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234|2023|09建筑学摘要:当下中国的乡村振兴建设如火如荼,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乡村风貌,批判的地域主义变得更容易被接受,这种策略似乎是使位于特定地点的项目合理化的一个基本正确的方法。然而,批判的地域主义往往只考虑如何在同一层面平衡建筑的现代性与乡土性,而忽视了现代性和乡土性都与特定的和适合的功能密切相关,这也意味着在建筑实践中,不同的元素可能存在于不同的部分,组合在一起甚至产生拼贴式的效果。文章希望以位于云南的建筑师赵扬的乡土建筑实践为切入点,分析其是如何超越批判的地域主义藩篱,通过积极的思考和实践,借用现代性的设计策略将乡土性抽象化,进而为未来中国的乡土建筑实践带来新的启发。Ab
2、stract:With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full swing in China today,critical regionalism has become more acceptabl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apidly changing rural landscape,and this strategy seems to be a fundamentally correct way to rationalize projects which located in specific locations.However,critic
3、al regionalism tends to consider only how to balance modernity and vernacularity at the same level,ignoring the fact that both modernity and vernacularit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pecific and appropriate functions,which also means that in architectural practice,different elements may exist in differe
4、nt parts,when combined together it may even produce collage feature.Taking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al practice of Yunnan-based architect Zhao Yang as an entry point,this paper hopes to analyze how he transcends the barriers of critical regionalism and abstracts vernacularity through active thinkin
5、g and practice,borrowing modernity as a design strategy,thus bringing new inspiration for future vernacular architectural practice in China.关键词:批判的地域主义;抽象的乡土性;乡土建筑;赵扬事务所Keywords:critical regionalism;abstract vernacular;rural architecture;Zhao Yang Architects文任晓涵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楷文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DOI:10.19875/ki.j
6、zywh.2023.09.013引言地域主义可以理解为建筑与乡村当地自然、传统文化、经济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的特定关系,它更注重形式背后的本源,这意味着建筑师应该创造新的形式来应对当下的时代,而不是一味地关注和模仿传统的形式。批判的地域主义则是更高一级的地域主义,它能够很好地平衡当地的地域性要素和现代主义要素之间的关系。乡土主义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保守的态度,即如何继承传统的文化、技术、物质和生活方式;另一部分是诠释态度,这意味着乡土主义是一种鼓励乡土建筑以新的和现代的功能发展的方式。本文希望阐释的抽象的乡土主义可以解释为更现代的乡土主义,它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式来表达现代的价值、文
7、化和生活方式。与批判地域主义建筑试图在现代与地域之间寻找平衡不同,抽象的乡土主义试图将现代与乡土置于建筑不同的功能部位,进而产生一种拼贴式的新乡土建筑风格。云南建筑师赵扬的乡土建筑实践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国内日渐兴起的乡建热潮中独树一帜1。1 赵扬与当代乡村建筑实践柯林罗认为城市具有拼贴性和抽象性,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历史和城市是不稳定的,而且一直处于变化当中,城市的发展和演变是在历史的记忆和渐进的城市积淀中所产生的城市背景上进行的,因此每一座城市都是不同时代的、地方的、功能的、生物的要素的叠加。相比于城市,乡村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呈现出的是长久的简单性、非流动性和地方性。在现代化之前,乡
8、村中生活的人及其宗族大多世世代代定居于此。他们的时间观是循环式的,而非前进式的,因此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气候和春夏秋冬的四季循环,房屋依此而建造,以满足遮风避雨的需求,再加以简单的地方性装饰。因此,乡村最终呈现出的是一种地域间存在的差异,但在某一特定地域内具有有机统一性的特征。依据乡村的这一特征,当代的大多数乡村建筑实践往往采用一种地域主义的设计方法,即从地域景观和历史中提炼出母题和灵感,包括建筑的形制、建造的材料与方式、空间原型等,以使新建筑融入乡村固有的有机统一性。在这一层面的基础上,一些建筑师也会更深入地采用批判地域主义的视角,优化和挖掘乡村建筑内核,实现新建筑与老建筑的和谐共存。这同时
9、也是一种乡土主义的设计方式,因此可以说传统的乡土主义中暗含统一性。赵扬是扎根于云南大理进行建筑实践的中国青年建筑师,建成项目以乡村建筑为主。赵扬有着丰富而多元的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师从张轲、妹岛和世两位知名实践建筑师,并受其深刻影响。必须承认的是,作为一名实践事业刚刚起步的建筑师,赵扬很难说有着固定的设计手法与风格。据他自己谈到,他也仍在探索中国建筑实践的可能性,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扎根于乡村的理由,因为在乡村,一切都处于萌芽状态,未被定义并且拥有着未知的可能性。但赵扬的乡建实践中还是透露出一种独特的乡土主义特征,一种有别于上文所提到的统一性的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也可以一
10、定程度上被解读为乡村建筑的拼贴性,它来源于空间原型的并置、乡土的抽象性表达以及日常性的再现。从本质上讲,这来源于在张轲、妹岛和世和巴瓦等建筑师共同影响下的赵扬对人具体空间体验的重视,而非对乡村建筑形式的执着追求2。2 抽象乡土性的本质及其来源要想理解这种抽象的乡土性以及为什么这种特征在赵扬的实践中具有生动体现,必须首先定义其于实际建筑空间中的呈现方式,并结合赵扬的教育背景和实践背景来具体分析。乡土主义中的抽象性包括物质空间层面的和体验层面的,物质空间层面的抽象性比较普遍,即用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如体量操作、功能布局,去再现传统的空间原型、建构方式、材料表现等等,在这种再现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特征
11、被重组、模糊与提炼,随之便产生了抽象性。这种物质空间层面的抽象性见于大量乡建实践,赵扬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但不具有独特性,本文想讨论的是赵扬乡土主义设计手法中所特有的体验层面的抽象性。这种体验层面的抽象性,从本质上讲来源于设计师从空间使用者角度出发进行的空间规划。高度城市化之后,产生了两大类需求,城里人对乡村生活体验的需求以及村民对更加现From Critical Regionalism to Abstract Vernacular:The Uniqueness and Inspiration in Rural Architecture Practice of Zhao Yang Archit
12、ects从批判的地域主义到抽象的乡土性赵扬建筑事务所乡土实践中的独特性与启示040代性日常生活的追求,两者看似互不相关,其实对空间的诉求存在矛盾与重叠,再加上其中对乡村生活的体验又包括了多个层面,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劳作、宗教等等,如果把这些放在一起考虑,体验层面的抽象性需求就自然而然产生了。通常在城市背景下的实践中,如博物馆、美术馆等,建筑师会从人的空间体验角度出发考虑空间设计,这往往是因为城市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带给建筑师多样的选择。但转向乡村之后,大多数建筑师又把设计方式局限在了地域主义上,因此抽象性在乡土主义中往往是缺失的3。赵扬的乡土主义中所体现出的抽象性,一定程度上受到张轲与妹岛和世的
13、影响,这两位建筑师突出的共同点就是形式不是他们设计的出发点,他们首先思考的是建筑作为环境本身的塑造方式以及人在这一特定场所中所获得的体验,形式随后自然生成。赵扬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先进入了张轲的标准营造事务所进行建筑实践,并成立了自己的分工作室,因此张轲是他实践道路上的第一个老师。张轲的设计通常呈现出的是一种不规则的平面布局,给人一种他非常注重几何和形式的错觉。从哈佛大学毕业后,赵扬参加了劳力士资助计划并成为了妹岛和世的门徒,共同进行气仙沼市共有之家的设计。妹岛和世非常注重塑造建筑作为环境本身,即如何让建筑更好地与周围环境融合,同时又具有公共性,为更多人可用。在气仙沼市共有之家的设计过程中,妹
14、岛和世对赵扬作品的评价很少直接涉及建筑学专业语境,而是更多地从居民如何体验和使用海边的这一公共空间入手进行讨论,一步步地进行引导,才促使设计方案从最初的“有点形式化”变成了“一个贴切的房子”。同时赵扬的实践环境也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理的旅游化发展和建设基本上是伴随着赵扬扎根于大理开始的,也正是这种进程将大量的游客带到了大理,产生了一系列服务业需求和空间需求,这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与融合,乡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转型,也因此为建筑的实践带来了诸多潜力和可能性。从赵扬早期在哈佛大学读书时远程进行的三个未完成的大理项目中可以看到,当时他的关注点和设计手法跟大部分建筑师一样,也在于
15、一种形式层面的地域借鉴。这一是因为远程做项目没有为他带来深入场所的真实感;二是当时的苍山下、洱海边散布的是有机统一的民居,而当大理逐步走向商业化,洱海边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民宿、咖啡厅与游客,赵扬也就开始抛去形式的桎梏,全心全意投入到对人体验的塑造上去了(图 1)。3 赵扬实践中抽象乡土性的体现3.1 乡土主义的隐喻与象征赵扬乡建实践中抽象的乡土性的体现,首先来源于其建筑中对乡土主义的隐喻与象征,而非直白的形式表达。大多数情况下,乡土主义停留在对具象物质空间层面的探讨。例如关注空间原型和建筑形式,在作为外部空间的村落和自身内部空间两个层面实现空间的统一性与连续性;再比如关注地方性材料的运用和传统
16、建构方式,或者对具有文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细部和装饰进行现代主义手法的表达。这种方式可以在物质空间层面实现新旧的统一与和谐,也最容易直接被村民和游客体验与感知。但从更广义的语境下来看,乡土主义与乡村不仅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内涵,还包括深深扎根于此的人们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抽象精神层面。因此,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对这一层面的乡土特征与体验进行提炼和总结,再与物质空间的营造相结合,把原本独立于建筑之外的意义与要素赋予建筑空间本身,就产生了一种实际体验上的抽象性。这在赵扬设计的尼洋河游客中心中就有很好的体现4。尼洋河游客中心位于西藏,但从形式上看其并没有直接借鉴西藏传统建筑,而是被流线、功能和场地限定
17、出来,紧紧地依附于场地,通过形体和空间的几何特征把建筑和环境联系起来。在乡土主义层面,整个工程采用并发展了西藏民居的传统建筑技术。到这一步,所有的操作都与实体空间与直观感受相关。之后赵扬为几何式的空间赋予了多种色彩,颜色是西藏视觉文化传统的重要元素,出现在西藏传统民居、装饰、衣着服饰、宗教建筑甚至是自然环境中。并且每一种颜色都具有其象征意义和常出现的场景,如红色和黄色多出现于寺庙,蓝色象征着天空。建筑被色彩赋予了一层地域文化层面的抽象象征性,人在这一空间中感受到的不再仅仅是其本身,而是颜色背后隐喻图 1陈宅效果图/赵扬建筑工作室(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图 2尼洋河游客中心鸟瞰与内部空间/赵扬
18、建筑工作室(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041234|2023|09建筑学参考文献:1赵扬,柳亦春,陈屹峰,等.演进中的自我 柳亦春、张轲、陈屹峰、赵扬对谈J.时代建筑,2013,(04):44-47.2赵扬.造一所不抗拒生活的房子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3朱金良.当代中国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研究D.同济大学,2006.4赵扬,付蓉.赵扬:材料和构造的态度J.城市环境设计,2010,(06):98-99.5赵扬,陈玲,孙青峰.尼洋河游客中心J.城市环境设计,2010,(06):100-103.的生活、宗教与自然,即建筑所处的更大范围的环境,通过这种色彩的联想,对乡土的具象体验与抽象体验
19、被拼贴在了一起5(图 2)。3.2 空间原型的转译这种抽象乡土性的体现还来源于其对空间原型的转译,而非生搬硬套。传统乡村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为了适应地域气候和地方建造条件而形成了某种固定的空间形制和类型,如四合院、碉楼、窑洞、吊脚楼等等。建筑师在现代乡建实践中常常借鉴这种空间原型。一是采用这种空间原型可以使新建筑更好地融入地方统一性;二是空间形制往往与人的体验相关,对传统空间原型的再现可以还原人的真实气候体验和生活模式体验。也正因如此,大多数的现代乡村建筑实践往往是对某种空间原型的直接沿用或者稍加抽象化的表达。在赵扬的既下山酒店设计中,则体现了对传统空间原型的转译,得益于这种转译,在传统的空间体验
20、之上又被叠加了一层抽象的、超脱于建筑自身功能的错位的体验,拼贴性也在这种错位之中得以被感知。既下山酒店是对传统藏式民居碉房的改造(图 3)。藏族的碉房是我国防御性居民类型中的一种,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青海区域。藏式碉房的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为方形平面,如尺寸较大,则通常在中间设一小天井,用来采光和通风,也因此产生一种围合式居住空间。天井空间就是这个项目中的空间原型,但赵扬并没有像大多数建筑师一样试图还原或强化天井空间的传统体验方式,而是用一种抽象的手法重新定义了天井空间。建筑的天井被一个新建的柔性金色曲面顶棚覆盖,并通过依附于一侧墙面的形式,凝练的连续折返跑楼梯引领人们拾级而上。自此,天井空
21、间的日常性被削弱,进而转换成了一种教堂式的穹顶空间。天光不再是直接地通过天井进入建筑内部,而是通过穹顶般顶棚的反射,带着金色的光辉洒满整个空间。金色同时也是一种藏传佛教的抽象隐喻,而这具有极强形式感的楼梯,以更陡的姿态承载着人的攀登动作。自此,建筑的居住功能与日常性被解构并与宗教感融合,因此它抽象性地转变为了供奉山神的庙宇,影响着朝圣者面对雪山的姿态和心态。空间体验者在这种空间原型的转译中得到了一种全新的、交织的空间体验,也是一种抽象性的空间体验(图 4)。结语在大多数情况下,抽象性以及产生抽象性的拼贴手法是属于城市的,乡村的特征更多的是一种有机统一性。但随着近几年中国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进和乡村
22、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宿、咖啡厅和服务于游客的建筑设施出现在了乡村中,同时资本、政府和居民等多方力量也开始共同对乡村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着影响,乡村的抽象性已经在这种变化中无形地产生了。赵扬扎根的大理正是在这种变化漩涡的中心逐步发展的,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实践项目的把握,同时来源于他的两位导师张轲与妹岛和世,对人本位空间体验的重视也使其更多地关注于参与乡村建筑体验的人对场所的诉求,而非单纯的建筑形式。在对乡土主义的隐喻与象征以及空间原型的转移中,赵扬实现了对乡土主义中抽象性的表达,进而完成了对批判地域主义的超越,带给无数从城市前往乡村的体验者们全新的、抽象的、陌生的而又似曾相识的感受。同时这也并不是他设计风格的定式或终点,在日益变化的乡村建筑实践环境下,他也仍在探索。图 3梅里雪山既下山酒店外景/赵扬建筑工作室(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图 5梅里雪山既下山酒店天棚与中庭轴测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4梅里雪山既下山酒店天棚与中庭透视图/赵扬建筑工作室(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