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打造江西装备“硬脊梁”的基础与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7009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江西装备“硬脊梁”的基础与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打造江西装备“硬脊梁”的基础与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打造江西装备“硬脊梁”的基础与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科技中国 2023年10月 第10期89打造江西装备“硬脊梁”的基础与思考文/陈耀飞 朱元清 梁成 邹慧(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柱。江西是装备制造业的红色沃土,本文在系统分析江西装备制造业发展比较优势、深度剖析遏制发展的瓶颈问题、学习借鉴国内发达地区先进做法的基础上,建议从抓创新、重集群、促融合、优生态四方面出发,着力提升江西装备产业内驱力、品牌力、生命力、竞争力,以打造江西装备“硬脊梁”,推进构建江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江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一)行业规模持续壮大,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一是行业规模持续壮大。几年来,尽管受到新冠

2、疫情影响,江西省装备制造业仍实现既稳又快增长。按行业统计口径,2021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达13 940.86亿元,同比增长18.1%,较2018年累计增长率为52.8%,较全国(28.5%)高出2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达15.2%,较全国(8.7%)快6.5个百分点。二是行业利润总额不断增加。20182021年,江西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不断刷新,2021年实现利润总额858.05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65%,比全国(35.7%)增速高了近30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达18.2%,较全国(10.7%)高近70%。三是行业利润率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二。2021年实现人均利润8.45万元,在中部六省中

3、仅低于湖北(12.03万元),较2018年增长了53%,年均增长率达15.3%。2021年全行业利润率为7.1%,在中部六省中仅比湖北(7.4%)低0.3个百分点,较2018年(6.5%)增加了约0.5个百分点,年均增速约2.7%。(二)产业基础逐步夯实,引领示范成效显著一是龙头领军企业数量稳中有升。依据中国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发布的装备制造业百强榜单,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江西入榜企业分别为3家、2家和4家,2020和2021年位居中部六省第二位,2022年高居中部六省第一位(并列)。二是企业梯度培育态势良好。高成长性企业方面,2018年装备制造领域有37家、2019年43家、20

4、20年56家、2022年67家获评高成长性企业,获评企业数实现“四连增”。在高新技术企业方面,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领域涉及装备制造的有517家,占高新技术企业比重约9.5%,占所有装备制造企业数的12.5%。三是产业结构日益优化。2021年,计算机类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36.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比29.7%,汽车制造业科技中国 2023年10月 第10期90占比9.6%,专用装备占比6.7%,四大行业合计占比达82.7%;2021年工业机器人、稀土磁性材料、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工业新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39.8%、61.7%、32.7%、29.1%。(三)创新投入快速增长

5、,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一是研发经费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江西省装备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达229.59亿元,较2017年(107.7亿元)增加了一倍有余,占全省R&D经费的45.7%,年均增长率达20.8%,年均增长率较全国(16.5%)快4.3个百分点。二是R&D投入强度持续提升。2020年,江西省装备制造业R&D投入强度达1.62%,较2017年(1.18%)增长近0.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达17.2%,较全国年均增长率(16.0%)高1.2个百分点,较全省规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增速高出0.5个百分点以上。三是研发平台能级稳步提升。截至2021年底,江西省装备制造业领域(包

6、括航空)共有各类国家级平台10家,省级平台258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9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114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5家;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5个。(四)数智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效益日益凸显一是大力推进企业“上云入网”。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省新增上云企业数41 707家,其中深度上云企业数2074家,上云企业总数较2020年翻了近4翻;全省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企业2302家,累计注册量3.16亿次。二是“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7

7、6.6,生产设备数字化率47.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1.7%,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0.7%,分别较2020年增长了57.6%、16.0%、11.9%、16.3%;累计通过国家升级版贯标企业数236家,基础评定企业数406家,较2020年增长超100%。三是产业基地及集群效应持续凸显。截至2022年底,江西省共有装备制造业相关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火炬特色产业化基地7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2个,省级星级工业产业集群33个。目前,在金属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均超过100%,在全国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二、江西装备制造产业存

8、在的短板(一)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够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一是总规模及占工业比重仍偏低。2021年,江西省规上工业企业装备制造总规模(1.39万亿元)及占全省工业比重(31.7%)均位列中部六省第五位。而装备制造业工业占比较全国总体水平(37.0%)低近6个百分点。二是效益贡献仍不显著。全行业利润总额与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值为27.5%,较全国总体水平(32.5%)低近5个百分点。与安徽(30.5%)、湖北(31.8%)、湖南(33.7%)都存在一定差距。三是产业结构仍存在高端缺乏、低端内卷现象。在变电设备、电瓷、电线电缆等优势领域存在低端同质化竞争,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超特高压电力设

9、备、智能检测装备等高端领域竞争力不强。如2021年,江西省金属切割机床仅6932台,仅有安徽的约1/3;数控机床产量仅76台,而湖北同期有5300余台;汽车43.6万辆,仅有湖南同期的1/2、安徽的1/3、湖北的1/5。(二)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不够显著,国有企业贡献度有待提升一是装备制造领军企业仍不够强。装备制造业百强榜单入榜企业数量与山东、河北等制造业大省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如三一集团、上汽集团、美的集团等实力强劲的领头羊。二是高端装备“专精特新”企业仍偏少。截至2022年6月,江西在传感器、人工智能、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分别为1家、1家、1家、9家、3

10、家、2家,分别位居全国第16位、第20位、并列第14科技中国 2023年10月 第10期91位、第14位、并列第19位、第21位。三是国有控股企业贡献度略显不足。截至2021年底,江西省共有规上国有控股工业装备制造企业110家,总资产占全行业总资产比重为13.2%,但营业收入贡献度仅8.2%,利润综合贡献度仅3.7%,人均实现利润仅为全行业的57.1%。(三)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突出,装备数智化水平有待提高一是装备制造业投入无法满足发展需求。20192021年,江西省装备制造业R&D投入强度分别为1.46%、1.62%、1.57%,而国家同期总体水平分别为2.07%、2.22%、2.18%,二者之

11、差保持在0.6个百分点左右,不足以支撑江西省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二是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调研表明,江西省高端装备的关键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在航空、汽车、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等细分领域甚至达到90%100%。即使少数企业有部分核心技术,但产品稳定性较差、市场竞争力较弱。三是承接国家级项目能力后劲不足。2015年、2016年,江西省分别承接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项,与江苏、湖南、湖北属于同一方阵。但2021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中仅江铜集团1家,落后于安徽(2家)、山西(2家)、河南(3家)、湖北(3家)和湖南(7家)。四是数智化程度较国家总体水平还

12、存在差距。2021年,全省数字化管理普及率为63.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67.9%,关键工序数控化率46.7%,分别较全国总体水平低9.9%、9.1%、8.8%。此外,江西缺少成果转化、检测检验、人才培育等公共服务平台。三、打造江西装备“硬脊梁”的思考(一)抓创新,着力增强装备产业内驱力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要着力解答好“谁来做、怎么做、做什么”等问题,提升产业内驱力。一是引培领军企业。补高端,聚焦机器人、增材制造、数控机床等高端领域,运用“资本+生态”等多种招商模式,聚引一批国内外领军企业。强优势,围绕电工电气、汽车、航空等优势产业,加速改制并购重组,培育具有全国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

13、业。二是构建产学研新型技术攻关模式。实行有组织的科研与合同科研“双轨”并行,分别聚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企业亟需技术攻关。同时鼓励大型企业或联合体建立技术储备制度,瞄准行业未来五年或十年技术进行预研发。三是实施“挂图”突破工程。系统梳理细分领域产业链亟需和长期技术需求两张清单,可由企业单独或与政府联合采用“揭榜挂帅”“悬赏制”等模式,有序攻克技术难题。(二)重集群,着力塑造装备产业品牌力产业集群建设是江西省装备制造凝聚行业向心力的关键之举,着力解决“在哪聚、朝哪聚、聚成啥”的问题,重塑江西装备品牌力。一是争创装备制造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展省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以基地为中心,借势升级产业

14、链链长制,动态更新推进“四图五清单”,推动电子信息、航空、电工电气等优势行业形成“1链主+N专精特新”的簇状集群,并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争创首批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举全省之力,做强做优南昌航空、汽车、VR设备等装备制造产业,支持南昌率先升级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三是打造“江西装备”精品。探索实施江西省装备制造“五基”工程,进行基础难题“链式突破”,以牢筑产业基础提升整机质量。试点“装备溯源”制度,引导企业开展研发设计、生产检验、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以倒逼质量提升。(三)促融合,着力提升装备产业生命力转型升级是江西省装备制造业壮大的必由之路,

15、着力解决“怎么转、向哪转、谁帮转”的问题,增强产业生命力。一是实施江西“灯塔工厂”培育工程。对标世界经济论坛(WEF)相关标科技中国 2023年10月 第10期92准,先期选取江铜集团、新钢集团、江铃集团等实力强劲企业进行对标培育,打造一批“数转赋智”的引领示范企业。二是开展“两业融合”示范行动。以创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为契机,鼓励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向“个性化、定制化+标准化”拓展。同时,支持服务业嵌入研发、生产、销售、售后全过程,有效联通“产学研销用”五方主体,打造“平台+制造+服务”新模式。三是夯实融合根基。建设江西装备制造业“工业大脑”,持续推进相关企业上云、设备上云,

16、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引育浪潮集团、江西智研院等优秀解决方案供应商、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强化转型方案的有效供给。(四)优生态,着力激发装备产业竞争力良好的产业生态是产业发展的沃土,以江西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为契机,着力完善政策、公共服务和投融资支撑体系建设。一是补齐应用端奖补政策措施。注重在应用端的奖补政策工具设计,强化首购首用风险补偿制度,可参照浙江经验探索开展首台(套)装备应用奖励试点。二是建设孪生装备公共制造平台及装备产研院。鼓励装备领军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建装备数字仿真实验平台,将物理实验转为数字虚拟实验。探索由政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装备企业共建装备概念验证中心和装备产研院,解决成果转化和市场失灵的产业共性技术等难题。三是龙头企业当好双“天使”投融资角色。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牵头设立成果转化基金、供应链产业基金等,分别支持装备领域成果转化和上下游中小企业资金不足、融资难等问题,当好“天使投资人+天使客户”双重角色。本研究受江西省科学院省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示范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基于双视角分析的江西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2022YSBG21025)资助。本文通讯作者:邹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