 0 1 2 9 S。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也是一个产业组织方式的变革过程。基于村民和社员的身份重合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集体行动能力更强,相较于其他产业组织方式,其具备更大的组织优势和更低的组织费用,能有效构建新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制度变革成为可能。(二)出资机制从制度特征来看,设置村级集体股份。设置集体股份是村集体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获得收益的法理依据。与一般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专门设置了村级集体股份,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集体将集体土地、集体资产、集体资金、转移支

15、付资金等通过单一或组合方式投入到合作社,作为村集体的出资。这种制度设计旨在让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承担起运营集体资产的任务,实现村集体增收,也促成了村集体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质性的利益联结。从潜在收益来看,集体资产的高效利用有助于实现收益内化。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导致不同的收益一报酬结构 2 1 2 0 5。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安排会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集体资产由谁来运营也会影响集体收人水平。村集体虽然是资产的实际所有者,但不是一个高效的市场经营主体。原因在于农村集体资产是由全体成员共有,产权在村集体内部是模糊的,同时,由于村集体是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组织,由其来运营集体资产,会过度强调实物管理,而忽视

16、了资产的价值增值,因而需要引入经营主体,将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相较于村集体,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一种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集体资产入社之后,村集体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让渡给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由此,集体资产的权力配置更为清晰,能够使资产得到高效利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设置村级集体股份的目的是使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更加明晰,所有权归属村集体,使用权归属合作社。这种产权要素的可分离性和可转让性,可以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这些可分割权利方面实现专业化,进而获得更多收益 2 2 。同时,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与村集体在社员身份上具有重合性,经营目标也具有一致性,因此,由村集体主导运营能够保证集体资产的

17、安全与增值,并使资产产生的收益内化为村集体和村民的收人。(三)决策机制从制度特征来看,村集体主导运营。村集体主导运营能够保证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强村富民属性,因而,在制度设计中,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必须由农村集体负责人(3)代表村集体发起成立,并通过法定程序使其担任理事长,同时,村“两委成员与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双向介人、交叉任职,建立民主议事决策工作机制。在实践中,合作社重大事项的决策由村“两委”成员构成的理事会负责,专门设置监事会对其决策进行监督。由于农村集体负责人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负责人的兼任、农村集体成员与合作社社员的重叠、农村集体资产的入股,因而,村集体对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运营拥有绝对的主

18、导权。从潜在收益来看,降低行为风险,实现高效组织。市场经济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是普遍的,表现为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第一重委托代理问题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882023年第5 期化而产生寻租行为,比如合作社负责人为谋求个人私利而忽略社员的利益;第二重委托代理问题是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比如合作社核心成员侵占普通社员的利益。村集体主导运营的制度设计能够降低此类行为风险。如果制度产生于人类行为中非财富价值所具有的集体行为倾向,那么,这种倾向就会通过制度改变人们为追求非财富价值所付出的代价表现出来 2 3 1 3 0-3 1。首先,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制度安排,一开始就引人了意识形态元

19、素。其负责人身兼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责人,追求的不仅仅是财富的价值,更会产生集体行为偏好。其次,双重监督机制弱化委托代理风险。因为合作社对村集体负责,合作社的负责人同时受到合作社和村集体的双重监督,因而,在对负责人有效监督的前提下,代理方的行为风险将会被弱化。最后,因为集体资产的注人,在出资结构中,大股东往往是村集体,小股东是以村民为主体的普通社员,大股东和小股东具有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只要社员具有足够的参与度,就会形成合作社的自我监督机制,从而确保合作社内部的决策以维护集体利益为导向(四)分配机制从制度特征来看,村集体主导分配。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是以强村富民为导向

20、的。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制度设计中,村集体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虽然属于两个主体,但村集体通过掌握决策权便可以主导合作社的分配机制,通过新的制度安排来重新界定相关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将盈余归全体成员共同所有。在实际运行中,合作社除了提取必要的公积金和公益金之外,剩余部分全部分配给村集体和社员。村集体的收益由村“两委”决定使用和分配方式。人社的村民既分享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又参与村集体收益的再分配,是双重受益者。从潜在收益来看,村集体掌握剩余索取权,有助于实现收益内化。剩余索取权是指在契约中事前不能明确规定的那部分索取收益的权利。只有所有者才拥有完全的控制权,可以按照不违背先前的契约、惯例或法律的

21、方式决定资产的各种用途 2 4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代表村集体利用集体资产从事生产活动时,村集体既是资产所有者,又是资产使用者,具有完全的控制权,因而掌握剩余索取权,能够使其获得分配机制之外的潜在收益。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除了保证经济上的目标以外,也必须承担村集体的资产管理、公益性事业等职能,因而,在盈余分配之外,合作社还通过提取公益金或支付管理费的方式支持村集体发展,为乡村治理提供集体经济支撑 2 5 。相反,如果村集体与外部经营主体合作,外部经营主体的唯一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大部分剩余就不会留在村集体内部。因此,村集体拥有完全的剩余索取权,能够避免外部主体对收益进行分割,从而实现产业收益内化

22、。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产业路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采取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模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升服务带动能力(4)。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考察其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着眼点也必然是产业发展,即促进作用的发挥是在发展农村产业的过程中实现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推进规模经营、培育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助力村集体通过资源发包和居间服务获得收益,同时,可以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和高效利用转移支付资金,提升村集体在物业出租和资产参股中的收益能力 2 6 。基于此,本文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机制归纳为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发

23、展乡村特色产业和提升集体资产收89党组织领办安排与实践逻辑的创度益三种具体的产业路径(见表2)。表2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与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机制产业路径具体形式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土地入股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生产服务特色农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非农创收盘活资源提升集体资产收益转移支付(一)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土地作为农民富裕、农业发展的根本生产资料,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大部分传统农业地区提质升级的必由路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兼具组织优势和经营优势的农业生产组织者,可以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和生产服务三种形式推动农村土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在此过

24、程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是土地人股。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村集体土地资源折股人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农民和村集体的土地,使土地成方连片并产生更大的收益 2 7。农民通过交易和出资获得收益,村集体以资源发包或者资产参股的方式获得收益。二是土地流转。当农民倾向于非农就业和外迁时,村庄内部就会出现土地闲置。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村集体的协助下,集中流转村内农户和村集体的土地,组织有种植意愿和管理能力的职业农民参与经营,这样既能防止土地荒,又能通过土地租金和流转土地的服务费使村集体增加物业出租和资产参股的收入。三是生产服务。在农村劳动力缺乏且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不强的情形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可

25、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的单环节、多环节生产服务或者全程托管服务。合作社通过收取生产作业服务费和出售农资等居间服务方式取得收益,并通过支付管理费或提取公益金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人。(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实质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传统产业不具备高收益的情况下,利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产业的组织者,立足区域资源,选择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化升级。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升级生产设施、延长产业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休闲农业等方式,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的经营收人。二是开展非农创收

26、。随着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部分农村社区已经实现非农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业务不再限于农业生产领域,更多地向服务型实体转变,承担起后勤保障、劳务中介、物业管理等职能,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收益。合作社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过程中,依托村集体组织农户,通过提供居间服务和物业出租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人。(三)提升集体资产收益资源的利用效率决定了农村集体资产的收益水平。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来发展产业项902023年第5期目,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和高效使用转移支付资金,可以为村集体带来持续的收人流。一是盘活集体资源。村集体整合资源要素,通过资产参股、物业出租、资源发包等方式,将村集体所有的耕地、林

27、地、四荒地和生产经营设施投人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产业项目中,使其获得高效利用并产生收益。二是有效使用转移支付资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相较于村集体而言,在经营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其参与和承担财政项目,能解决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方式单一与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村集体主导合作社的运行,能最大程度保障转移支付资金收益的稳定性。村集体使用转移支付资金参与合作社的产业项目,收益方式既可以是资产参股,也可以是物业出租。在资产参股的方式中,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两委”将财政扶持资金投资给本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根据资金投人的数额量化股份,并以“保底+分红”的分配模式使其分红获利 2 8。在物业出租的方式中,由财

28、政资金转化为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等资产,所有权归村集体;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通过租赁等方式获得经营权,支付租金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公益事业等。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经济效果的实践逻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一种面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而设计的产业组织方式,独特的制度安排使其能够在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农村集体经济规模的增长,形成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组建一农村产业发展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解释框架(见图1),从制度安排人手,剖析社员结构、决策机制、出资机制和分配机制在产业组织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以明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通过实现农村产业的高效组织

29、和收益内化,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逻辑过程。土地规模经营社员结构农村产党组高效组织乡村特色产业收益内化农村集业发展织领决策机制体经济办合集体资产收益发展出资机制作社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分配机制图1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机制一方面,社员结构和决策机制能够促进产业的高效组织。村民和社员的身份具有重合性,降低了产业组织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村集体主导运营降低了产业项目管理中的行为风险,能够有效整合村内的产业资源,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及提升集体资产收益。另一方面,出资机制和分配机制能够保障产业的收益内化。设置村级集体股份是村集体在合作社内取得收益

30、的法理依据,村集体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方式足额分享合作社的收益。更重要的是,村集体掌握剩余索取权能够使收益最大化地留存在村集体内部,使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同步发展。任何一项制度安排和制度选择都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人们依据成本收益权衡及选择的结果 2 9 8 8。8。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这种产业组织方式是村集体和社员为获取潜在利润,自发倡导和组91党组织领办安排与实践逻辑农衬集体经济的制度织实施对现行产业组织安排的变革,可以看作是一个自发的、经济利益诱导下的变革过程,但在实践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具备适宜的产业项目一项新的制度安排之所以能够出现,是因为人们对它

31、的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 2 0 2 7 4。预期收益的存在并不必然引发制度变革,只有当预期收益大于为获取这种收益而支付的成本时,变革才可能发生。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组建的初衷是优化配置农村的资源要素,使村集体和社员获得更多潜在收益,但决定其从潜在安排转变为现实安排的关键是村集体和社员的预期收益是否大于预期成本,即社员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并且村集体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才能实现。在实践中,预期收益来源于产业项目,只有在项目收益足够大且变革成本足够低的情况下,合作社才能带来壮大集体经济的效果。经济效果的实现条件其一是具备适宜的产业项目。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必须依托能够创造出足够经济效益的产业项目组建,

32、确保变革之后的经济收益大于成本,将制度优势转化为集体经济增长的动力。相反,如果这种制度安排的引人不是基于产业项目的收益,而是单纯行政引导,则变革过程就会带有强制性。更重要的是,如果这种经营主体的组建过程一旦缺少了经济诱因,实体运行可能会流于形式甚至出现空壳化。(二)村集体资产入社制度变革与其预期能产生的回报相关,而资源赋是影响预期回报的一个重要因素3098-99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组建过程中,村集体的资源赋必然影响变革的进程,村集体应该拥有产业项目所需的集体资产并能够将其投人到合作社当中。究其原因,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是一种市场主体,其盈余的分配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则执行。在分配环节,股金分

33、红的依据必须是全体社员(包括村集体)对合作社的出资而形成的股权,设置集体股权就是为了保障村集体能够依法获得合作社盈余分配。村集体收益的取得除了分红以外,还可以将其资产以有偿使用的形式,把使用权转让给合作社,从而获得固定收益。相较于入股分红,集体获得收益的方式更稳定,且不受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影响,集体资产及其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更小。经济效果的实现条件其二是村集体资产人社。村集体所获得的收益原则上应是其人社资产带来的,不管是股金分红方式还是固定收益方式。具体的形式可以是资源发包、资产参股或者物业出租,但收益实现的前提都是村集体当中存在可以投入到产业项目中的集体资产。相反,如果村集体缺少独立于其成员而

34、专属于自身的资产,或者缺少产业项目运营所需要的资产,股金分红和固定收益就难以实现,即使引人了这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也不一定能够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三)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分工协作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对农村产业组织方式的重构,必须厘清其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农村集体经济与全民所有的国有经济都是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借鉴学习公有制经济中国有资本运营和国有企业管理相分离的经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也可以设定资产管理和资产经营两个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将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的形式量化到集体成员,发展股份合作而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在各地的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35、实质上是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主体。集体资产的产权明晰是基础,但由谁来经营更为关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集体将资产交给合作社运营,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角色为集体资产经营主体。922023年第5期求宝经济效果的实现条件其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分工协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持有村集体资产,但不必亲自从事生产经营。通过引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这种具有更高市场效率的经营主体,将集体资产投人合作社的产业项目,实现集体资产的高效使用,以利益关联实现融合发展,使集体经济更具活力。(四)农民的充分参与在经济诱因下,新制度安排的创造是由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

36、、组织和实行的 3 1 3 9 4,同时,组织的每个成员具有共同的意识形态,具有共同的利益,就容易组织起来实现组织变革的目标 3 2 1 4 9。如果把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组建视为一个微观产业组织方式变革过程,其变革的基础就是农民的充分参与。农民是创新的主体,是“第一行动集团”。所谓“第一行动集团”是指那些能预见到潜在的市场经济利益,并认识到只要进行制度创新就能获得这种潜在利益的人,而且,他们提出了相应的制度需求,这就为制度变迁提供了方向,他们中至少有一个成员是熊彼特所说的那种敢于冒风险、有敏锐观察力和组织能力的“企业家”。与之相对的“第二行动集团”是那些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帮助“第一行动集团”获得经

37、济利益的组织和个人,最终“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 协作将制度创新变成现实。戴维斯和诺思把这个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2 3 1 7 4,借助于其分析框架,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提出应然状态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组建过程(见表3)。表3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组建过程创新的五个阶段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组建农民意识到创新产业组织方式能够带来潜在收形成“第一行动集团”益,村干部具有所需的能力,自发形成“第一行动集团”。“第一行动集团”提出制度创新方案提出面向高效组织和收益内化的产业组织方式。“第一行动集团”对各种创新方案进行比较比较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与其他产业组织方式的预和选择期成本与收益。形成“第二行动集团”主管

38、部门形成“第二行动集团”,支持农民创新。主管部门与农民协作,实施与推广新的产业组织制度创新变成现实方式。经济效果的实现条件其四是农民的充分参与。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组建过程中,农民是新产业组织方式的需求者,也是制度安排的推动者和创新者。农民的广泛参与可以选择出更有利于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产业组织方式就会为满足村集体的需要而变革。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合作社的组建符合大多数农民的意愿,并在运行中实现了农民的广泛参与。相反,如果创新过程中“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主体倒置,就可能会影响农民的参与程度,更有甚者,新的产业组织制度可能会因缺少认同而无法推行或流于形式。五、结论

39、与讨论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探索“为何”与“如何”两个问题,以此来解答对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这种新实践的困惑。一是解释了其为何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独特的制度特征决定93党组织领办美体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一种面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而设计的产业组织方式,其社员结构、出资机制、决策机制和分配机制在产业组织过程中会产生独特的经济效果,能够实现农村产业的高效组织和收益内化,以此明确了其具有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可行性。二是解释了其如何发挥作用。厘清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组建一农村产业发展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这条传导路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通过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40、和提升集体资产收益三种具体的产业组织方式,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与村集体建立起密切且清晰的利益联结,使其能够以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的形式取得收益,以此明确了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因此可以认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路径选择。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本质是一种由村集体主导运营的经营主体,采用了村集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的具体形式。其虽有明确的核心制度特征,但推广过程绝不可能是简单的制度移植。在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村集体领办经营主体的数量和形式可能更为复杂,村集体可能因不同的产业项目和集体资产设置多个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

41、,经营主体也可能以党组织领办的公司制企业等形式出现,多个村集体领办经营主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利益联结。这些实践正在重构农村的经营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因此,资源赋不同,探索方向也不同。制度安排是以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为标准的,要选择在制度安排集合中较其他制度安排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3 3 4 59,而选择何种制度安排是由村集体和农民根据实际的成本收益分析进行权衡的结果。因此,应因地制宜,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稳步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释:(1)在实践中,因其领办者不同而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由行政村党支部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另一种是村庄建制整合以后的行政新村党委

42、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故统称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制度安排是以山东省发布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和管理规范(D B 3 7 0 6/T 7 2 2 0 2 0)和行政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设立规范(DB3715/T312023)两项地方标准的相关条文为主要参考,下文中两个标准分别简称为标准A和标准B。标准A的适用范围为未进行村庄建制整合的行政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标准B的适用范围为村庄建制整合后的新行政村党委领办的合作社。(3)一般是指村党组织的负责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本村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责人。(4)2023年2 月1 4 日,在2 0 2 3 年全面推

43、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途径概括为: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四种途径。(5)村集体主导运营的市场主体有很多种,公司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都可以成为领办对象。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因村党组织成员领办而得名。参考文献:1陈锡文.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J.农业经济问题,2 0 2 2(5):942023年第5期求宝4-9.2徐勇,沈乾飞.市场相接: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生发机制 J.东岳论丛,2 0 1 5(3):3 0-3 6.3史诺.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内生动力探析 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44、2(2):83-89.4马超峰,薛美琴.村集体经济再认识与集体经济再造一一来自浙江省1 2 6 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调查 J.经济与管理,2 0 1 5(1:9 0-9 4.5李韬,陈丽红,杜晨玮,等.农村集体经济壮大的障碍、成因与建议一一以陕西省为例 J.农业经济问题,2 0 2 1(2):54-6 4.6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 M.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 9 9 9.7李慧,胡豹.共同富裕视闵下推进浙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J.浙江农业科学,2022(10):2243-2247.8张冬冬.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推进思路 J.农业经济,2

45、0 2 2(9):3 5-3 7.9唐溧,董筱丹.乡村振兴中的空间资源利用制度创新一如何弱化“三产融合”中的空间“隐性剥夺”J.探索与争鸣,2 0 1 9(1 2):1 1 3-1 2 3.10黄增付.脱嵌与重嵌:村落秩序中的农业经营及治理 J.中国农村观察,2 0 1 8(3):51-6 4.11江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烟台实践”的启示 J.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 0 2 2(1):1 2 6-1 3 2.12于福波,张应良.基层党组织领办型合作社运行机理与治理效应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1 5):54-6 4.13曼瑟尔奥尔森.

46、集体行动的逻辑 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 0 1 1.14张益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有可为一对山东省莱州市田家村金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 J.中国农民合作社,2 0 2 1(1):6 9-7 0.15王义娜.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一一以山东省烟台市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创新实践为例 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 0 2 2(5):1 4-1 8.16】卢现祥.制度分析的三种方法:诠释与综合 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0 8(1 2):11-17.17】钱淼.合作社不规范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1

47、(1):7-15.18张五常.经济解释:卷2 M.北京:中信出版社,2 0 1 9.19奥利弗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经济学:契约关系的规制 M/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 0 0 9.20】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创新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 M/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 9 9 4.21】E.G.菲吕博腾,S.配杰威齐.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 M/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

48、译.上海:95孙志杰责任编辑党组织领办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上海三联书店,1 9 9 4.22 ALCHIAN A A,DEMSETZ H.The Property Right Paradigm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73(1):16-27.23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1 1.24 HART O D.Incomplete Contract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Law,Economics,andOrganization,1988(1):119-13

49、9.25叶娟丽,曾红.乡村治理的集体再造一基于山东烟台X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经验 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2(3):8 0-9 0.2 6 中共山东省烟台市委组织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 J.党建研究,2 0 1 9(4):59-6 0.27郑舟.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探索 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 0 2 0.28宋宇,张知遥.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一以陕西省为例 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 0 2 1(2):1 1 1-1 2 0.29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M.姜建强,罗长远,译.上海:上

50、海人民出版社,2 0 0 6.30】德姆塞茨.经济发展中的主次因素 M/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刘刚,冯健,杨其静,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 0 0 3.31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变迁 M/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 9 9 4.32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M.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 9 9 1.33约翰克劳奈维根.交易费用经济学及其超越 M.朱舟,黄瑞红,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