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荣乌高速公路徐水至涞源段第 16 标段 寨头 1#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编织依据 (1)荣乌高速公路河北段徐水至涞源(晋冀界)段土建工程投标文件及其附件。 (2)荣成-乌海高速公路河北徐水至涞源(晋冀界)段第 16 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国家及交通部颁发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4)本隧道的机械配置及本单位的施工技术经验。 工程概况 寨头 1#隧道设计为上下行分离的高速公路长隧道,隧址所在地隶属于保定市易县仓坡 乡寨头村境内,隧道线位内最大标高 762m,最低标高 525m。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 ZK79+873ZK81
2、210 1337m;隧道右线起讫桩号为 ,长 YK79+870YK81+100 1230m。 ,长 隧道左线平面位于R 右 1489+R 左 1120 的曲线上, 坡面设坡率为+%的单向上坡; 纵隧道右线平面位于 R 右 1670+R 左 1120 的曲线上,纵断面设坡率为 +%的单向上坡。 隧址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低山重丘地貌。隧道走向与山体总体走向大角度相交,隧道 通过的山体自然坡度变化。隧道左线进口位于近北北东走向的斜坡处,坡向约 100,山 体坡角约 30-35,右线位于一近北北西走向的小山凹内,山体坡角约 40-45;出口左线 位于近东西走向的小山脊上,坡向约 240,山体坡角约 3
3、0-35,右线山体斜坡坡脚地处 地坎边。山体植被较发育,多为灌木和杂草,有少量杂树。 隧址区域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充分,降水基本适宜,但季 节分布不均匀,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全年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多暴雨, 秋季晴朗寒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多风雪。 区内气温以 1 月份最低,7 月份最高,随海拔高度而有所变化,一般海拔高程每上升 100m,气温下降。最高温为徐水,可达,最低气温为易县山区,为零下。每年最大降雨量为易 县 620mm/年,最小降雨量为徐水 232mm/年。 隧址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中朝准地台燕山沉降带和山西中台隆的结合部位。燕 山沉降带主要为
4、震旦纪及其以后的沉积地层分布区,构造形态以北东向断裂为主,褶皱次 之。山西中台隆起则大部分为前震旦系变质岩系所占据,褶皱发育,断裂次之。从宏观特 征分析隧址区位于一背斜构造东翼部,该背斜部大致处在石胡沟门一线,核部出露底层为 太古界阜平群,南营组、漫山组,轴线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其间有燕山期岩浆岩侵入,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岩层产状较为平缓。背斜两翼基本对称,出露地层分别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岩层 产状平缓,并见次一级的小型复式褶皱,其褶皱方向同样也显示北东-西南方向,并见有 多期岩浆活动和基性岩脉侵入,构造特征较为复杂。线路区,在燕山构造旋回以来,断裂 构造极为发育,断裂
5、多以北东向,北北东向以及近东西向,褶皱构造次之。 地质调查表明隧址区发育有逆断层 F14,与隧道左线相相交于 ZK80+952,与隧道右线 相交于 YK80+944.该断层延伸长度约为 30Km,走向近北北东,倾向西西北,倾角 56,造 成错位,有脉岩贯入对隧道的完整性有一定的影响。 隧址区主要发育的节理产状为 32288、 75、 28、 52、 255 120 96 6543、28163,上述节理均较发育,节理密线密度小,水平延伸可达数米, 微张闭合。 本隧道未作钻孔抽水试验,隧道涌水量采用铁路工程地质手册 (第二版)推荐的 降水渗入公式:Q=aWA Q涌水量,m3/d a降水渗入系数:根
6、据本区情况,取a= W年降水量,取 620mm A隧道通过含水体的地下集水面积(Km2) 涌水量计算成果见表 11 所列,水量计算结果为该段总会水面积下的平均汇水量。 由列表可知,靠近洞口段及洞身段雨季涌水量相对较大,尤其靠洞身段。按照隧道涌水量 分类标准,当涌水量100 m3/d 时,属渗滴涌水,当涌水量100 m3/d 时,属小涌水,本 隧道涌水对隧道洞身有一定影响。 表 11 寨头 1 号隧道涌水量计算成果表 左线右线桩号 ZK79+920 ZK80+127 YK80+132 YK80+896 长度(m) 146 425 356/669 194/367 汇水面积(m2) 3210 934
7、5 7828 4265 Q(m3/d) 本标段内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提高一级设防,本标段的 抗震设防烈度为度。 根据地表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资料可知,隧址区发育的不良地质主要有 WY4 及 BT3。 WY4 位于隧道左线 ZK79+895 处,呈不规则形,长约 30m,高约 20m,受裂隙切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割较严重,虽目前稳定性较差,但有崩塌危险,其位于隧道进口附近,对隧道施工及行车 安全将造成极大威胁,建议清除后加固处理。 BT3 位于隧道右线的洞门右侧 20m 处,崩塌堆积体平面呈扇形,纵长约 80m,顶 部宽约 40m,底部宽约 6080m,顶面
8、高程 560m,底面高程约 520m,高 40m,主崩方向 130,崩塌体由块径 125m3 的花岗石块体组成,总崩塌体积约 2000m3.该崩塌体稳定性 较差,影响隧道施工及行车安全,建议清除后进行防护加固处理。 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设计行车速度:100km/h。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 级 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 限界净宽: ;限界净高: 5.0m; 内轮廓净高: m; 内轮廓净宽: m。 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数量 备注项目 单位 左线 右线 挖方 m3 浆砌块(片)石 m3 洞口工程 明洞工程 洞身工程 洞身辅 助措施 C20 喷射砼 植草防护 C25 防水砼 C25 砼 钢筋 洞顶回填 开挖 开挖 开挖 开挖 喷射砼 C25 砼 C25 防水砼 C15 砼 钢筋 中空锚杆 砂浆锚杆 工字钢及配件 F108 无缝钢管 F127 无缝钢管 m3 m2 m3 m3 Tm3 m3 m3 m3 m3 m3 m3 m3 m3 TmTT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