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字母代号填在下表中相应题号下面的空格内(错选、多选或不选,该题不得分)。
1. 青少年要特别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是因为他们的骨 c
A、无机物较多、硬度小、易变形 B.无机物较多、硬度大、易骨折
C、有机物较多、硬度小、易变形 D.有机物较多、硬度大、易骨折
2. 蜜蜂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生活在一个蜂巢中,这种行为属于 B
A、节律行为 B、社群行为 C.防御行为 D.领域行为
3. 猫头鹰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属于 B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
4. 动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 B
①物种多样性 ②遗传多样性③食物多样性 ④生态系统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
A、草履虫 B.病毒 C.蓝藻 D、蘑菇
6. 下列微生物不属于生物圈中生产者的是 D
A、硫细菌 B.硝化细菌 C蓝藻 D、蘑菇
7. 在人类的生殖系统中,分泌雄性激素、产生卵细胞的结构分别是 C
A、精囊腺、子宫 B.前列腺、卵巢
C、睾丸、卵巢 D.睾丸、输卵管
8. 下列动物的发育过程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 D
A、蚊 B.蝇 C家蚕 D、家鸽
9. 将月季的一段枝条插入土壤中,不久便长成一个新的植株,这种营养生殖的方式叫做 D
A、嫁接 B.压条 C、出芽 D、扦插
10.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D
A、狗的黑毛和狗的黄毛 B.狗的卷毛和狗的直毛
C、狐的长尾和狐的短尾 D.狗的黄毛和鹅的白毛
11.基因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是通过 A
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指导细胞的分裂来实现的
C、指导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 D.指导后代的生长和发育来实现的
12.喜马拉雅白色家兔在30℃以上的条件下,全身长出白毛,在25℃条件下,四肢、尾巴、耳朵等体温较低的部位长出黑毛,其余部位长出白毛。这个事例说明: D
A、表现型是环境条件决定的
B、基因型是环境条件决定的
C、基因型是表现型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D.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13.最早用实验证明,在类似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的科学家是 C
A、达尔文 B.巴斯德 C、米勒 D.海尔蒙特
14.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 A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生物变异的结果
C、环境不断变化的结果 D.生物过度繁殖的结果
15.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 C
A、使用工具 B.使用语言
C、两足行走 D.大脑发达
16、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A
①状性差异 ②亲缘关系 ③寿命长短 ④营养方式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17.人类的疾病与许多微生物的活动都有关,艾滋病是由下列哪类生钧引起的D
A、细菌 B、真菌 C、霉菌 D、病毒
18.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动物类群,它属于B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棘皮动物 D、爬行动物
19.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B
A、生产者和分解者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物质和能量 D.空气和水
20.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这是因为D
A、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巨大的 B.生物界存在生存竞争
C、生物界存在自然选择 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由于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 关节软骨 ,在关节腔内还有 滑液 ,能够减小关节面之间的摩擦,所以关节的灵活性得到增强。
2. 动物的行为分为后天学习行为和 先天性 行为两类。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观察法和实验法两种。
3. 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三个方面。例如,为了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及栖息环境,人们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就属于 就地保护 ;而在成都市市区建立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园中的大熊猫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就属于 异地保护 。
4. 像马铃薯这样,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 无性 生殖。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繁殖速度快,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但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 生活力 有下降的趋势。
5. 人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女出现的除生殖器官私外的其他性别差异,叫做 第二性征 ,例如 男性长胡须 等。
6. 在植物界中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类群称为 种子植物 ,人们根据它们种子外层有无 果皮 包被,又将它们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类。
7.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所有 生物 和生物生活的环境。
8、 能量流动和 物质循环 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能量流动过程中,一般来说,一个环节只能将所获得的能量的 10%-20% 传递给下一个环节,所以,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9.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之间,生物与 生物 之间相对平衡的状态。
10.酸奶是一种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和吸收的优质饮料。人们可以在牛奶中加入乳酸菌 ,在温度适宜、没有 无氧 的条件下,让牛奶转变成酸奶。
三、识图题(20分)
2. 下图是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12分)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和蛋白质 。其中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在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上图说明,子女成对的基因,一定是一个来自 父方 ,一个来自 母方 。
(3)在人体23对染色体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 性 染色体,共有 1 对。
四、分析与探究(20分)
1. 在人类中,惯用左手(俗称左撇子)与惯用右手(右撇子)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R 和r控制。一对惯用右手的夫妇,生了一个惯用左手的子女。若他们再生一个子女,请分析他们未来子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9分)
①确定这对基因的显隐关系。
1. 若右撇基因为隐性,则这对夫妇不能生出表现型为 左撇 的子女。反之,若右撇基因为显性,且这对惯用右手的夫妇生下一个惯用左手的子女,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 Rr 和 Rr 。
②写出这对夫妇在生殖过程中产生的配子种类。
精子:R或r ,卵细胞: R或r 。
③根据以上配子种类、数量及受精机会,请预测这对夫妇未来子女的表现型及概率现型 左撇 ,概率为 3/4 。
表现型 右撇 ,概率为 1/4 。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某校初一年级的同学们曾做过如下实验。
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11分)
条件
温暖潮湿
低温潮湿
方法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口,
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口,将实验装置放在低温环境里。
观察与记录
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同学们在设计以上实验方案时,他们所作的实验假设是:温度对霉菌生活有影响。
②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相关生物学知识,请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温度对霉菌生活有影响。
③以上实验方案中,在实验条件一栏中均注明了“潮湿”,说明“潮湿”(湿度)是 影响霉菌生活的重要因素(非生物因素)之一 。同学们的这个实验方案能否证明这一 点? 不能。为什么? 。
④请充分利用以上实验方案中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照对霉菌生 活的影响。
成都市2013级初中毕业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B
A
D
C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A
C
A
D
B
B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关节软骨 滑液 2.先天性行为 观察法和实验法
3.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 4.无性生殖 生活力
5.第二性征 男性长胡须(其他正确给分) 6.种子植物 果皮
7.生物 生物生活的环境 8.物质循环 10%-20%
9.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生物 10.乳酸 无氧 :
三、识图题(20分)
1. (8分,每空1分)
(1)光合 有机物 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植被减少 工业排放增加 增加植被 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煤和石油使用
2. (12分,每空2分)
(1)DNA和蛋白质 DNA (2)父方 母方 (3)性 1
四、分析与探究(20分)
1. (9分,每空1分)
①左撇 Rr Rr ②R和r R和r ③右撇 3/4 左撇 1/4
2. (11分)
①温度(低温)会影响霉菌的生活。(2分)
②在温暖环境中的馒头最先长出霉菌。(2分)
③影响霉菌生活的重要因素(非生物因素)之一。(1分)
不能(1分)实验中没有对潮湿这一变量设置对照。(2分)
④将上述实验装置一个放在光照下(1分),另一个放在黑暗中(1分),观察并比较两
个装置长出霉菌的时间或数量。(1分)
以上生物答案,学生其它正确表述可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