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伊曼努尔康德.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120863 上传时间:2025-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曼努尔康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伊曼努尔康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伊曼努尔•康德(Immânuðl Kânþ,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在康德去世的1804年,出生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期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1804∼1872)Fðuðrbâch,Ludwig Andrðâs。     1.生平概述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9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它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努埃尔.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时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遗体放在那里就像一个木乃伊。而且他的遗体也确实像一个木乃伊那样被展览: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这个城市的最伟大的儿子。当时天气寒冷,土地冻得无法挖掘,整整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     去世时的康德似乎仅仅是自己的一个影子,临死前的若干年里,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极为衰弱,作为哲学家的康德也只剩下了一个影子,那时德国哲学界的风云人物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人早,他们作为德国唯心主义的领军人物誉满天下。1799年,康德发表了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学之关系”。在这篇封笔之作中,康德对费希特的科学哲学给予的评价是:一钱不值。这是康德作为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从此他就告别了哲学舞台——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后的康德很快就从哲学的影子变成了人类思想天空里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将康德与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奥古斯汀(354-430)并列称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2.人生经历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科尼斯堡(Königsbðrg),他出生时,有“武王”之称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里已经统治了11个年头。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ðþismus)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     1740年,康德进了科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了什么专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听哲学课。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曾说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但是实际上他这是谦虚,因为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口碑都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他发表了第一本著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内容是关于笛卡儿、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五年的家庭教师生涯后康德重返科尼斯堡,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返回家乡后,康德再次进入大学学习。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获得硕士学位,三个月后获得大学私人助教资格,开始教授哲学。在私人助教这个教职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的听课费就成了他的生活来源。因为康德的课很受欢迎,愿意听他的课的学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无忧。     在任助教期间,康德开始经常发表著作。他的论题包罗万象,从自然科学、美学、神学甚至到巫术应有尽有,但贯穿其中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有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称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开始走出科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与哥德和席勒一起成为魏玛古典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教授职位,期间他拒绝了科尼斯堡提供给他的诗学艺术教授聘书。他还拒绝了来自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意在科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家乡,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迁居他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1770年,康德在46岁时终于获得了科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的就任报告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十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潜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学。1781年,他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3、生平和著作年表     1724年4月22日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哥尼斯堡。     1730年 入小学     1732年 入中学     1737年 母亲去世     1740年9月24日 康德考取哥尼斯堡大学     1746年 父亲去世。《论活力的正确评价》一书复印。该书于1749年出版     1747年 康德在安德施牧师家当教师(在古姆比年附近的犹德早村)     1750年 在休里增少校家当教师(在奥斯德罗德罗附近的阿尔恩斯多尔夫村)     1753年 在凯瑟琳伯爵家教师(劳登堡 吉尔西德区)     1754年 回到哥尼斯堡,6月 《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地球是否由于绕轴旋转时发生过变化》;8月 《关于从物理学观点考察地球是否已经衰老的问题》     1755年3月 《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4月17日 提出学位论文《论火》;5月13日 硕士学位考试 ;6月12日 得到硕士学位;9月27日 求职论文答辩。 《对形而上学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新解释》     1756年1----4月 论述里斯本地震的两篇文章和一本书;4月10日 为取得教授职位进行文化答辩。《唯物单子论》     1757年春 《自然地理学讲授提纲》     1758年 1月(至1762年7月)康德-----俄国臣民。春 《运动和静止的新学说》;12月 康德争取基波克死后虚悬的教授职位,未成。12月14日 向伊丽莎白女皇呈交的申请书。     1759年10月 《试对乐观主义作若干考察》     1760年6月 《对丰克先生夭亡的想法》     1762年 《三段论法四格的诡辩》 赫德尔听康德讲课(到1764年)12月 《证明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的根据》     1763年 《将负值概念引入哲学的尝试》     1764年 《对于美好和崇高的感情的的观察》《论脑病》《对自然神论和道德原则的明晰性的研究》     1765年 《关于1765年冬季学期讲课时间表的通知书》     1766年2月 康德被认命为王家图书馆副馆长。《视灵者的幻想》     1768年 《论空间方位区分的基本根据》     1769年 埃尔兰根大学聘请担任教授职务     1770年1月 耶拿大学聘请;3月31日 被任命哥尼斯堡大学逻辑和形而上学编内正教授职务8月21日学位论文《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答辩     1771年 评论莫斯卡提的作品     1772年2月21日 致函赫茨,谈到写作《纯粹理性批判》的构思     1772年 5月 康德辞去图书馆副馆长一职     1775年 《论各种不同的人种》     1776-1777年 论“博爱”的两篇文章     1778年 策特里茨大臣劝说康德,要他转到哈勒大学工     1780年 康德成为哥尼斯堡大学评议委员会成员     1781年5月 《纯粹理性批判》问世     1783年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评舒尔茨所著《道德学入门》一书     1784年 康德购置一所私人住宅。10月《从世界公民的观点撰写世界通史的想法》;12月 《问答:什么是启蒙运动》     1785年1月和11月 康德评论赫德尔的书《人类历史哲学思想》;3月 《论月球上的火山》;4月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1月 《论人种概念的确定》     1786年1月 《对人类历史起源的推测》;春 《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原理》;夏 康德被推选为大学校长;10月 《何谓在思维中确定方向》;12月7日 康德被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     1787年6月 《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出版;12月31日 致函莱因霍尔德,说明哲学体系的三元结构     1788年1月 《论目的论原理在哲学中的运用》;春 《实践理性批判》出版;夏 康德第二次参加校务会议     1789年 卡拉姆金拜访康德     1790年 《批判力批判》出版;《纯粹理性批判》第三版     1791年8月 费希特为了与康德认识,来到哥尼斯堡 ;9月 《神正论的所有哲学尝试归于失败》     1792年4月 《论人的劣根性》     1793年春 《论理性范围内的宗教》;9月 《论格言:道理上可以说得过去,可是实践上却行不通》     1794年5月 《论月球对气候的影响》;6月《论万物的终结》;7月28日 康德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0月12日 康德因为就宗教问题发表意见受到国王申斥     1795年 《永久和平论》发表     1796年 《论灵魂的器官》;6月23日 康德最后一次讲课     1797年 《道德形而上学》发表;6月14日 哥尼斯堡的大学生们纪念康德学术活动五十周年;7月《关于迅速签订哲学上永久和平条约的通告》;9月 《论出于利他动机而说谎的虚妄权利》     1798年4月4日 康德被选为西恩(意大利)科学院院士;秋 《学科间纷争》 《人类学》发表     1799年8月 《关于费希特所著《知识学》的声明》发表     1800年 最后一篇单独发表的著作-----德语立陶宛语词典的跋;9月 耶舍出版康德的《逻辑学》     1801年11 月14日 康德请求解除他科学院评议委员会成员的职务     1802年 林克出版康德的《自然地理学》     1803年 林克出版康德的《教育学》;12月15日 写最后一篇日记     1804年2月12日 康德逝世;2月28日 安葬。5月 林克出版《自莱布尼和沃尔夫以来德国形而上学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