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忆读书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二、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三、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四、教学方法:教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时数: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介绍作者
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教师针对学生介绍的情况再介绍,学生认真听记,初步了解冰心。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
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尽快抓住阅读要领,带着问题读课文。(这一步通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完成,主要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朗读。要求读准读顺。朗读中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和词义。
重点词语:悬念 笸箩 酷爱 消遣 津津有味 若有所失 人情世故 索然无味 风花雪月 自已
3、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4、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由“读书好”引到应“多读书”并要“读好书”。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参考问题: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2).“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5、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抢答问题的形式,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
问题设计如下:
1)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2)读书有什么好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
3)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见文中批注)
4)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见文中批注)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后明确:
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6、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给课文分层次,怎样分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指名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议论。
注意:学生对分段的出发点不一,分法也不一,只要理由充分,思路正确,教师应该予以肯定。教师的分法供学生参考。(见板书设计)
四、小结本节课,教育学生:
本节课我们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谈读书》的一些观点,希望同学们课下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比较观照自己的读书情况,认真体会读书的好处。
作 业:
1.课后“字词积累部分”,解释,并抄写三遍。
2.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给冰心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简介。
第二课时
一、师生座谈
教师由冰心的话引入交流座谈会。
1.教师启发提问: 冰心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学生交流发言,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意在复习昨天内容)。
2.教师启发提问:读书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发言,谈读书体会。
学生自由交流读书的好处。
3.教师启发提问:冰心奶奶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有许多好处,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读书的好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请各位同学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交流,小组交流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二、整体把握全文主旨,深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特点。
1.教师由学生刚才的交流进行总结,导入提问: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明确: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告诉我们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读书与我们的成长有许多好处,要认真读书。
2、围绕着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请抓住关键词,从中概括第2段至第13段的思想内容要点。(这一步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思想内容要点:⑴读书好。这是全文的重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读书能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⑵多读书。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⑶读好书。作者说,她“会挑选、比较”。
3、教师就本文的语言启发提问:关于读书,家长、老师平时也多次教导我们,你认为冰心的说法和家长、老师的说法,哪一个你更好接受?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揣摩、品味本文的语言。(完成练习三,见课文批注)
归纳:冰心的语言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别人,语言简洁亲切,如话家常,把道理寓于生动的叙述中,使人容易接受。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思考、探究:
1. 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2. 就你个人的体会而言,你认为读书有什么好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发言。各大组派代表或自由发言。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选择书,怎样读书?
四、 教师引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
教师启发提问:
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读书心得,各位同学也交流了自己的体会,大家能不能结合自己的情况,制订一个本学期的读书计划呢?
学生分析自己读书现状,制订读书计划(当堂写出,200字以内)。
教师指名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计划。
五、 课文阅读训练(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一)教师针对课文难点启发提问:
.你对课文提到的以下作家有所了解吗?请你按照题意,起来给大家讲一讲。
1.读作品,写作者: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聊斋志异》 《红楼梦》 《茶花女》
2.看作者称呼,写出作者、时代,并各举出一篇作品:
柳柳州 李长吉 李易安 岳武穆
(二)阅读课文下列片段,回答有关问题(课件展示)
“我自从回认字后不到几年……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P2-3
1. 第一段中,“不是……而是……”突出表现了什么?
2. “我”为什么常常“含泪”上床?
3.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意义。
(1) 我只好带这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2) 我决定咬了牙……
4 “……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三)填空组词(或成语):
人情 故 然无味 津津有 一知 解 兴亡盛 不能自
风 雪月 气愤填 官 民反 无病呻 自作 情 心动神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六 总结本节课内容,教育学生:
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读书心得,各位同学也交流了自己的体会,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与书为友,与名人交游,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
七、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完成“课堂阅读训练部分”的作业。(交老师)
2.课外作业:A.将自己本学期的读书计划写在日记本上。(先后交家长、老师审阅)
B.课下搜集、摘抄岳飞的《满江红》一词以及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并任选其一背诵。(早读抽查)
附:板书设计
忆读书
冰心
能感染人、陶冶人
读书好 能扩大知识面
有助于写作
读书体会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多读书:从七岁开始读书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读好书:会挑选、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