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韩国留学生与国内学生择偶倾向的对比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两国男女大学生择偶的异同,发现大学生总体
择偶特点为注重精神因素,看轻物质因素,倾向于自身和对方资源互
补;男女择偶模式仍然呈现传统的"男高女低"的趋势;韩国学生比
中国学生更在意家庭的影响。
【摘 要 题】环球视野
【正 文】
2003 年 10 月国务院颁布的新《婚姻登记条例》 ,按照新条例内容,
只要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男女都可以申请结婚。此后,教育部于 2005
年 3 月 29 日公布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废除"在校大学生结
婚就退学"的规定,取消了与目前国家基本法律不一致的特殊规定。
由于婚姻及性观念不断开放,取消该规定可能导致在校大学生结婚的
数量迅速增多,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切实需要深入了解目
前大学生关于恋爱和将来结婚的有关心理。对于择偶取向跨文化的比
较而言,文化的排他性是影响选择与谁结婚的因素之一。不同的文化
价值观使得各种族之间择偶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多元文化的
国家里,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一些。
一、研究方法:
1
问卷结构。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 研究主要考察横纵两个因素:
其一为适配性,分自我评价(自我特点或优势的评价)和择偶条件(对
配偶的要求)两个维度;其二为婚姻影响因素,分为个人(自己或配
偶的特点或优势) 、家庭(家境、长辈态度及与之相处)和爱情(对婚
姻态度,感情的持久性等)三个维度。问卷分为两部分(按照对象因
素划分) ,第一部分是为自我评价,从婚姻影响因素的三个方面测查,
共 15 道题目;第二部分主要为择偶条件(其中也包括自己和对方的比
较) ,同第一部分类似,从三个方面测查,共 34 道题目。全卷共 49
题,并在问卷最后让被试选择个人信息。
被试选取。北京师范大学中韩学生 155 个有效样本。本次调查的被试
的个人情况参见下表。
表 1 被试抽样分布国籍 性别 频数 百分比
中国 男性 28 18.06
女性 51 32.90
韩国 男性 37 23.87
女性 39 25.16
问卷施测。 采用自制的 北京师范大学中外学生择偶倾向调查》
《 问卷,
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生和韩国留学生的择偶倾向进行调查。
二、结果分析
2
适配性的差异比较。从适配性角度来看自身评价和择偶条件的差异,
如图 1 和表 2 所示:
各项特质
图 1 不同对象在各项特质上的描述统计
表 2 不同对象的各项特质的差异比较
T值 T值 T值
经济条件 2.573* 勤奋 -5.735*** 擅长家务 -2.623**
相貌 1.768 主见 -2.776** 坦率 -4.534***
善良 -1.379 乐观 .301 对爱情的态度 -3.763***
体贴 -3.675*** 不良嗜好 12.452*** 人生规划 -2.156*
浪漫 -.532 宽容 -2.730**
注:.01<p<.05*,.001<p<.01**,p<.001***。下同
由上面图表可以看出,在考察的 14 个项目中,自我评价和对配偶的
要求只有在相貌、善良、乐观、浪漫四个条件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被
试认为自己好的条件上要求对方也要好,要配得上自己,而自己差的
方面也不太要求对方有多好,能过得去就行。在这四个条件上,被试
在意的是两人是否能够般配。
在其他条件上则有显著性差异。这其中又分为两类:一种是自身的条
件不好,从而要求对方在这方面能比自己更好,在某种程度上给予自
己缺失需要的满足,尤其在非物质方面表现得比较明显,比如勤奋、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