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近现代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演变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6819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近现代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演变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近现代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演变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近现代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演变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综 合 论 坛党的二十大以后,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中国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笔者认为,需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来进一步梳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价值和独特定位。一、中国现代化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中国的现代化,始于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之后,打破了中国长期封闭性发展的局面,中国走向现代世界的开始。“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伴随着中国国门的被打开,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只有现代化才能够改变衰败落后的现状,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开始了艰辛的探索,这一探索历程总体上可分为三大阶段。(一)清政府“御夷图强型”的现代化探索这一过程从总体内容上来说可以分成三个递进的层次:从睁眼看世界、

2、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清政府开始了被动现代化的部分改革,这一改革主要维护清政府自身的统治。睁眼看世界阶段。鸦片战争后,最早产生应变思想的是极少部分的士大夫。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冯桂芬则在 校邠庐抗议 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他们的这种自变自强是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框架中来认识世界以及中国的,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思想的最初萌芽。洋务运动是为了应对西方挑战,进行改革的具体举措。“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

3、尽用其人”,练兵、办企业、建军工厂一系列洋务事业开始兴办。轰轰烈烈30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近现代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演变研究于志勇1赵双琪2赵宇华1内容提要 党的二十大后,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笔者认为,需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来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化道路。其探索历程,经过了清政府“防御型”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前“依附型”的现代化探索和新中国“主动型”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建设能够取得成功,一是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的建立,二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是全球化浪潮中战略机遇的把握。未来现代化的发展,依然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积极应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主动预判世界发

4、展的大趋势,抓住发展时机。关键词 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演变过程注:本文系2022年度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71Liaoning Economy年,一战回到初始前。梁启超评价:“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不知有国务。以为吾中国之正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为枪、炮、船、机器。”戊戌变法是处于清廷边缘的读书人所做的一次努力。甲午战败犹如睡梦中的惊雷,中国衰败,都是因为“政制不良”,“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外国人许多好处是要学的”,但终因他们势力弱小而失

5、败。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是清王朝内的改革派、开明派的一个改革,他们的主张具有前瞻性。但是在内忧外患背景下的现代化改革,可谓举步维艰,这就推动着中国的先进分子继续探索中国现代化的新途径。(二)“中体西用”的现代化探索这一阶段也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中华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民政府的改革。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为现代化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废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颁布,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确立,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孙中山设想的“至进步、至庄严、至富强、至安乐之国家”最终没能实现。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最终仍以失败而告终,孙中山所选择的欧化的资

6、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没能实现。继起的北洋政府在形式上的统一也维持不住了,国家陷入四分五裂军阀割据的局面。由于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西方列强恃强凌弱,当时的中国外无“国权”内无“民权”,“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更是举步维艰,在夹缝中生存。继起的南京国民政府自建立后进行了财政的整顿与建设,“我们要复兴国家,完成革命,最切实最急需的工作莫如生产建设、发展国民经济”。统一财权,缔结“新关税条约”,健全金融机构。进行工农业建设。某些行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内战频繁,军费激增,经济建设资金受到限制,日本的大举侵华,中断了建设的进程。(三)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现

7、代化这可分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开创阶段、主动推进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代化探索就是实现工业化。统一的中央政权的建立,为新中国集中力量从事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党适时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实践,中国现代化迎来了一次大转折,从单纯地用政治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到依靠经济手段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从此走上了一条比较平稳的经济发展之路,随着现代化建

8、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也不断趋于成熟,探索与改革仍在进行。中国式现代化。经过了几代人的艰辛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平稳有序地推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中国现代化五个方面的特征,十九届六中全会对现代化作了进一步的理论上的判断,二十大全面部署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施工图”,“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72综 合 论 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过了探索、开创,主动推进到最终成型,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上不断将现代化逐渐推进,这也是共产党人对现代

9、化的认识逐渐深化的结果,是从被动适应世界现代化挑战到逐步主动迎接新的挑战的过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一系列概念的提出,更是在深刻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和丰富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理论。二、新中国现代化发展成功的经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无疑是成功的,这不仅对后发国家发展现代化提供了借鉴,也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理论。中国现代化建设能够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废除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废除了一切特权,结束了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状态,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建

10、立了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和各民族空前的团结,也就是说反帝反封建的这个任务基本上完成了,社会趋于稳定,为集中力量从事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前提。中国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特点,那就是统一,什么时候国家统一了,国家的经济就发展了。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生态结构、生态环境。所以统一的新中国的建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像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运作对于工业化的启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清醒的坚毅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运用国家权力机关调集各方力量,为现代化的建设提供服务。中国共产党作为“由科学理论引领的”先进的坚强的

11、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是凝聚人心、积聚力量的政党;在遭遇时代变革与现实挑战后,能够客观地进行反省,认识到错误,纠正错误,值得群众信赖的、支持的具有自我革命精神的政党;能够根据中国的国情,根据我们面临的时代特征,去发展、去创新的有强大执政能力的政党;面对世界的发展,萌发赶超意识,有远大理想追求的政党;始终对世界保持清醒的认知,抓住机遇,锐意改革,有选贤任能机制的政党;是有严明纪律和规矩的政党。(三)全球化浪潮中战略机遇的把握新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是走向世界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二战后,

12、各国在治疗疾病、恢复生态、劳动分工等方面的合作更加紧密,形成新的全球化浪潮。全球化浪潮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的交往成为必然,在交流与互鉴中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学习提供了可能。一些国家把握机遇,在全球化浪潮中迅速崛起,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抓住重要战略机遇,以发达国家为镜鉴,尽量降低现代化的代价,提振赶超。以上这三个方面不是我党取得现代化成功的全部原因,但是,这三个方面是哪一个方面73Liaoning Economy也不可缺少的。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反思(一)近百年现代化的过程,从文化方面来探讨中国出路问题从未间断中国的现代化始于鸦片战争,近代中国新兴的平民知识分子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由

13、于中国经济的落后,又远离现代世界的生活,因此很难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来观察中国、观察现代世界的变迁。按照儒家的中国观,“华夷之辩”一直是从文化上来强调的,因此中国的知识界最为关注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问题,无论是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维新派的“明定国是”御旨,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比较论争,这种中国文化决定论在中国知识界的影响一直很大,关于中国出路的论争一直围绕在文化这个题目上。从几次思想论战来看,“中体西用论也好,中西调和论也好,中国本位论也好,都没有得到知识界一致的认可,中国的现实思想生活却正是沿着折中的道路在走着”。关于中国向何处去,自清末开始断断续续一直到近些年的“文化热”,

14、对于文化的关注一直是热点,而对于如何发展经济的论争则很少涉及,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说我们在经济领域研究的缺欠,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个很大缺陷。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注意力放到了传统文化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就冲淡了对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这些关键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由于惯性的作用,这种思维方式甚至影响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思维,一直到改革开放,才逐渐摆脱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时过境迁,现在重新回过头来梳理这些近百年的论争,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发展。(二)近百年现代化的过程,是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迎战的过程中国全民族对现代化的认识取决于对现代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程

15、度,即孟森教授所说“必有一形成之现代,而后从而化之”,也就是说,要有对“形成之现代”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才能进行现代化。林则徐睁眼看世界,也不过是管中窥豹,魏源提出“师夷”“御夷”主张,为之后的继起者努力的一个方向。辛亥革命以至之后的新文化运动,门户大开,西方思潮蜂拥而入,但对现代世界的认识出现了消化不良,许多讨论只是流于表面,中国的知识界还没有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深入的认识,就出现了批判资本主义的各种思潮,中国向何处去,梁启超的 欧游心影录 很能代表当时知识界的迷茫状态。一部分人开始追随马克思主义。但是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谈不上有明确的认识,在当时更多的是一种信仰,对现实的社会主义的了解

16、也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长期处于国际教条主义的影响之下,并不能真正地把握住国家发展的趋势、动向,在踉踉跄跄中艰难行进。中国的知识界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都主要是从富国强民来选择的,实用价值是首要考虑的条件,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争论也大多是学理性的、概念化的、意识形态化的,不能对两者的共性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这就很难对现代社会的共同发展规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对于现代世界的认识,很难形成现代发展的新理论。74综 合 论 坛四、未来现代化的挑战(一)继续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可谓历经曲折,为此付出了几代人的艰辛努力,这

17、是来之不易的。回望来时路,中国通向现代化的巨变不是运用某种现成的发展模式,以任何外国的发展模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都是不适合的,中国的现代化不属于任何国家的模式,中国有属于自己所独有的、独特多变的发展模式。这条模式历经几代人探索出来之后,应该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要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远利益,认真总结40年发展的历史经验,去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理论界认真求索的问题。(二)积极应对危机与挑战现代化在中国的发展只有短短的40多年,在西方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对于这种发展方式的规律、问题以及存在的危机,潜在的风险,我们还认识得不够。我

18、国的前30年的现代化发展都是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的,出现的种种问题都是社会主义体制内在矛盾的体现。最近10年的改革则是在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的,打破了原有的半封闭式的发展,随着逐渐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中国的现代化现在以及在未来,实际上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中国在新形势下遇到的各种问题,既有社会主义体制内的矛盾,也有引进西方经营管理方式后产生的新问题,因此在发展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棘手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对过去发展道路的再认识开始,充分认识到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长期性。(三)积极研判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开启现代化启动的中国模式席卷全球的发展大潮是 21 世纪的历史主流,也是当代世界

19、变革的主旋律。21世纪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将被整合进统一的工业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将会走向越来越成熟的现代工业社会。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是所有国家现代化的探索都是成功的,在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必将有一些受挫者,这些将不可避免地沦为“第四世界”国家。整个现代化的进程始终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现代化的自主性与民族性,对西方现代化出现的弊端和病态要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走中西结合的创新之路,同时要有危机意识,不能掉以轻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精神信仰问题,应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危机与机遇同时存在,要戒骄戒躁,迎接许多难以预料的新挑战,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和思想准备,把握好时代机遇,不能再犯历史性的大错误。五、结束语现代化绝不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最高阶段,现代化只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一段。发展是现时时代的中心主题,席卷全球的大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要顺势而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总结出一套成功的经验,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依然面临着一个又一个艰巨的挑战,只有总结经验,顺势而为,才能突破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科学界依然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山东农业工程学院)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