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
(一) 银行风险
在银行和贷款者之间有着契约,贷款者到期必须连本带利归还银行。
银行和储户之间也有契约,到期之时银行向储户还本付息。可是,银
行两边的契约的 "硬度" 不一样。 银行和贷款企业之间的契约比较 "软" 。
企业还不出钱来,银行只能靠法律手段逼债,万一贷款收不回来,只
好等这家企业破产之后多少拿回来一些。我国的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
的关系就更软。国有企业还不出钱来而银行一筹莫展的事情已经司空
见惯。可是银行和储户之间的关系就"硬"多了。除非银行破产,否
则储户完全有权力拿回属于自己的资金。在某种意义上,银行把许多
家企业经营风险集中到了自己身上。
银行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风险:
(1)信用风险:即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
(2)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所面临
遭受损失的风险;
(3)利率风险: 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所面对的风 指
险;
(4)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
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
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了其盈利水平的情况;
(5)操作风险:主要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
(6)法律风险: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同预计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
(7)声誉风险: 该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 违反有关法规和其他问题。
银行不能不发放信贷,可是,只要资金出了银行的大门就有收不回来
的风险。从理论上来讲,绝对避免坏帐是不可能的。坏帐是银行经营
的风险成本。在正常情况下,银行应当用自身的利润来冲销坏帐损失。
只要银行能够保持资金的流动性, 资金流通链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麻烦。
可是,如果银行的呆帐、坏帐越来越多,甚至资不抵债,总有一天这
个问题会被揭露出来。一旦有一家银行失去了资金流动性,就会导发
金融危机。
由于信息不对称,在这家银行储蓄的老百姓往往最后得到消息。当老
百姓得知他们的血汗钱有可能被银行给赔掉了,他们的反应非常简单
干脆:尽快把自己的钱取回来。由于任何银行都必然把相当一部分资
金发放中期或长期贷款。没有一家银行能够立即全部返回所吸收的存
款。如果众多的储户一涌而上挤兑,马上就把这家银行搞垮了。银行
关门势必拖跨许多相关的企业。由于银行之间存在着各种业务联系,
一家银行出现的挤兑风潮很快就会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结果,金融
风暴的冲击一波连着一波,最终酿成一场社会风暴。
由于存在金融市场失灵的可能,一旦某个金融机构出现危机,即使政
府出面干预也未必能够挽救这个机构破产(例如英国的巴林银行)。当
大规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即使国际力量联合起来也未必能够制止危
机的蔓延(例如墨西哥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债
权、债务关系非常复杂,一家金融机构出现的危机会牵连到其他金融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机构,例如,1974 年英国由于房地产景气消失而出现银行业危机。日
本在 90 年代由于泡沫经济崩溃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 一家金融
机构出现危机会损害公众对整个金融体制的信心,发生挤兑。例如,
墨西哥和泰国金融危机。这种负的外部性在区域金融危机中表现得非
常严重。[2]
银行业务的本质决定了它需要承担各种类型的风险,因此了解这些风
险并确保银行能妥善地计量和管理风险是银行监管的重头戏。
(二) 金融监管的目的
银行的风险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要比其他产业部门高得多。银行的自
有资金在其全部资产中只占很小的一个比重。当银行放贷、投资的时
候,主要是在拿别人的钱做生意。按照国际标准,银行的自有资金应
当不少于 8%。也就是说,银行中 92%营运资金都来自于存款和借入资
金。如果银行的坏帐超过了资本金,以后再赔钱的话实际上是在亏损
别人的钱。因此,一旦储户知道银行坏帐很高,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
他们势必会尽快提出自己的存款。如果大量客户挤提存款,将使银行
迅速丧失资金流动性。
一般企业亏损倒闭只不过影响与这个企业相关的员工,可是,银行出
现问题就会影响到相当多的民众,甚至破坏社会稳定。危机蔓延的程
度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不同部门是有差异的,但以银行领域最为严重,
这一点已经得到公认。Fama 认为,如果单单从事资产管理,货币兑换
和支付的话,根本不需要对银行业进行大规模的监管。但是,由于银
行还进行着把非流动资产转化成流动负债,通过监督贷款和信号传递
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