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前习数据分析
学校:松泉中学 班级:初一(11)班 授课人:黎慧 时间:2016.11
课前习数据收集统计:
一级观测
二级观测
三级观测
统计
课前实践
习材料
活动1:阅读
35
活动4:分类
35
习经验
活动2:分享照片(人数)
活动2:加群“数学E家人”(人数)
11
10
活动2:分享照片(张数)
25
活动3:5cm边长的正方体每人准备3个
35
我的疑惑
疑惑统计
提交人数
34
疑惑分类
我在截面的概念上存在疑惑
3
我在各种常见几何体的截面形状上存在疑惑
10
我在由截面形状判断几何体上存在疑惑
2
其他疑惑
1
自我评价
题目/选项
A
B
C
D
第1题
2
4
18
10
第2题
1
32
1
0
第3题
0
31
1
2
第4题
3
0
18
13
第5题
7
0
27
0
第6题
32
1
0
1
课前数据分析
分析:
从学生习教材以及留痕的情况可知,学生对于截面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体会了截面的产生过程。
分析:
看完学生分享的照片,发现学生真的在动手切水果,在用心地完成实践活动。
疑惑统计
分析结果
对学生提出的疑惑进行分类,学生有左边这四个方面的疑惑。
由左图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圆柱、圆锥能产生哪些形状的截面存在着较大疑惑。因此,在课中习中,我设计了环节2(圆柱的截面)解决学生的困惑。
自我评价统计
第1题分析
题目:1、如图:两个平面相交,得到()。
A.1个点 B.1条线 C.1个面
统计结果
分析
第1题主要检测的是面与面相交成线的知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1条线。从统计结果来看,有不少同学选了B.1条线。这说明有学生没有掌握面与线的关系,会对截面的形成难以理解,在正方体的截面边数上限问题上将有认知障碍。为了解决这个疑惑,本节课设计了环节2,让学生通过思辨习得截面的边缘是由于平面与几何体的表面相交得到的。
第2题分析
题目:2.以下几何体中有曲面的是()
A. (1)(2)(4) B.(2)(3)(5) C.(3)(4)(6)
统计结果
分析
第2题主要检测的是几何体分类的知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2)(3)(5)。从统计结果来看,有2个同学选了A、C。这说明有学生已经掌握了几何体可以按照有曲面和无曲面进行分类,因此在设计课中习时可以直接从圆柱、圆锥的截面过渡到正方体的截面,不需要增加其他环节。
第3题分析
题目:3.如图:阴影部分不表示截面的是()
A B C
统计结果
分析
第3题主要检测的是截面概念的知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从统计结果来看,有3个同学选了C、D。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课前在直观上已经对截面概念有较好理解。因此,本节课不再设置截面概念的课中习检测题。
第4题分析
题目:4.如图,用一个平面截一个圆柱,不能得到哪种形状的截面()
A.圆 B.长方形 C.三角形
统计结果
分析
第4题主要检测的是圆柱截面的知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长方形。从统计结果来看,有16个同学选了A、D。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课前在圆柱截面上有一些认识,但不够全面准确,不能体会截面的边界是怎样产生的。因此,课中习环节要习得圆柱截面是什么,并习得截面边界是截几何体的平面与几何体表面的交线。
第5题分析
题目:5.用一个平面截一个圆锥,可以得到哪种形状的截面()
A.圆,长方形 B.椭圆,长方形 C. 圆,三角形
统计结果
分析
第5题主要检测的是圆锥截面的知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长方形。从统计结果来看,有7个同学选了A。这说明学生课前在圆锥截面上有一些认识,但不够全面准确。因此,课中习环节要习得圆锥截面是什么。
第6题分析
题目:6.用一个平面截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可以得到圆的截面。
A. 圆柱,圆锥 B.球,三棱锥 C.圆柱,正方体
统计结果
分析
第6题主要检测的是由截面猜想几何体的知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圆柱,圆锥。从统计结果来看,有2个同学选了B、D。这说明学生经过水果切切乐有了从截面猜想几何体的数学经验基础。因此,课中习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的数学思维,在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习得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是可以相互对应的。
通过对课前习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学生对常见几何体的分类比较熟悉,对于截面概念、圆柱、球的截面已经有足够的数学生活经验,但在截面的形成以及圆柱、圆锥具体有哪些截面上没有很完整精确的认识。在以上对学生课前习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我明确了本节课课中习的教学目标,并修改了本节课课中习的教学设计。具体的课中习如下:
课中习
课题:概念课截一个几何体
学校:松泉中学 授课人:黎慧
授课班级:初一(11)班 授课时间:11月4日
习得目标:
1、 理解截面的概念,感受截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会判断简单几何体的截面,能从截面形状猜测几何体的形状;
3、 培养实践操作和猜想验证的数学能力,培养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的数学思维。
习得方式:阅读材料,平板,PPT,几何画板,实践活动,QQ聊天室
习得步骤:
课中习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习得活动
习得目标
第1步:课前展示
播放课前习“水果切切乐”的图片。
1. 学生欣赏其他
同学的作品;
2. 思考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截面。
1. 学会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实践成果;
2.习得截面形状是由几何体特征和截的方向决定的。
第2步:错题分析
1. 肯定学生课前动手切水果的积
极行为;
2. 播放PPT,展示错题,引导学生自
我纠错;
3. 拿出圆锥模型,引导学生说出圆柱的截面可能有哪些。
1.学生仔细观察截面的边界;
2.总结截面边界产生的原因。
1.准确感知、理解截面的概念;
2.习得截面的边界是平面与几何体表面的交线;
3.习得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第3步:圆锥截面
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锥
的截面;
2. 播放圆锥截面的几何画板动画。
1. 学生讨论圆锥的所有可能截面;
2. 小组代表拿着模型描述分别怎样得到这些截面;
3. 观看几何画板。
通过讨论、表达与观察习得圆锥的截面有哪些。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习得活动
习得目标
第4步:活动探究
用平板推送主题活动给学生:
[主题活动]探索正方体的截面(注意安全!)
要求:4人一组,分工合作。
A同学用小刀截正方体(一刀),得到一个截面,用粉笔沿着边界画一周;
B同学详细记录截面的形状及整个过程;
C同学拍下截正方体的过程;
D同学观察整个过程,准备分享小组成果。
思考:正方体截面的边界是怎样产生的?正方体的截面最多可能是几边形?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安排本
小组各成员的角
色和任务;
2. 带着问题边思
考边进行实践活
动;
3.每一组的C同学
将小组的探究成
果拍照上传;
1. 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学会分工合
作;
2. 习得正方体的
截面会是一个多边形,并且多边形的边数是有上限的。
第5步:活动探究
1. 组织小组上台展示小组探究成果和相互评价;
2. 播放正方体各种截面的动图。
3.引导学生总结其他棱柱的截面是哪些。
1.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探究成果,评价探究成果;
2.观看正方体各种截面的动图。
3.学生总结棱柱的截面是哪些。
1.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研究成果及自己的看法;
2.习得任意一个n棱柱截面的边数最多为n+2;
3.习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数学思维。
第6步: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 引导学生思考截面与几何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2. 用平板发送本节课的当堂检测给学生,完成数据统计与课堂反馈。
1. 学生总结出截面形状和几何体形状是可以相互反映的;
2.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当堂检测并提交给老师。
1.发展辩证思维,学会总结;
2.习得自我测评、自我反思的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