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第二课时)
时间:2017年3月7日 班级:九(1)班 课型:新课 授课教师:陈国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研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品析文章运用对比的写作特色,理解文章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研读课文,提高学生课文理解能力、品析文章写法及运用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人求学之艰苦,培养学生不怕苦的学习习惯,学习古人刻苦求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品析文章运用对比的写作特色,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嗜学( ) 负箧曳屣( )( )( ) 以衾拥覆( )
右备容臭( ) 烨然若神人( ) 或遇其叱咄( )(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走送之( ) 礼愈至( ) 无从致书以观( ) 俟其欣悦(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 从先达执经叩问( ) 主人日再食( )
腰佩白玉( ) 或遇其叱咄( ) 不敢稍逾约( ) 卒获有所闻( )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研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品析文章运用对比的写作特色,理解文章主旨。
三、合作探究: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1、研读课文,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
2、研读课文,找出文中从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有何用意?
3、宋濂无书,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四、对比的写作特色:
找出课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五、文章主旨:
文章通过作者介绍自己年轻时“得书之难、求师之艰、求学之苦”的经历,明确学业的成就和道德修养,是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取得的。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
六、巩固练习: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既加冠( ) 嗜学( ) 右备容臭( ) 手自笔录(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从致书以观/学以致用 B、益慕圣贤之道/益多弊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婉言辞谢
3、翻译下列句子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七、拓展:古人“嗜学”的事例有很多,你能找出一两个与同学分享吗?
八、小结
九、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