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情感教育探索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
灵的情感过程。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
重要的中介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双方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
系统,则极容易完成教学目标,反之,如果双方感情交流出现障碍,
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情
感教育,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那么,在思想
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呢?在教学
实践中,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环节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
教学效果。
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在"理"字上下功夫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常识课, 但其教材的编写也遵循了一定的规范
性和内在逻辑性的原则,因此,我们在教学们中就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从教材的逻辑结构上,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上,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层
次水平上,尽可能地把知识、道理讲清、讲透,不给学生留下疑惑和
不解,而不是只停留在教学生画条条、背条条上。只有这样,才能增
强知识的可信度,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听懂,心服口服,进而产生对
该门课程的"认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求知识的
求知欲,从感情上能把思想政治课真正当成一门科学而严肃认真地去
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就容易统一起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
标才能真正实现。
教学内容上在"新"字上想办法
1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一个人有即
使有再丰富的知识、再发达的智力,都要依赖情感的力量,否则,就
不能形成乐观进取的态度,也难以付诸创造、开拓行为,因此,在思
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在传统
的政治课教学中,由于教材中抽象的理论概念很多,加之教材编写的
滞后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又缺乏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仅停留在对书
本知识的划杠与记忆上,而不注重结合新的形势,及时增添时代性的
内容,不仅理论与现实脱节,而且很难培养学生积极的愉悦情感,严
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难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教学内容的重新
整合,即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必要的补充,根据时代形势的发展变
化和需要,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容,拣取一些学生所关注和感兴趣
的事件和典型事例,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同
时,又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
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体验,更好地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课堂活
起来。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也就易于形成,
学生也才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也就能按照老师的教学计
划和教学要求进行,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才会圆满完成。
教学方法上在"乐"字上动脑筋
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参
与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思想政治课由于理
论性强,和社会现实生活及时事政策联系紧密,学生要学好并不容易。
2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灵活多变和形式多样
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和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
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自
我教育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
学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在活动中,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培养学生能力在"用"字上做文章
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理论联系实际本来就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指导方针,然
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指导方针却未能得到实质性的贯彻落实。在
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抽象的讲解过多,从概念到原理、空
泛而枯燥,而对现实问题不是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就是避重就轻、
轻描淡写的现象,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任何人的学习都带有明
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 无用不学"无可厚非。这正如一杯水摆在口渴 "
人的面前,会给他带来愉快,那是因为他需要;同样,一杯水摆在口
不渴的人面前,他会无动于衷,如果强迫他喝就会造成不愉快,甚至
敌对。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必须把握思想政治课
的特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学"和"用"上做文章,引
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高一
《经济常识》中有关"价值规律"这一内容时,我并没有先解释书本
理论,而是组织学生到商品市场和几家企业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在调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