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人·自然·城市
——杭州市吴山广场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1 设计理念的纠偏:从当前城市广场设计的不足谈起
城市广场,自在古希腊诞生时起,历来就是人们进行生活行为与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更是增强与美 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景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是展现城市生活模式与社会文化 内涵的舞台。近年来,城市广场建设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从城市的领导层到普通市民对 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现实需要和对美丽宜人的生活环境的 渴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建筑文化的渴求。纵观当前众多的城市广场作品,其中不乏成功的启示,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不足有:一,政治象征与亲和力的不平衡。许多城市广场建设于市政 府之前,谓之市民广场或市政广场,规模巨大,尺度惊人。它们更多地反映了政治的象征,而失之于对市
民的亲和力;二,日常生活行为的满足与重大事件的满足的不平衡。 大而空"的城市广场为极而少之的 "
重大事件(集会、庆典等)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而失之于对市民日常生活行为的满足 ;三, "硬质
景观"与"软质景观"的不平衡。表现在不顾气候条件,片面追求"硬质景观" 而忽视绿地林荫之类的 ,
"软质景观" 四,公共性空间与私密性空间的不平衡。表现在大多数城市广场缺少私密性的空间。 。
以上不足,反映了当前城市广场的设计理念的偏失,因此有必要对之进行重新疏理。在吴山广场的设 计中,我们坚定了以人本信念、城市整体原则和设计结合自然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人本信念,强调"城市
空间是市民生活的容器" 。城市广场设计应尊重各年龄段、文化层次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创造宜人的空 间尺度和空间环境。城市整体原则,强调城市广场是城市整体空间体系、环境景观体系的一员,要从整体 出发考察广场在城市中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保证城市文脉的延续性。设计结合自然的理念,强调广场
设计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和地貌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
2 设计理念的深化:广场定位
2.1 现代城市广场的四要素
设计,总是涉及事物的功能、形象和涵义等内在属性。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物质环境中的特定元素,还 有一个重要属性,即地点,或称环境。环境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指由一切自然要素和人工要 素构成的物质环境,是显性的。后者指由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构成的人文环境,是隐性的。实际上, 环境因素对城市广场的功能、形象和涵义等内在属性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笔者把环境、功能、形象和
涵义并称为现代城市广场的四要素。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2 吴山广场区位(图 1)
吴山广场位于杭州市旧城区南部,吴山北麓,延
安路南端对景位置,周边配置展览馆、科技馆、博物
馆、图书馆等文化建筑。整个规划区约 8 公顷,其中
广场用地约 2.90 公顷。基地属不规则山地,地形由东
南向西北倾斜,中部与西部较平坦,相对延安路高差
图 1:区位图
为 1.2m-- 。 19.8m
2.3 吴山广场的定位
城市广场的定位,其实就是对其环境、功能、形
象和涵义的正确把握。定位的起点是对环境的分析。 定位过程要求反映以人本信念、城市整体原则和设计
结合自然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1)环境:吴山广场位于杭州旧城区南部,吴
山北麓,延安路南端。南部毗邻"吴山天风"景区, "武 林广场——延安路——吴山广场——'吴山天风'景
区"将成为杭州最富魅力的城市中轴。广场东侧,河坊街东段的中山中路、大井巷为传统商业步行街区。
广场西南侧为市级旅游公建和住宅。
吴山是形成杭州"半是城市半是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形态的重要元素。又因吴山契入市区, 而与市俗生活息息相关。独特的区位和杭州六朝古都的历史,赋予了吴山地区丰富的商业经济和民俗文化 的内涵。有专家断言,吴山地区已成为杭州唯一能整体体现历史文化风貌的地区。吴山"路近、山低、石
奇" 泉洞多,景观和旅游资源丰富。 吴山天风"作为新西湖十景之一,是以风景、古迹为基础,以历史
, "
文化、民俗文化为中心内容,集自然景观、吴越文化和杭人时尚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区。景区内的城
隍阁,高约 40 米,是杭州城市景观线中新的标志性景点,其地位与保俶塔、原雷峰塔相当。
(2)功能定位——集旅游、休闲与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城市级广场:功能对应使用。使用涉及使用对
象和使用内容。使用对象反映于城市广场,就是广场的服务等级:如城市级、社区级与组群级之分。吴山 广场作为杭州城市中轴的重要端点,将与轴线另一端的武林广场以及城站广场构成市区三个主要的城市级 广场。从使用内容来看,吴山广场未建之前,武林广场载负了大多数的广场功能。然而广场周边道路(环 城北路、体育场路)交通负荷极大,不利于大中型文化公益活动的开展。因此这类功能有必要向吴山广场 转移,武林广场将主要以城市商业办公中心广场的形象存在。吴山周边交通量小,并富于旅游资源和民俗 文化资源,由此我们把吴山广场定位于集旅游、休闲与文化活动为一体适合市民活动的文化活动型广场。
(3)形象定位——自然山水型广场:根据城市整体原则和设计结合自然的设计理念,吴山广场的形 象塑造,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协调城市界面与吴山山体的关系。二,设计结合山地环境,处理好广场的
空间尺度和空间环境,并达成广场与自然的共生。吴山"路近、山低、石奇" 符合西湖山水小、秀、灵 ,
的内在品质,吴山广场的整体形象应能反映自然山水型广场的特征。
(4)涵义定位——历史文化型广场:吴山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吴山广场的整体设计应能体现该
地区的人文特征,特别是吴越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表达。当然广场本身是时代的产物,应有时代的特征。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3 设计理念的表达:从广场定位到方案设计
3.1 环境观念的表达
(1)广场主体的西移:从吴山广场的区位环
1-文化广场 图 3:广场鸟瞰图跌水台阶、水池 13-
境分析可知,吴山是典型的"城中山" ,因其契入
市区,而形成城景相依的独特景观。如何协调城市 界面与吴山山体的关系,是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 题。为了保证延安路城市中轴对吴山山体的通视 性,突出吴山在城市中的区位特征,设计中把广场 主体置于基地中较平坦的中部与西部,偏离城市中
轴。
2-绿荫广场 3-公益广场 4-休闲广场
5-展览馆前广场
6-二级瀑布
7-舞台 8-水池
14-灯塔
15-架空长桥
16-吴山生活主题雕塑
17-二级跌瀑
18-喷泉、水池
19-花坛
20-"吴山天风"石刻
(2)广场空间的"化整为零" 一方面,吴山 :
广场作为杭州主要的城市级文化活动型广场,客观 上需要适合城市整体空间体系的大尺度空间。另一 方面,因广场毗邻"吴山天风"景区,只有小尺度
9-九井阵、涌泉
10-旱喷 11-碑廊
12-跌瀑、水池
21-草坪
22-地面铺装图案
23-地面停车场 24-地下停车场
的空间才能反映西湖山水小、秀、灵的内在品质。 不规则的山地地形同样不适合大尺度空间的构造。 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方法是,把广场空间化整为零: 利用地形高差,把广场主体分割成多个尺度较小的 分区广场,并通过小尺度空间的串插与交融,形成
与城市整体空间体系匹配的大尺度空间。
(3)广场形态——山地特征的表达:考虑到山地的环境和自然
山水型广场的定位,广场采取了自由布局形态,分区广场的高差设置
顺应了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的地形。线型上,采用规则线型(圆形、弧 形)和自由线型(折线、自由曲线)相结合的手法,自由中见法度。
图 2:广场总平面图
图 4:线型分析
并多用不规则折线型台阶,以表达山地特征。 图 4) (
(4)广场与"吴山天风"景区的联系:吴山广场南部毗邻新西
湖十景之一"吴山天风"景区,因此,吴山广场又是吴山立体旅游的
北面门户。设计中通过保留多条原有上山步道,与各分区广场相接, 以加强广场与景区的联系。并以延安路对景位置的"吴山天风"石刻,
突出广场作为景区的起点与集散地的区位特征。
3.2 功能布局
城市广场,常被称为城市的"客厅" 应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市民的多样化活动需求。根 ,
据广场的功能定位,吴山广场把不同的功能分区组织,形成多个功能活动空间:文化广场、绿荫广场、公
益广场、休闲广场和展览馆前广场。 图 2、图 5) (
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