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 中秋》教学设计
武威九中 郭淑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2.过程与方法:学生朗读,教师引导点拨,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共同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走近苏轼,体会他豪放的词风,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培养学生朗读、理解、鉴赏能力,.通过朗读、理解、鉴赏体会情感.
2.积累名句,增强语言感悟能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
教学难点
1.深刻体会作品传递的情感,理解诗人胸襟抱负。
2.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教法:引导诵读感悟, 组织阅读对话,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设计思路
1.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指导预习、查询。
2. 朗读。词曲的朗诵和背诵是认识意象、感悟意境的有效方法。
3. 学法指导:教师点拨,学生勤于思考,自主鉴赏、感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初步了解全词的内容。
1.范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
3.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
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体会情感。
三、整体把握,深入理解
1.与文本对话
(1)对照注释理解全词大意,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并用通俗的语言将上下阕词句描述的意境表达出来。
(2)整体把握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把酒问月-思归 (写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下阕:对月怀人_ 祝愿 (抒情)
(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
2.与作者对话
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生齐读全词。)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
2.人生太多不如意,学了这首词后从中受到哪些启发?谈谈自己看法。(学生畅所语言,各抒己见)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写月亮的诗句。
2、背诵这首词,并把它改写成散文。
七、课后反思:
2 /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